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81 道试题
1 . 明代《折狱新语》记载一则案例,邵阳人李朝华状告侄子李正风盗窃自己的东西。地方官审判时首先批评李朝华,忘其侄所自出其兄,亲亲之义安在哉,后涉事双方和解,地方官仍判决当庭杖责李正风,为了让其知有尊卑。该案例说明明代(     
A.司法审判渗透社会教化功能B.儒家思想保证了审判公正
C.官员随意支配刑事案件判决D.乡约与法律冲突日趋明显
2023-10-23更新 | 751次组卷 | 24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英法百年战争(1337~1453年)爆发后,贞德成为法兰西民族爱国主义的象征,这种爱国主义是法国赢得英法百年战争的关键,也为法兰西民族的统一在思想上准备了条件。据此可知,英法百年战争(     
A.推动了拿破仑统一欧洲的进程B.结束了西欧大国间的混战局面
C.是法兰西民族国家形成的根源D.促进了法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898年,清朝礼部颁布的乡会试章程中规定:著照所拟,乡会试仍定为三场,第一场试中国史事、国朝政治论五道;第二场试时务策五道,专问五洲各国之政、专门之艺;第三场试四书义两篇、五经义一篇。礼部即请通行各省,一体遵照。以上材料说明清政府(     
A.改变了选拔人才的方式B.废除了八股取士制度
C.变革了科举考试的内容D.建立了近代学校制度
2023-10-17更新 | 83次组卷 | 34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抽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12年10月16日,北洋政府公布《中央行政官官等法》。废除了古代九品十八级制,采用文官等级品位分类制,实行官、职合一。官名仅表示为官者的职务而不再表示其身份,也不再表示着特权。这样做的意义在于(     
A.消除了官位崇拜的价值观B.有利于传播近代平等观念
C.实现了官员非特权化原则D.说明了考试面前人人平等
2023-10-14更新 | 365次组卷 | 38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罗庄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唐律》《宋刑律》均规定“亲亲可以相隐”,指可以袒护、隐瞒亲人的罪行。但谋反叛逆等重大涉及社会安全问题和杀人、重伤等重大刑事案件,则不准“隐”。这反映出中国古代司法(     
A.重视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B.体现内儒外法的治国理念
C.强调家庭伦理的重要意义D.德治法治互补的治理模式
2023-10-13更新 | 668次组卷 | 30卷引用:2020届山东省日照市高三4月模拟考试(一模)历史试题
6 . 美国独立后,“为了限制众议院的权力,他们便在众议院上面设置了参议院;他们害怕万一人民对国会发生影响,于是又设置拥有大权的总统;对于国会及总统还不放心,又设置一个最高法院。”这些做法(     
A.避免了美国政治腐败发生B.解决了南北双方的矛盾
C.有效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D.体现了“分权制衡”原则
21-22高一上·江苏南通·期末
7 . 为实现和巩固国家的统一,历代统治者都重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王朝在开疆拓土的过程中,成功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边疆政策,促进了疆域的巩固和发展,增强了国家的凝聚力。汉王朝对匈奴采取了优待和赏赐匈奴降众的政策,尊重他们的政治地位,保护他们的经济利益,使匈奴纷至沓来。尊重西域各国制度习俗,得到诸国拥护。扶植和发展边疆的农业,缩小了经济差距。推进文化交流,汉王朝在边疆地区实行的鼓励文化发展、文化交流的政策,丰富了中国文化内容,促进了中华民族文化共同提高。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边疆经略史》

材料二   唐朝时周边各族迅速发展。7世纪前期,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他多次遣使向唐朝求婚,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他。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大批手工艺品和多种技术,医药书籍等。9世纪中期,吐蕃与唐会盟,此后,唐蕃间基本上停止了纷争。唐玄宗统治时期,东北的林羯族粟末部强大起来,唐玄宗封其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代的边疆政策。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处理边疆民族关系的方式。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汉唐加强边疆管理的积极意义。
2023-10-09更新 | 390次组卷 | 34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013世纪,中原汉族政权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均自我认同为“中国”,“中国”这一美称极具魅力和吸引力,不仅成为汉族及其政权引以为豪的自称,也成为少数民族及其政权所向往的对象。正是这一魅力,才使各个民族和政权逐步凝聚到“中国”这一旗帜之下,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国”。

——摘编自赵永春、王观《10—13世纪民族政权对峙时期的“中国”认同》

材料二   由边疆民族创造的、到清代成熟的多元宗教和双重治理体制,有效地解决了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并存共生问题,并最终将农耕民族视野之外的广袤边疆,从草原、戈壁滩到高原森林,统统列入中国的版图。

——摘编自许纪霖《家国天下——现代中国的个人、国家与世界认同》

(1)指出材料一中认为古代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国”形成的主要原因,并谈谈你的看法。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清代双重治理体制的表现,并分析其特点。
2023-10-09更新 | 54次组卷 | 7卷引用:广东省部分学校2023届高三联考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传统乡约倡导基层群众自治,它由当地有名望的士绅倡导,乡民自愿配合、受其约束,以达到教化民众、劝善惩恶、淳化风俗等社会效果。至清代,乡约被赋予诸多行政职能,如稽查、催科等,而其教化职能被削弱。这一变化深刻地反映出清代(     
A.社会环境有一定改善B.国家对社会的控制加强
C.忽视法律的防范作用D.地方政府官员尸位素餐
2023-10-09更新 | 441次组卷 | 20卷引用:海南省2023届高三选择考模拟(九)历史试题

10 . 下表是英国文官制度形成历程表。从中可以看出英国文官制度(     

1805年

财政部设立了常务次官

1833年

两官分途体制发轫,报刊不断介绍中国录用官吏的程序和做法

1853年

提出摒弃“恩赐”主义

1854年

实行考试任用制度

1870年

进一步确定和完善考试录用文官制度

A.选拔机制公平公正B.考试内容仿照中国
C.形成过程循序渐进D.运作程序规范高效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