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1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欧洲商业精神经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的洗礼,取得“合法”身份,并受到欧洲社会的广泛认同,成为欧洲民族国家的普遍价值基础。从对重商主义的推崇到对外扩张建立“不受外国竞争影响的市场”,欧洲商业精神具备了民族性、地域性和国家性的特点。材料旨在说明欧洲商业精神(     
A.加剧了西方国家的对外扩张B.助推了欧洲人文主义的传播
C.推动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发展D.促成了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存留养亲制度源于北魏,该制度是指:犯人直系亲属年老应侍而家无成丁,犯人所犯非十恶之罪,经过上请,流刑可免发遣,徒刑可缓期,将犯人留下赡养老人,老人去世后再实际执行。这体现出(       
A.儒家文化对北魏的影响B.北魏刑罚制度日益严苛
C.鲜卑族接受了忠孝理念D.移风易俗取得巨大成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明代地方公共典礼是在开放的公共空间举行,以地方公共事务为内容,由地方政府官员主导、官民共同参与的仪式活动,主要包含3类:一类是官署公示,一类是教化类礼仪,一类是公共祀典。这些活动仪式(       
A.保留了原始民主制的遗风B.体现国家基层治理能力的提升
C.存在地方势力膨胀的隐患D.有助于加强地方社会礼仪教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荷兰学者赫伊津哈在《中世纪的秋天》中写到:“在中世纪嘈杂的繁忙生活中,有一个声音总是压倒一切的,这就是钟声……在日常生活中,钟声就像关怀人的、善良的精灵,总是以熟悉的声音宣告悲伤或喜悦、平静或焦躁、集会或告诫。”这反映了中世纪西欧(     
A.基督教会推动了社会文化发展B.封建领主权力不断扩大
C.庄园农奴制下的生活单调乏味D.宗教伦理具有双重作用
7日内更新 | 244次组卷 | 4卷引用:历史(天津卷)-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周厉王三十七年(公元前841年),周厉王被逐,宣王未立,周、召二公,共和行政,凡十四年,主权不属于一人;卫献公十八年(公元前559年),卫献公出奔,卫人立公孙剽,孙林父、宁殖相之,此虽有君,实权皆在二相。由此推知,西周和春秋时期(     
A.礼崩乐坏统治危机初显B.原始民主传统有所遗存
C.华夏认同观念开始形成D.分封宗法制度遭到破坏
2024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6 . 如表为1871~1921年中国进口的棉布、棉纱、钢铁、米等四类货物在进口总值中的占比(%)情况。其中甲是(     

A.钢铁B.棉纱C.米D.棉布
2024-05-29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倒计时3天-2024年高考考前20天终极冲刺攻略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元朝以前的中国历史,包括汉、唐在内,本质上属于“小中国”。当时的“中国”是指以“九州”为主的汉族聚居之地,大体上就是指长城以南的黄河流域和长江、珠江流域,并不包括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区;“中国之人”主要是知“礼乐”、服“衣冠”、从事种植农业的汉族,少数民族也不在其中。如果说汉唐统一的是农耕地区,那么元朝统一的便是农牧两区。从此,女真人的金国、党项人的西夏、契丹人的西辽、藏族人的吐蕃、汉民族的南宋全部被蒙古人统一在了一个政权之下。“中国”一词的地域意义突破九州而演变为十一行省,人民意义突破汉人而演变为汉、蒙古、色目等众多民族,其文化意义演变为农耕文化和草原文化兼有。而其最重大的变化,乃是“中国”主权行使,可以是汉族政权,也可以是少数民族和汉人的联合政权。元朝同时承认了辽、宋、金“各与正统”的地位。元朝建立的意义,在于从此中国不再只是汉民族的“小中国”,从此中国开始变为一个多民族的“大中国”。

——摘编自何志虎《“中国观”在元代的转换》

材料二   辛亥革命终结了王朝的历史并开启民族国家的构建,作为现代民族的中华民族构建进入实践阶段,并与中华现代国家的构建相伴而行。一方面,为了适应民族国家体制对社会身份的要求,民族国家的构建过程对人口的社会身份进行了改造,将臣民转化为国民……2012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大后,国家决策层便提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2017年党的十九大更加突出中华民族,并且将党和国家的重大问题皆围绕中华民族来加以论述。正是由于中华民族本身与国家的直接而有机的结合,中华民族的复兴与国家发展的未来目标直接等同,所以,国家发展目标可通过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加以表述,并且要通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中华民族的建设及塑造来实现。

——摘编自周平《中华民族的再认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元朝“大中国”时代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法律上是如何将“臣民转化为国民”的。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新内涵。
2024·湖南·三模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朝田租大致在十税一至三十税一之间;此外,汉代未成年人(7~14)征口赋(20钱,武帝时23钱),成年人(15~56)征算赋120钱。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实行租调制,“田租亩四升,户出绢二匹,绵二斤,他不得擅兴发。郡国守相,明检察之,无令强民有所隐藏,而弱民兼赋

——摘编自《汉书》《后汉书《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材料二   公元485年,北魏冯太后以孝文帝名义(孝文帝尚未亲政)颁布均田令。在此基础上,北魏变旧的以户计征的租调制为新的以丁计征的租调制,具体规定是:一夫一妇每年缴纳帛一匹,粟二石。15岁以上不结婚的男子4人,奴婢8人,耕牛20头,也分别出一夫一妇的租调。

——摘编自张守军《魏晋南北朝的租调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曹操赋税制度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北魏租调制改革的看法。
2024-05-26更新 | 59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天壹名校联盟高三下学期5月高考适应性考试 历史试卷
9 . 北宋名将杨业一门抗辽保宋的忠勇事迹,被演绎为各种戏曲在民间广为流传;元代杨家将戏曲中宋辽敌对和斗争是主要内容;明代起辽对宋的威胁逐渐被淡化,宋辽斗争戏份让位于忠奸斗争;清代还增加了宋辽通婚等内容,辽人形象也多有了血肉亲情。这反映出(     
A.民族关系由对立走向交融B.戏曲发展服务于民众需要
C.主流思想影响艺术的发展D.戏曲发展逐渐走向多元化
10 . 据如表可知,唐后期(     
唐后期十道所辖州(府)县数目统计表
道名/州县数关内河南河东河北陇右北方小计山南淮南江南剑南岭南南方小计南北合计
31302129201313512513974211342
13519611017460675161532471893149641639
A.实现了对南方的深入控制B.南方经济水平超过北方
C.政治因素影响政区的设置D.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成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