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期史实
史前时代农耕的推行使定居这一新生活方式成为可能。食物提供了平台,让文明得以建立于其上。接着,它又成为社会组织的工具,协助塑造并建构逐渐成形的复杂社会。
近代横跨旧世界的香料路线,促进了不同文化在建筑、科学和宗教等领域的交融……这一过程导致了“新世界”的发现,开启了欧洲、美洲和亚洲之间的海洋贸易路线,并让欧洲国家建立起最早的殖民地。随着欧洲国家竞相建立跨越全球的帝国,食物也协助引发了人类史上的下一波巨变:通过工业化推动经济发展的大潮。
现代20 世纪,人们将科学与工业技术运用于农业,食物供应大幅扩增,世界人口也相应剧增。若没有“绿色革命”(第三世界国家开展的农业生产技术改革活动),大部分的发展中国家很可能会在 20 世纪 70 年代出现广泛蔓延的饥荒食物供应速度超越人口增长的速度,为发展中国家在 20 世纪末高速发展的工业化打下了基础。

——摘编自汤姆·斯坦迪奇《舌尖上的历史:食物、世界大事件与人类文明的发展》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取一个或多个时期的史实,自拟一个论题,并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学者将宋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归纳如下

序号地位陈述
1两宋文化直接影响了明清以来农耕区汉族性格的形成宋朝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高峰。如经学有汉学、宋学并称,文学涵盖词、诗、话本等,雅俗共赏;理学在南宋以后逐渐成为统治思想,明清时随着理学的世俗化发挥巨大作用,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性格特征。
2两宋新兴的社会阶层奠定了元明清农耕地区基层社会的统治基础宋代社会与前代相比出现了一些重要变化。世家大族衰落,庶族地主兴起,成为北宋的统治支柱;士大夫主体意识增强,在宗族建设、基层教化、社会救济、文化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3两宋处于中国帝制时代政治地理格局的变动期
4两宋是中国帝制时代社会经济区域和大格局分布的定型期
参照(1)(2),结合所学知识完成(3)(4)的陈述。
2023-12-16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优质校2024届高三12月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早在欧洲人到达美洲之前,烟草已被广泛种植。它不仅在萨满教的宗教实践中普遍存在,同样在印第安人的重大仪式,如祭拜祖先、庆祝战争胜利、缔结和约、庆祝丰收以及成人礼等重要场合被赋予神秘的魔力,美洲烟草文化逐渐形成。16世纪初欧洲人开始接触到烟草,但将烟草视为野蛮的象征而不屑一顾。随着烟草在欧洲的传播,欧洲人改变了对烟草的轻视。16世纪后期英国女王近臣雷利将烟草引入上流社会,吸烟成为富有的精英士绅阶层的文化符号。17世纪中期欧洲中等阶层逐渐形成,烟草文化从上层社会传播到了中等阶层。中等阶层赋予了烟草新的意义,它是一种重要的社交用品。在此后两个世纪里,烟草文化传播到更大范围的消费群体中。巨大的市场需求,驱使欧洲人在美洲广泛种植烟草,建立烟草工厂,产品不仅供应欧洲,还大量出口海外,这对欧洲的殖民主义事业非常重要。随着烟草的普及,欧洲形成了具有本土特色的烟草文化,英国的烟斗文化、法国的鼻烟文化和西班牙的雪茄文化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尽管有识之士认识到烟草使人上瘾有害健康而抵制,但烟草仍然风靡了欧洲,实现了对欧洲的“征服”,成为美洲“回馈”欧洲的文化产品,这也是“哥伦布大交换”的典型案例。

——摘编自荆玲玲《近代早期美洲烟草文化的欧洲化》

综合材料信息,以烟草为主题,拟定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6世纪到18世纪中期,欧洲国家在权力和财富欲望的驱动之下,对经济和社会进行全面干预和管制,大力支持和发展本国工商业,积极发展航海业,拓展海外殖民地和海外市场,为产品拓展销路。重商主义对财富的追求情有独钟,从当时商人的角度来讲,他们完全明白而且深知,国外贸易可以使他们致富。在这一时期,新兴的工商业阶层作为资本人格化的代表,开始了无止境的利益追求,然而在自身力量还不够强大的条件下,迫切需要强大的国家力量作为支撑,因此,他们在国内外的商业活动中,更多地给予权力在各方面的帮助。到工业革命时期,国家管制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呼吁自由发展经济的诉求体现在了当时经济学家对经济发展的思考之中,并逐渐应用于经济生活,为工业革命的发展和实现现代经济的增长提供了自由的环境。

——摘编自闫瑞峰《英国重商主义时期的政商关系及其当代启示》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4一9世纪的欧洲大陆与英国历史标志性事件(部分)

时段欧洲大陆英国
14一15世纪地中海沿岸出现贵本主义萌芽1320年,但丁创作的《神曲》出版1492年,西班牙王室资助哥伦布探子新航路——
16世纪——1588年,英国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17世纪——1688年,英国发生“光荣革命”
18世纪1789年,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坊炒机”
19世纪——1848年,《共产党宣言》在伦敦出版
从欧洲大陆和英国各选一例具有内在联系的标志性事件,围绕这组事件所体现的世界历史发展趋势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世界史知识加以阐述。(要求:①明确列出两则事例;②论题须明确体现世界历史发展趋势;③阐述时,所举史实须与论题密切相关;③紧扣论题,持论有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6 . 世界市场的总体形成,经历了从15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400多年的时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阶段状况关键词
第一阶段初步形成物种大交换、三角贸易.商业革命
第二阶段迅猛发展机器大工业、产业资本取代商业资本
第三阶段总体形咸垄断资本、第一次世界大战

——据栾文莲《全球的脉动——马克思主义世界市场理论与经济全球化问题》整理


请围绕世界市场的形成发展过程,指出上表中的第二、三阶段起止年代,并运用相关史实对第二、三阶段展开论述。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极端的年代》是英国历史学家艾瑞克·霍布斯鲍姆创作的历史学著作。在该书中霍布斯鲍姆把20世纪(1914—1991年)的世界历史划分为不同时段并概述了相应的阶段特征。其中,1945年二战结束后到1973年是经济成长异常繁荣、社会进行重大变迁的年代,即黄金年代。1973—1991年则是一个解体分散、彷徨不定、危机重重的年代,对世界的极大部分,如苏联以及欧洲前社会主义地区,从根本上说就是又一个灾难时期。


请结合材料和20世纪下半叶的世界历史,对霍氏的观点提出见解,并加以阐释。(要求:赞成或提出新的观点均可;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英国作家本·威尔逊所著《大城市的兴衰——人类文明的乌托邦与反乌托邦》通过二十余座城市勾勒人类文明进程。书中每章讨论一个或几个具有时代代表性的城市,以下是该书的部分目录:


从材料中选取一个或多个城市,自拟论题,并结合世界史知识予以阐述。(要求:主题明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3-09-27更新 | 104次组卷 | 2卷引用:历史(福建卷)-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
9 . 确定历史的发展主线并加以研究是认识历史发展的重要方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世界一体化是近代历史发展的一条线索,在这一过程中伴随着出现许许多多不合理、不平等和非正义的规象,带来剧烈的动荡、混乱和各种痛苦。因此,世界近代史中便充满了各种各样反抗奴役压迫、争取自由平等的斗争,这成为世界近代史发展的另一条线索,这些斗争虽然带来了全球性的对抗与分裂,表现为一种与一体化相悖的离心倾向,但它有助于纠正世界一体化过程中出现的不合理、不平等、非正义的现象,从而使世界日趋公平和谐,因此,一体化与合理化这两条主线贯穿于世界近代史,世界历史也因此在这两大板块的互动中循序渐进地向前发展。

——摘编自王玮主编《世界近代史》,山东大学出版社2000年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世界近现代史知识,确定两条历史发展线索,就这两条线索之间的联系拟定一个论题并加以阐释。(要求:所定线索不得与材料重复,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3-09-22更新 | 111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龙岩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模拟(考前最后一模)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迄今为止世界范围内的四次工业革命简表

次序时间发展之处
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40年代革新了纺织部门,带动了金属加工业、采矿业和交通运输业兴起,使经济和社会环境、劳动和生活状况发生深刻变革。
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末至
20世纪初期
经济、生产和劳动因为密集的机械化、电气化广泛应用及商品大宗生产出现(泰勒制和福特制)。
第三次工业革命20世纪70年代中期因为编程逻辑控制器使用导致产品和生产自动化,人们通过通信技术迅速缩短了物理距离。
第四次工业革命现在各种新兴突破性技术涵盖了诸多领域,人们沟通方式、获取信息范式、自我表达方式等发生改变。

——根据袁玥《马克思恩格斯的工业革命思想研究》中有关论述整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