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其他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两宋的粮食仓储包括正仓、义仓、常平仓和社仓四种。正仓亦称官仓和省仓。正仓一般设在京城、各重要转输地点和边境驻军地区。正仓积谷数量很大,北宋京城正仓年积谷最多时达700万石。宋太祖乾德元年(963),令各州县开始设置义仓,直至1094年,中间历经五次设置和废止,此后未再废止,南宋时则一直存在。常平仓的设置比较广泛且经营规模甚大。1006年,在京东西、河北、河东、陕西、江南、淮南两浙等路皆立常平仓;1020年,荆湖、川陕、广南各路皆置常平仓。1021年,各路总籴数183万余斛。为了赡养州县郭内老幼贫疾不能自存者,仁宗嘉祐二年(1057),诏天下置广惠仓。原来没人绝户田皆由官府出售,后来枢密使韩琦建议,请留勿卖,募人耕种,收租谷另置仓储存,用以救济经常性的老幼残疾贫苦无依者。社仓多由民间劝输并由民间管理,接受地方官吏的监督协助。义仓多为官办,随同王赋输纳,不由劝捐。由于人口剧增,且大量劳动力从农业生产部门流失等原因,粮食在局部地区经常出现危机。例如北宋仁宗时朝廷每年要从江南等地买米200万石。

——摘编自吴宾《中国古代粮食安全问题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宋粮仓设置的特点与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宋政府重视粮食安全的重要意义。
2022-04-26更新 | 83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2 . 材料   彼得一世(16721725)成为沙皇时,政局混乱,教权与王权之争导致国家经济、文化及政治事业均没有起色。东正教会通过依附世俗政权,参与国家大事。同时教会拥有自己的特权,可以随意支配教会财产收入,在自己的领地上享有独立的审判权等。当彼得一世推行欧化改革时,教会中的反对势力纷纷反对。为了清除改革路上的阻力,彼得一世对俄国东正教会进行了改革:废除牧首制;利用教会加强皇权;削减教会地产;剥夺教会经济自主权;规范神职人员的活动;打击反对改革的教会势力等。彼得一世的教会改革改变了俄国教会的发展方向,使俄国东正教会转变成为沙皇政权统治下的机构。彼得一世从国家利益的角度出发,强制教会为国家政权服务,将教会的管理世俗化。彼得一世的教会改革对俄国专制制度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摘编自张宇《彼得一世教会改革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彼得一世教会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彼得一世教会改革与西欧宗教改革的不同点。
2022-03-22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清代地方官制,各省总督和巡抚,有品级之差而互不统属,存在州县之上职官层次多而权限不清。1907年清政府颁布《直省官制通则》首先,明确了在地方实行省、府(直隶厅、直隶州)和厅、州、县的三级行政体制。改革州县官任命制度,改为由各省任命试署,而报部批准,实际任命权在各省。其次,它规定改变主管官员任用私人办理行政事务的制度,将幕僚、书吏由纯个人形态转变为机构形态,同时设置“佐治各官”即职能性官员。佐治各官不同于由州县官个人聘用的幕僚,属于按一定程序正式任命的国家官员。这种任用程序决定了他们不仅要对州县官负责,更重要的是要对国家负责,由他们来承担州县的各种行政职能,乃是使得清代州县行政摆脱家长制、家产制而实行法治化运作的前提,可以使得州县行政组织趋于合理化。此外,还规定各省实行官员集体议事制度,督抚须定期传集司道以下官员会议紧要事件,后者作为国家官员的性质因此而突出,而其对于督抚的个人依附性质被淡化,但影响了州县官的施政自主性和主动性。清政府在改革州县官任命制度的同时,着手建立相关的学习培训制度,学习内容为各种近代性质的行政知识。

——摘编自魏光奇《晚清的州县行政改革思潮与实践》


(1)根据材料,指出晚清地方行政改革的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晚清地方行政改革予以简评。
2021-05-10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州2017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崇祯皇帝锐意改革。上台之初,他就除掉了魏忠贤,大快人心。但是他面对的形势又极其复杂。发源于陕西的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已成燎原之势。关外满洲兴起,连克沈阳等重镇,觊觎中原。内部形势也不妙,明朝的最后几位皇帝大多是无道昏君,官场腐败,宦官专权,社会风气低迷涣散,更加重要的是在人们心目中明朝统治的合理性已经消失殆尽,农民结群为盗。

崇祯皇帝把改革重点放在了惩治腐败上,他选择依靠特务机关,也就是东厂和锦衣卫,侦查拿获了一些官员贪渎的案件,但崇祯皇帝无法阻止厂卫特务们渎职贪腐。崇祯陷入了一个无解的死循环,改革最终失败,明朝也走向了覆亡。


(1)根据材料,归纳崇祯帝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概括崇祯帝改革的特点,并指出其失败的根源。
2021-05-07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州冕宁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