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教育与选官用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6 道试题
1 . 近代西方的文官制度,职位面向所有公民,通过公开考试的方式,平等竞争,择优录用。这反映出该制度(     
A.担负着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职能B.扩大了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基础
C.受到两党或多党政治制度的影响D.赋予移民和妇女公平竞争的权利
2022-12-30更新 | 297次组卷 | 35卷引用:河南省洛阳新学道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1897年,安徽巡抚邓华熙上任后,既筹办了以西学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求是学堂,又扩建了“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的敬敷书院。当时邓华熙扩建敬敷书院的客观意义在于
A.保护和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B.加强了对徽地学子的义理教育
C.保证了安徽对各种人才的需求D.缓解了传统势力对新学的压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公务员有数十万人,但绝大多数没有通过考试,而是凭借各种关系侧身于内。这一现象表明,该时期
A.人才录用具有开放性B.政府选才的视野拓宽
C.考试制度的效用降低D.公务员素质普遍较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光绪二十四年五月,管学大臣孙家上奏折说:“学堂教育人才,首以书籍为要。而书籍考订尤不可不精,若使书中义理稍有偏歧。其关乎学术人心者,甚非浅鲜…履霜坚冰,臣实惧之,一旦反上作乱起于学堂之中,臣何能当此重昝。”这份奏折意在
A.将教育作为救国根本途径B.批判中体两用思想
C.推动政府统一规划教科书D.建立新型教育体制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世纪末,张之洞意识到:“各属开办学堂,全赖师范得人,课程方能合度,管理才能得宜。”1902年,他创办了湖北师范学堂,课程除普通学科之外,还开设教育学、卫生学、教授法、学校管理法等课程。据此可知,张之洞
A.开启了近代中国新式学校的先河B.十分重视师范教育的基础性地位
C.为洋务运动培养了大量有益人才D.促进近代中国形成完备教育体系
2020-12-13更新 | 54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中原名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质量考评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98年光绪下诏变法,明令兼习中西学术,并开办官书局印行“中外要书”,编译出版了较多学校管理方面的书籍。此期,我国教育行政部门较为重视教育管理在学校工作中的作用,张百熙、荣庆、张之洞等人在《学务纲要》中就提出了“学堂所重,不仅在教员,尤在有管理学堂之人,必须有明于教授法、管理法者实心从事其间”。并对没有条件到国外考察学习的偏远地方,也要求广购编译出版的教育学、学校管理法、教育行政法等丛书学习,以提高办学的规范性和办学的效益。由于张百熙等人的倡导,一些地方的学务官员则明令所属学堂的监督、堂长、董事对《学校管理法》《学校卫生学》之类的书籍,“逐日点读,日以五页为限,由查学员随时考察,如该监督、董事等文义不通,不能句读以及毫无心得有不胜管理之任者,准商同地方官即行撤换”。

——摘编自《中国教育发展历程及改革》

材料二   启蒙运动的哲学思潮发展深深影响了法国的高等教育,让法国高等教育重生。教育的管理权掌控在政府和国家手中,教师成为国家的公职人员,而不再是僧侣。教育从服务社会的需求出发,为了培养和提高大众素质服务,而不再仅仅是培养能适应上流社会的人或者朝臣和绅士。在教学中摈弃了以宗教神学为主的内容,逐渐以世俗的艺术和科学为主。各级高等教育机构成为资产阶级宣传和灌输其政治、经济和文化思想的主要阵地,新兴大学成为人们接受新知识、新思想、新伦理观念、新价值观念以及新的人生准则的主要渠道。

——摘编自易然《从思想的沃土中汲取营养——法国启蒙哲学对法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教育改革的背景及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法国高等教育重生”的主要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这一变化的原因。
(3)结合材料一、二,谈谈你对教育改革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认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规定自高等小学以上,毕业考试结果分最优、优、中、下、最下五等,一般中等以上者都获相应的奖励出身,并被授以官职或得以升学。奖励出身大致可分为翰林、进士、举人、贡生、生员五级,依据各级不同情节,分别由官府予以录用。”此规定应出自
A.新政时期更新选官制度B.清政府时期《奏定学堂章程》
C.南京临时政府法规草案D.北洋政府《文官考试法草案》
2020-12-06更新 | 224次组卷 | 23卷引用:天津市部分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中国的儿童以家庭教育为主要形式,清朝前期在各类官学的入学人数只占到童生数的1%;1905年以后,新式学堂学生人数以每年净增30万的速度扩大,1907年为1024988人,1909年达1639641人。在各类新式学堂中,幼稚舍、蒙养学堂、初等小学堂等初级教育占有相当比例。造成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A.工业文明开始传入B.科举考试废除
C.新式学堂数量增加D.近代教育体系完善
9 . 严格来看,内阁是一个不定型的团体,内阁成员既不能作为管理和策划者,也不能作为政治领导者。罗斯福总统是不可能完全把内阁当作一个团体顾问来使用的,内阁成员们也不可能提出总统所需的方案。现实的需要使总统转向了“新政”人。据此判断,下列哪些属于“新政”人(     )
A.新晋的内阁阁员B.新当选的国会议员
C.总统新任命的司法人员D.新型的政府公职人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文官制度的发展 是在封闭的环境中进行的,很少受到外来的影响,不仅历史悠久、从未中断,而且沿革清晰、源流可考。中国文官制度的主宰和灵魂是皇帝,同时,文官机构又是支撑皇帝专制主义统治的重要支柱。中国自秦汉时起,便开始制订文官律。唐六典的出现,则是文官法成熟的标志。经过宋元至明清,以会典的形式为主,形成了文官法的独立体系。中国古代发达的文官制度对世界各国文官制度的发展产生过程度不同的影响:唐代文官制度中的制授、敕授、旨授和判补等影响了日本的近代文官制度。13世纪末以来,马可.波罗、利玛窦等人也介绍了中国的政治文化,其中便包括文官制度,这对于开阔西方人的视野,传播东方的古代文明起了良好的作用。

——摘编自张晋藩《中国古代文官制度综论》

材料二   19 世纪50年代起,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英国正式拉开了革新吏制的帷幕。1853年,斯坦福.诺斯科特和查尔斯.杜维廉爵士的《关于建立英国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痛陈了当时政府官吏制度的痼疾,同时提出了改革的原则性建议:(一)建立公开的、竞争性的考试制度,择优录用文官:(二)根据不同的教育程度,把文官分为高级和低级两大类:(三)对各部的文官实行统一管理,各部文官可以互相转调:(四)严加考核文官平素的工作,根据他们的工作成绩和勤奋程度加以提升。这份报告成为英国现代常任文官制度形成的基础。1855年,内阁颁布了《关于录用王国政府文官的枢密院令》,决定成立三人文官委员会,独立主持文官考选事宜。1870年,内阁又颁布了第二个改革文官制度的枢密院令,切文官的任命都必须根据文官委员会的规定,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方能录用。至此,英国文官制度最终形成,也标志着西方第一个公务员法规的诞生。

——摘编自顾新生《近代西方资产阶级的文官制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文官制度的特点并说明其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文官制度确立的历史背景及其特征。
2020-08-09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五县联考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