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古代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4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据《唐六典》记载,唐朝在西域广置屯田,玄宗时始由节度使兼任营田使,不少地方出现“禾菽相望”“良田数十里”的繁荣景象。由此可推知(     
A.屯田为唐朝驻军西域提供物质保障B.西域地区从唐朝开始隶属朝廷管辖
C.节度使的设置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D.地方监察制度的完善推动边疆开发
2024-03-07更新 | 228次组卷 | 4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2024届普通高中协同发展共同体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两汉时期,文人献赋盛行。西汉武帝时,如有天子出巡、游猎、求仙等行为,司马相如、扬雄等文人往往献赋加以讽颂。东汉建都洛阳后,一些关中遗老仍然盼望朝廷能够回迁长安,对此,班固上《两都赋》加以驳斥。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A.行政制度的重大调整B.文人较强的社会责任意识
C.积极进取的时代风貌D.兼收并蓄的思想文化政策
2024-03-07更新 | 578次组卷 | 17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校2023一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国和两晋时期,北方的匈奴、羯、 氐、 羌、鲜卑等少数民族开始内迁到黄河流域,各民族纷纷建立自己的政权,他们彼此征战,人民被屠杀,牛马被掠夺,城市化为废虚, 田地大量荒芜,为躲避战乱,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第一次南迁的浪潮。

材料二     魏晋以来, 内迁的各族与当地的汉人错居杂处,开始过定居生活,他们不断向汉族人民学习……民族隔阂不断消解, 民族关系趋于缓和,到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第一次南迁浪潮”的主要原因,这一现象导致的直接后果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鲜卑拓跋部建立了什么政权? 该政权统治者为了顺应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进行了哪些改革? 简述其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2024-03-03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伊春市铁力市马永顺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明大臣四拜或五拜,清大臣始有三跪九叩之礼。明大臣可以侍坐,清大臣则奏对无不跪。明六曹答诏皆称“卿”,清则称“尔”。清大臣对皇帝奏折,皆自称“奴才”。这反映出(     
A.皇权至上观念得到强化B.儒家纲常伦理深入人心
C.政治统治凸显民族色彩D.尊君卑臣观念逐渐萌生
2024-02-29更新 | 347次组卷 | 8卷引用:2024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5 . 如表为秦汉时期粮食价格统计表(单位:钱/石),据表可知,西汉(     
秦始皇汉高祖汉文帝汉武帝
最低价305000十余至数十30—80
最高价160010000500
A.江南地区经济得到开发B.人地矛盾问题得到解决
C.农耕经济取得一定发展D.土地兼并现象日益严重
2024-02-29更新 | 202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6 . 《通典》记载,唐初大理地区“颇解阴阳历数……以十二月为岁首”。伴随唐和南诏交往增多,至中晚唐时期,南诏境内已普遍行用以正月为岁首的唐历。这一变化(     
A.有利于边疆地区的经济发展B.促进了汉藏之间的文化交流
C.体现了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D.维护了中央政权的统一安定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中国古代“君子”一词在《周易》中指封君的儿子,自孔子开始,君子被赋予道德品质的内涵,进而成为令人仰慕的、有很高道德地位的人。君子内涵的变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A.社会结构发生变化B.封君的道德水平在提升
C.德治理念得到推广D.封建等级秩序开始崩溃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保直(官吏值班)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赵翼《檐曝杂记·军机处》

材料二   军机处名不师古,而丝纶出纳,职居密勿。初只乘庙谟商戎略而已,厥后军国大计,周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清史稿》

注:赵翼,乾隆年间曾任军机章京,办理军机处日常工作。《檐曝杂记》是笔记随札,内容大部分是作者亲历亲见,也有一些失实传闻。

《清史稿》,中华民国初年由北洋政府设馆编俢的正史。

(1)根据材料一、二、据此能够确认关于军机处的史实有哪些?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史料角度分别概括《檐曝杂记》与《清史稿》的价值。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明代朱橘主编的《普济方》中说:“愿为良医力学者,当在乎(致知)致知当在乎格物,物不格则知不至。”明末医学家张介宾所作《传忠录)以“明理”为首篇,直言“万事不能外乎理,而医之于理为尤切”。这反映出(     
A.医学在批判中发展B.理学影响医家治学理念
C.社会崇医之风盛行D.明代医学陷入教条困境
2024-02-26更新 | 204次组卷 | 4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10 . 柳开在《河东集》中对于当时的宋政府描述为:“上自中书门下为宰相,下至县邑为簿尉,其间台省郡府公卿大夫……皆上之所取贡举人也。可谓‘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这体现了宋代(     
A.世家大族掌握政权B.官僚队伍膨胀C.科举取士公平公正D.文人治国理念
2024-02-26更新 | 206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