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春秋战国的纷争与变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孔颖达在《春秋左传正义•定公十年》中说:“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连称,本义指衣冠华美,又重礼仪。春秋时期,中原各国自称为“华夏”,而周边民族被称为戎狄蛮夷等。经过频繁的往来和密切联系,战国之后,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A.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B.华夏族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大
C.开始出现民族交融的局面D.民族交往的主要方式是战争
2 . 秦汉至明代,商人长期处于社会底层,一个重要原因是统治阶层认为商人
A.不事生产B.不尊儒术C.不敬宗族D.不纳租税
2019-01-30更新 | 2309次组卷 | 30卷引用:北京市门头沟区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3 . 有学者评论战国时期某学派说:“他们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治家……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这一学派是
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
2019-01-30更新 | 3464次组卷 | 70卷引用:北京市门头沟区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4 . 有先秦思想家认为,“君上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据此可知这位思想家强调
A.君主无为而治B.强化血缘等级
C.推行礼乐仁政D.实行严刑峻法
2019-01-30更新 | 4248次组卷 | 81卷引用:北京市大峪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有学者指出,诸子学说不仅在内容上差别明显,而且在流传的地域上也有不同。比如道家在楚国兴盛,①在鲁国兴盛,②在三晋与秦国兴盛。①②对应的学术派别是
A.儒家、法家
B.法家、兵家
C.儒家、墨家
D.墨家、法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