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中认为:“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直(只是)所从言之异路,有省不省耳。”“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涂(途)。”据此可知,六家“同归”表现为(     
A.主张恢复西周等级森严的礼乐制度B.提出政治主张力求解决社会现实问题
C.主张加强道德修养克服过度的欲望D.对天地万物的本源进行了系统地阐述
2024-04-10更新 | 465次组卷 | 8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丽水、湖州、衢州三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论及战国时期某一学派,古代有学者指出:“盖出于清庙之守。茅屋采椽,是以贵俭。……宗祀严父,是以右鬼;顺四时而行,是以非命;以孝视天下,是以上同,此其所长也。及蔽者为之,见俭之利,因以非礼,⋯⋯而不知别亲疏。”下列选项中,属于这一学派的思想主张是(     
A.“相生相胜”B.“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C.“以吏为师”D.“夫尚贤者,政之本也”
2024-04-10更新 | 245次组卷 | 6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高三下学期4月选考科目适应性考试(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战国时期某一学派认为历史是在进步的,主张法治,认为君主应该用法和刑来管理国家,通过赏罚来控制人民。下列属于该学派代表人物的是(     
A.墨子B.韩非C.邹衍D.荀子
4 . 战国时期,有学派称“引天地剖判以来,五德转移,治各有宜”。所谓五德,盖即五行。“五德之次,从所不胜。故虞土、夏木、殷金、周火”。这一说法,体现的思想是(     
A.“为政以德”B.“道法自然”C.“兼爱非攻”D.“相生相胜”
2024-04-08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培优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联考历史试题
5 . 自古以来,中华文化崇德尚贤,推崇天下为公。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西周初年,周朝统治者主张“明德”“敬德”。春秋时期崇德的思想得到了继承和发展,孔子、墨子、孟子等人纷纷提出了自己的主张。这些思想不仅在各国掀起了人才使用革故鼎新的大变革,也对历史上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改编自历史教材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材料二:在科举制度创立之前,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历程。早在西周时,中国实行世卿世禄制度。肇始于战国,全面实行于秦朝的举贤制,到了汉朝则完全成熟,形成了察举制。到东汉末年,察举制已经不能保障所选人才的素质,基本上丧失了为朝廷选举高素质人才的功能。东汉形成的世族是一个重要力量,尽管曹操主张“唯才是举”,但也还主要是从世族大姓里选拔,出现了“九品中正制”这种带有明显妥协的选举制度。到了南北朝,它几乎进入衰亡期,很难发挥选举称职官员的作用,同时在南北朝社会内部正孕育一个崭新的选举制度——科举制度。此后科举制绵延古今1300年,为隋唐以来的中国封建统治集团提供了具有高度儒学文化素养、娴熟语言应用能力的各级行政官员。有人称之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文化和社会的各个层面,也曾产生重大国际影响,影响到中国的邻国日本、朝鲜、越南等。

——摘编自董俊峰《科举考试与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材料三:积蓄全部用于兴教办学、扶贫济困的云南省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张桂梅,圆了多少贫困山区女孩的大学梦;重庆玉河村村民蒋诚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英勇作战,荣立一等功,复员还乡隐于乡野劳作36载,举债带领村民修通致富路,带头发展特色农业;投身中医33年、救治患者无数的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张忠德,一次次站在抗击疫情最前线……这些全国道德模范如星光般耀眼,却离我们并不遥远。他们来自农民、工人、学生、教师、医务工作者、科技工作者等各个群体。他们或助人为乐,或见义勇为,或诚实守信,或敬业奉献,或孝老爱亲,在平凡中迸发崇高的道德风尚。他们润物无声,感染着周围越来越多人见贤思齐。无数平凡的英雄,用数不尽的凡人善举,让人们感受到新时代的温度,从中获取前行的力量。

——摘编自“光明网”《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示范作用》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孔子有关“崇德”的思想主张,并分析该时期孔子等人“纷纷提出了自己的主张”的社会环境。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古代选官主要标准的变化。结合所学,指出科举制度影响古代越南的史实及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最早传入欧洲的发明。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再列举至少两位全国道德模范人物,并分析充分发挥道德榜样示范作用的意义。
2024-04-05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高考原创模拟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战国时期,堂谿公对韩非子说:“今先生立法术,设度数,臣窃以为危于身而殆于躯。”韩非子回应:“立法术,设度数,所以利民萌便众庶之道也。故不惮乱主暗上之患祸,而必思以齐民萌之资利……臣不忍向贪鄙之为,不敢伤仁智之行。”这体现了(     
A.先秦儒法之争的实质B.原始民主尚有遗存
C.改革家的大无畏精神D.法家学说得到重视
2024-04-05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高考原创模拟历史卷
7 . 儒家学说历经两千多年的漫长岁月,留下了深深的步痕。春秋战国时期被称为“在意识形态领域,也是最为活跃的开拓、创造时期”。明清时期,从儒学内部逐渐发展出一个脱离程朱理学樊篱的、异质的新思想系统。
(1)就治理国家来说,战国时期出现了哪些各具特色的理论创造?以儒家、法家思想为 例加以说明。
(2)简述明清时期儒学有了怎样的发展?
2024-04-03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备战高考历史日日练3.20——2022届新高考浙江卷版
8 . 一个时代的文学艺术总会刻上这个时代的烙印,人文环境、政治变革以及经济发展无不反映于其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楚辞中,奇美的想象创造了屈原美的人格。屈原希望在楚国实现他的“美政”理想,为此,他在服饰、行为、生活、环境、精神世界等各个方面都突出“奇美”二字。他在诗中写道:“奉先功以照下兮,明法度之嫌疑”;“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

——摘编自王纪人《大学语文基础》等

材料二:杜诗中辉煌的现实主义诗篇“三吏”、“三别”就反映了当时农村经过战争破坏的萧条衰败的景象。杜甫写战争灾难,不光是诅咒,他的思想感情非常复杂,对唐每一次正义战争的胜利,他都欣喜若狂。身处时代紧急转变的关头,他身不由己地卷入了社会底层,跟人民群众同命运共命运,“向来忧国泪,寂寞洒衣巾”;“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有诗论家评价杜诗指出:“杜子美之于诗,实集众家之长,适当其时而已”。

——钱学《李白、杜甫诗歌的不同风格》

材料三昆山腔自《浣纱记》问世而崛起于戏曲舞台上以后,作家辈出,作品繁多,它们促使昆山腔的演出及流传达到了一个极盛的时期。从万历至清中叶,可以说是昆山腔剧种的黄金时代。颐和园在光绪年间重建时,与清漪园的最大区别,就在于颐和园多了一座大戏楼。而标志着京剧成熟的演出规模和代表人物,都在大戏楼的建筑和大戏楼当时的演出活动中体现了出来。宫廷舞台之设计建造的科学和华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好的舞台。

——摘编自《京畿重地北京》《昆曲欣赏读本》等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屈原“美政”理想的内容。分析屈原的作品风格形成的政治与文化背景。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分析杜诗艺术风格形成的原因,并指出杜诗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请选择阐述:①指出《浣纱记》的作者,列举两部“黄金时代”的新剧目。概述《浣纱记》问世后至清初,昆山腔发展的过程。②指出颐和园内“大戏楼”的名称。概述京剧形成的特点及过程。
2024-04-03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天略外国语学校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9 .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和精神动力。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内的反映,这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源头活水”的是(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C.刑过不避大夫,赏善不遗匹夫D.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
2024-03-31更新 | 21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9+1高中联盟”2024届高三3月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10 . 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大放异彩,成为中国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下列关于先秦思想表述正确的是 (     
A.百家争鸣是社会大变革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
B.墨家和法家学派,代表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
C.孔子主张恢复西周等级森严的礼乐制度,体现了中央集权的政治思想
D.在人性观上,孟子认为人性恶,荀子认为人性善
2024-03-30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精诚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