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先秦各家思想中都包含着许多对人的身心如何安放问题的思考,孔孟认为身体需要安身之处,而心灵的安居之所更为重要;道家认为人要遵循万事万物运动变化规律,明确了人应以“道”为精神居处。这反映出先秦时期(     
A.诸子百家思想趋于统一B.社会动荡致使人心思定
C.礼崩乐坏导致社会混乱D.儒道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2023-08-14更新 | 1332次组卷 | 19卷引用:河南省漯河市第五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8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的提出者是(     
A.老子B.孟子C.荀子D.孔子
2023-08-01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第四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知识竞赛历史试题
3 . 有同学这样形容战国时期先秦诸子的思想,有的一股正气,平治天下;有的爱好和平,讲求实际功利;有的刻薄严苛,法度严明;有的带着逍遥魂儿,避世寻自由。这些思想分别是指哪家学派(     
A.道家、儒家、法家、墨家B.儒家、墨家、法家、道家
C.墨家、儒家、法家、道家D.墨家、法家、道家、儒家
2023-08-01更新 | 1790次组卷 | 133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市北大公学禹州国际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吕思勉先生说“荀子最为后人所诋訾者,为其言性恶。其实荀子之言性恶,与孟子之言性善,初不相背也。”荀子和孟子主张产生反映了(     
A.生产力水平的差异B.生产技术不同的革新度
C.社会大变革的时代D.阶级利益立场的差异性
5 . 《汉书·艺文志》中写道:“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其言虽殊,辟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这反映了当时出现的历史现象是(     
A.兼并战争B.百家争鸣C.独尊儒术D.七国之乱
6 . 春秋战国时期,孟子指出天下当“定于一”,墨子主张“天下之百姓皆上同于天子”,管仲提出“衡石一称,斗斛一量”“书同名、车同轨”的主张。这一局面体现了(     
A.贵族丧失了世袭特权B.宗法礼乐制度趋于瓦解
C.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D.统一和集权成为迫切要求
7 . 春秋时期,孔子提出以“仁”为核心的思想;战国时期,孟子提出了“仁政”主张。孔孟的思想和主张(     
A.深受当时统治者的推崇B.体现了民本思想
C.均记述在《论语》一书中D.借鉴了道家思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智库”,又称智囊团、思想库等。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执政卿和君子(士)是构成“智库”群体的典型代表,到战国时期则主要包括卿大夫的家臣(稷下之臣)、出身于民间的游说之士和民间教育群体等。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当时(       
A.礼崩乐坏的时代景象B.变法改革的社会风潮
C.诸侯争霸的政治现实D.学术下移的社会趋向
9 . 荀子认为工商业者不是生产者,农业才是真正的生产活动,是创造财富的源泉。据此可知,荀子(     
A.宣扬强化主流意识形态B.主张重农抑商
C.注重维护封建等级秩序D.提倡重义轻利
2023-07-06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墨子曰:“古者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郭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徒役。是以民皆劝其赏,畏其罚,相率而为贤。”这体现了墨家(            
A.重视民众的观点B.以刑辅德的策略
C.外儒内法的思想D.任人唯贤的理念
2023-07-03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