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某人针对当时社会现象,提出“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思想,这人应该是(     
A.孟子B.韩非子C.庄子D.墨子
2024-03-27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长宁区200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司马迁在《史记·孟轲传》中说孟子的学说“迂远而阔于事情”,秦始皇则以“焚书坑儒”压制儒家学说,而汉武帝却采纳了“独尊儒术”的建议。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儒家学说在战国、秦、汉三个时期地位不同的原因。并指出儒学演变和儒学地位变化的关系。
2024-03-27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长宁区200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治国之大体有四:一曰仁义,二曰礼制,三曰法令,四曰刑罚;四本者具,则帝之功立矣。”《袁子正书礼政》这一言论反映出作者对儒家和法家思想的基本态度是
A.尊儒抑法
B.尊法抑儒
C.儒法并用
D.儒法对立
2019-11-01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长宁区2015届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4 . 政治理想与古代中国儒、法、道是在乱世求治过程中应运而生的三个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的学术思想流派,他们通过多角度观察人类个体与群体的永恒矛盾和处在这种矛盾中的人生价值观,提出了不同的政治理想。或赞赏“洪荒无君”时代;或从“法先王”视角出发,赞赏“三皇五帝与三代”时代;或从“法后王”视角出发,赞赏“后世”时代。其思想成为我国后世学术思想的源头。
(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完成如表

学派政治理想的核心内容欣赏的时代
儒家“礼治”A        
法家B        “后世”时代
道家“无为而治”C        


(2)理解中国历史,就必须理解两个人:孔子、秦始皇,前者奠定了中国文化的主调,后者奠定了中国政治制度的基石。
问题
①孔子和秦始皇各自奠定了怎样的中国文化主调和中国政治制度基石?
②请从不同视角,结合史实谈谈汉以后儒学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在孟子看来,儒家道德准则仁、义、礼、智的基础与开端是
A.人性本恶
B.人性本善
C.先贤思想
D.礼乐制度
6 . 历史学家费正清在评论秦朝灭亡时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有效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正确思想——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这一评论中“孟子的一个正确思想”应该是指
A.人本性善,要实行“仁义”
B.“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C.民贵君轻,要实行“仁政”
D.加强集权,防止人民反抗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7 . 有学者评论战国时期某学派说:“他们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治家……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这一学派是
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
2019-01-30更新 | 3449次组卷 | 70卷引用:2013年上海长宁、嘉定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8 . 法家思想在战国时期对统治者最有利,其原因不包括(   
A.适应当时社会政治改革的需要
B.符合当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趋势
C.有利于统治者对人民加强控制
D.被秦始皇采用,完成了国家统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有位思想家提出:“国弱民强,民强国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民,辱则贵爵,弱则尊官,贫则重赏。”下列现象与该思想有着直接关系的是(   
A.仁者爱人,兄友弟恭B.实力竞争,追功逐利
C.反对浪费,反对战争D.无为而治,休养生息
10 . 以下最能体现孔子学说“将外在的社会规范,转化为个体内在自觉要求”的是(   
A.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B.人而不仁,如礼何
C.动之不以礼,未善也D.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2016-07-21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年上海市长宁、嘉定区高三下二模试卷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