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慧,当今争于气力”,与“当今”最契合的时代是
A.商朝
B.西周
C.战国
D.秦朝
2 . 《全球通史》在论述中国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时说:“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要用国家的军事力量予以清除;而人民群众则需被强迫从事生产劳动。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因此不可宽容待之。”文中的“他们”指的是
A.法家学派B.道家学派C.儒家学派D.墨家学派
2017-10-30更新 | 275次组卷 | 60卷引用:2016届上海闵行高三4月质量调研(二模)考试历史卷

3 . 有学者认为“东周时期是中国秩序的发展与重组时期”,请你用所学知识论证此观点。

2017-08-06更新 | 148次组卷 | 3卷引用:2013年上海市松江区高考一模历史试题
4 . 儒家文化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认识和评价儒家思想是个重要的历史课题。
问题:(1)根据下面提示的儒家言论,指出相关言论者,并概括其核心思想;或根据相关言论者,补充儒家言论,并概括其核心思想
序号
言论
言论者
思想核心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


“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人性本善”;“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其民矣”



“天人感应”…………
董仲舒


“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应“遏人欲而存天理”



根据所学知识说明儒家思想在当代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
5 . 某位皇帝即位后,读《孟子》至“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时非常生气,下令即日把孟子逐出殿外,群臣敢有谏劝者以大不敬论。孟子言论中引起皇帝生气的是(     
A.仁者爱人B.人性本善C.民贵君轻D.小国寡民
2016-12-07更新 | 9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上海市徐汇区高三第二次模拟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6 . 法家思想在战国时期对统治者最有利,其原因不包括(   
A.适应当时社会政治改革的需要
B.符合当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趋势
C.有利于统治者对人民加强控制
D.被秦始皇采用,完成了国家统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有位思想家提出:“国弱民强,民强国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民,辱则贵爵,弱则尊官,贫则重赏。”下列现象与该思想有着直接关系的是(   
A.仁者爱人,兄友弟恭B.实力竞争,追功逐利
C.反对浪费,反对战争D.无为而治,休养生息
8 . “周文疲弊”
著名学者牟宗三认为:“这套西周三百年的典章制度,……到春秋的时候,就出现了问题,所以我们叫它做“周文疲弊”。诸子思想就是为了对付这个问题,这个才是真正的问题所在。它不是泛泛的所谓社会问题,也不是笼统地民生疾苦问题……他们是针对周文疲弊而发。从这个地方讲诸子起源的问题,才是中肯的。”
(1)根据材料,“周文疲弊”的涵义是什么?
(2)为什么到春秋的时候会出现“周文疲弊”的问题?
(3)儒家和法家提出了哪些解决“周文疲弊” 的主张?
9 . 全国各大影院都在放映的《孔子》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的反响。胡枚导演正是想通过拍摄《孔子》,“来提升大众对于孔子和孔子文化的关注”。 你认为在现代与传统的张力下,孔子的现代价值在于他强调的思想观点是

①仁者爱人       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③“言必信,行必果”   ④有教无类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③④D.①②④
10 . 荀子说:“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这表明其治国思想是
A.恢复周礼
B.严刑峻法
C.儒法并用
D.君臣有别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