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1 道试题
1 . 在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如何遏制学生上课说废话现象”的角度表达他们的见解。其中甲说:“这是品德问题,应该以德教化”乙说:“这是违纪行为,应该严格惩罚”丙说:“这是无意识的,要让学生自我觉悟”他们的见解在某种程度上反应了春秋战国时期儒家、道家、法家的思想内涵。如果把它们对应起来,正确的是
A.甲——儒,乙——法,丙——道
B.甲——儒,乙——道,丙——墨
C.甲——道,乙——儒,丙——法
D.甲——道,乙——法,丙——儒

3 . 材料一

(1)对于研究孔子、秦始皇、汉武帝而言,材料一中属于直接史料的是           ;属于间接史料的是           。(填写字母)。

材料二

故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自秦以来,垂二千年,虽百王代兴,时有改革,然观其大义,不甚悬殊。……

——夏曾佑《中国古代史》

(2)材料二中的“中国之教”、“中国之政”、“中国之境”分别指什么?

(3)作者对孔子、秦始皇、汉武帝持何种态度?其主要依据分别是什么?

2018-05-25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2018届高三下学期质量调研(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春秋战国时期,下列价值观最有可能被社会认可的是
A.追名逐利
B.仁义道德
C.礼乐教化
D.无为而治
5 . 在孔子看来,要纠正春秋时代的社会弊端,最可靠的手段是
A.道法自然,无为而治B.礼法兼治,王霸并用
C.以民为本,推行仁政D.恢复周礼,倡导仁义
2018-04-23更新 | 438次组卷 | 25卷引用:上海市崇明区2018届高三4月模拟(二模)历史试题

6 . 人物与言论将表格中左侧的言论与下面的人物对应(填写字母)


言论人物
①.“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A周公
②.“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B韩非
③.“礼义者,治之始也”,“法者,治之端也”C老子
④.“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D唐太宗

⑤.“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慧,当今争于气力。”
E.孟子
F.董仲舒
G.唐玄宗
H.孔子
I.荀子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

2018-04-13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金山区2018届高三下学期质量监控(二模)历史试题
7 . 倡导“发政施仁、保民而王”政治思想的是
A.孔子B.孟子C.荀子D.董仲舒
2018-04-09更新 | 172次组卷 | 4卷引用:上海市宝山区2018届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二模)历史试题
8 . 社会的变化孕育了多样的思想。请将下列思想家按要求填入表中相应空格。(填写字母)。

商鞅(A)孔子(B)董仲舒(C)朱熹(D)老子(E)周公(F)程颢(G)

社会变化

思想家

“封邦建国”时期

大一统帝国初建时期

君主专制的强化时期


2018-03-20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普陀区2018届高三2月质量调研(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9 . 把人还给自然,把人还给社会,从而奠定中国历史上人文思想基础的分别是
A.法家道家
B.儒家法家
C.儒家道家
D.道家儒家
10 . 试图以“恪守周礼”来解决春秋时代“礼崩乐坏”局面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孟子
C.庄子
D.荀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