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5 道试题
1 . 北宋中期,“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入”,“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虽有武臣,盖仅有也”。这体现出当时(     
A.守内虚外B.崇文抑武
C.藩镇割据D.地方机构人浮于事
2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西周时的分封是层层分封。而汉代封建只有一层分封。诸侯王国以下依然是郡县制,每个王国领有三四郡、五六郡不等。除了诸侯王以外、刘邦又分封萧何、张良等一百多位功臣为列侯,建立侯国,这些侯国的地位与县相当,但直属中央。因此,汉代封建只是郡县制的变形,并没有完全回到西周封建的道路上去。

                                                                             ——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材料二   宋太祖即位后,革除前朝之弊,“申命诸州,度支经费外,凡金帛以助军实。悉送都下,无得占留”,并采取派遣官员监察地方等多项措施,“由是利归公上而外权削矣”宋太宗时,节度使掌控的支郡也被收回,从此“无复领支郡者”。

元朝变革地方行政制度,设立行省。行省官员常以“藩大臣”和封疆大吏自居,替朝廷镇守地方;凡行政号令和公文中案。“不敢专决大政。咨中书(省)而后行”。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1)结合材料一、指出西周和汉初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元在地方行政制度方面的重大举措并分析其共同的积极作用。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从西周至元朝中央与地方权力关系发展趋势。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宋初的宰相制度名义上与唐代没有什么不同,但实际上却有很大区别。其区别主要在于宋代设中书、枢密、三司分掌政、军、财三务,宰相之权为枢密使、三司使所分取。宰相、枢密使、三司使三者的事权不相上下,不相统摄。宰相之权既已分削,又设参知政事互为牵制,相权日益减弱,而皇权却由此加强。另一方面,由于职权的转移,中枢机构中三省制已进入衰落荒废的阶段。

——摘编自刘志华《论宋代宰相制度的演变及其实质》

材料二   元昊在祖、父两代留下来的政权建设的规模上,立官制,定服饰,造文字,制礼乐,办学校,建宫苑,在汉人张元、吴昊、张陟等人的协助下,建立了一套官僚制度。“其官分文武班,曰中书,曰枢密,曰三司,曰御史台,曰开封府……曰蕃学,曰汉学。”1039年,西夏又增设尚书省,以尚书令“总理庶务”,改宋24司为16司,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中央行政管理体系。除大体仿照汉官制外,西夏还部分保留了原来的“蕃官”体系,如宁令(大王)、谟宁令(诸王)、祖儒(大首领)等官称。这样,西夏的统治机构就被划分为蕃汉有别的两个系统。

——摘编自韦庆远、柏桦《中国政治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宰相制度的变化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西夏政治制度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特点形成的原因。
4 . 宋人叶适说:“昔之立国者,知威柄之不能独专也,故必有所分;控持之不可尽用也,故必纵。……然则尽收威柄,一总事权,视天下之大如一家之细,孰有如本朝之密者欤?”这里的“天下之大如一家”是指(     
A.病态化的强干弱支B.规范化的官僚政治
C.极端化的监察体制D.制度化的家国一体
5 . 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在行政上由中央派__________担任地方长官知州,同时设___________负责监督。
2022-11-26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鸡西市英桥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宋建立后,相继灭掉南方的几个割据政权和北方的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离局面。统治者鉴于唐朝后期军阀割据、政局动荡的历史教训,有针对性地采取了一系列强化中央集权、维护政权稳定的措施。

材料二   宋朝的政治体制大体沿袭唐朝的政治制度,但宰相不再由三省长官担任,而是另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又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通称执政,与宰相合称“宰执”。中书门下与枢密院合称二府,掌文武大权。又设盐铁、户部、度支三司,主管财政大权,号称计省。宋朝还在御史台之外增设谏院和置谏官,这些都是监察机构,负责弹劾等事宜。北宋政府采用分化事权的方式,宰相职位由多人担任,同时还设置了枢密使、参知政事、三司使,来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权。

材料三   两宋之际,北方战乱的影响与南方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促成了我国历史上继西晋、唐中期以后第三次大规模人口南迁。在中国历代的人口分布上,北宋末年首次出现南北均衡。此后,南方的人口优势逐步确立,南方经济明显领先,经济重心不可逆转地远离了北方,南盛北衰的局面完全确立。元明清时期,这种趋势继续发展。

——章开沅《中国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出北宋强化专制集权的措施。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朝制度变化体现了什么趋势。
(3)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
2022-11-26更新 | 134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制度建设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了社会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魏晋以后的九品中正制度,把觅取人才的标准,无形中限制在门第的小范围内,这便大错了。唐代针对此弊,改成自由竞选,不需中央九品中正评定,把进仕之门扩大打开,经由个人各自到地方政府报名,参加中央之考试。这制度,大体来说,较以前是进步的。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建隆二年(961),(宋)太祖召赵普问曰:“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计,其道何如?”普曰:“……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这制度”的名称,并说明其较以前“进步”的理由。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述宋太祖如何对地方“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
2022-11-25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三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朝代南方北方
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人口(户)占全国人口数比例
西汉247068519.8998578580.2
唐代392041543.2514852956.8
北宋1122476062.9662429637.1

——杨远《西汉自北宋中国经济文化向南发展》

材料二


材料三   “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荣期。从很多方面来看,宋朝算得上一个政治清明、繁荣和创新的黄金时代。宋朝确实是一个充满自信和创造力的时代。”

——美国学者墨菲《亚洲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唐宋时期的经济发展趋势并简述其原因。
(2)依据材料二,指出北宋初期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管理制度上的创新表现。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思想文化角度说明“宋朝确实是一个充满自信和创造力的时代”。
9 . 学者杜文玉对唐、宋两朝鼎盛时期的经济指标进行了比较研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宋耕地面积及粮食产量的比较

年代耕地面积(万亩)百分比岁入粮食(万石)百分比
唐天宝中48546100%2506100%
宋天禧五年51111105%3278146%

材料二   唐、宋水利工程的分省统计

省份时代陕西河南山西河北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广东湖北湖南总计
321132244181244202947237
201125202171430256402442151643

材料三   唐、宋财政收支的比较

时代财政收入数(万贯)财政支出数(万贯)支出占收入之比
3411(其中工商业收入1522330697%
5875(其中工商业收入46199599163%

——摘编自杜文玉《唐宋经济实力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分别概括三则材料中经济指标的变化。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三则材料中宋代经济指标变化的原因。
2022-11-15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决策,处理全国政务。《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材料二   元朝为管理这样广袤的疆土,逐渐形成了一套行省制度……在邻近首都大都的河北、山西、山东等地区,不设行省,称为“腹里”……吐蕃作为一个单独的大行政区,也未设行省……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宰相的主要职责。在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处理上,唐太宗、宋太祖分别实行了什么中央官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代管理“腹里”和吐蕃地区的机构名称。简述元朝行省制度的性质和历史作用。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