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叠床架屋”

宋代本身的统治体制,在中国列朝之内缺乏先例,乃是“叠床架屋”、缺乏有机结构的官僚系统。宋代的文官,凭着“差遣”担任指定的工作,大多数官职都是由带着其他官职的人员出任,而那些官员的本来职务,却是由另外一些被“差遣”的官员处理。此外,大多数职位不仅只有一位官员担住职务,同时会有别的官员以“同知”“通判”这一类的名称,与本来奉“差遣”的官员一起工作。在各路以及路下的州县,都有直接由中央管辖的单位派驻,还有分别管理财政、司法、教育、军事的各种官员。但是,这几个单位之间,并没有一些协调的地方主管。

——据许倬云《说中国》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宋代“叠床架屋”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
2023-05-28更新 | 533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翰林学士胡宿向宋仁宗进言:“臣窃以殿前、马军、步军等帅臣,统陛下爪牙之兵,为陛下心腹之佐,宿卫宫省、拱扈宸极。凡所进任,固先出于圣意,然后参访大臣,公议既同,方可除授……不宜轻用论荐,以收私恩,或任非其才,则开隙生事。”由此可知,胡宿的建议是(     
A.放松抑武政策B.提高三衙地位C.加强君主权力D.慎选军事将领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世之初,矫枉过正。欲大本枝,先封同姓。建元已后,藩翰克盛。主父上言,推恩下令。长沙济北,中山赵敬。分邑广封。振振在咏。扦城御侮,晔晔辉映。百足不僵,一人有庆。

——《史记》

时群臣升殿奏事者,既可其奏,皆得专达于有司,颇容巧妄。左正言、直史馆歙人谢泌,请自今凡政事送中书,机事送枢密院,财货送三司,覆奏而后行。诏从泌请,遂著为定制,中外所上书疏亦如之。

——《宋史》

材料二   秦至明清时期,中央和地方行政机构的兴衰变革,是因阶级斗争和统治集团的内部斗争,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而发生的,历代的民族问题、边疆问题、宗教问题、外交问题和经济问题,都在中央和地方行政管理机构的设置上反映出来。因此,历代行政机构的设立,既有适应社会需要的调适性变迁,又有满足行政体制规范化需要的结构性变迁。

——摘编自甘泉、张海鹏、任式楠主编《从文明起源到现代化:中国历史25讲》

结合材料一中汉初与宋初行政机构变迁的史实,对材料二的观点进行论证。
2023-05-08更新 | 346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济宁市高考二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宋代制度之缺点,在散,在弱,不在专与暴。”下列史实能说明该观点的是(     
①枢密院与禁军管理机构“三司”分权 ②通判与知州共同签署文书
③在地方设诸路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 ④分设急递铺负责传递公文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②③
5 . 人才问题关乎国家盛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以宋仁宗一朝为例,出类拔萃、彪炳史册的人不下数十人,为历朝历代所罕见。其中,最著名的有晏殊、范仲淹、韩琦、富弼、文彦博、欧阳修、包拯、张方平、司马光、王安石、曾巩、刘放、刘恕、蔡襄、苏轼、苏辙、苏颂、沈括等。他们当中既有深谋远虑的政治家和改革家,也有才能杰出的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史学家和犯颜直谏、风节凛然的谏臣。

——何忠礼《科举改革与宋代人才的辈出》

材料三   人才问题历来为政治家和思想家所重视,但衡量人才的标准,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涵。在中国古代出现了“论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学行兼优”“治天下以人才为本,求材以教导为先导”“欲木之常茂者,必培其根”“半部论语治天下”等观念,体现了不同的价值取向,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黄启昌《中国古代人才统计中的价值取向》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宋代人才发展的特点及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中国古代人才的价值取向。
6 . 唐中后期,官府在今福建地区大量设置税场,五代十国至宋初又将很多税场升为县,其分布状况见如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由场升县绝大部分发生在宋代B.增置新县因本地新生人口增加
C.该地区西部经济比东部更繁荣D.国家对该地区的控制渐趋深入
22-23高一上·河南·阶段练习
论述题 | 适中(0.65) |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赵宋是在唐末五代社会动乱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新王朝的建立为制度更革提供了契机,却并不意味着全新制度的开始,宋初典章制度多沿袭前朝旧章。但另一方面,由于时代背景的不同或者各种条件的限制,汉唐制度未能直接生效,宋人结合历史与现实,对汉唐制度进行了反思与创新,推动了宋代制度的完善。

——摘编自王卓熙《汉唐“故事”在宋代政治场域的运用析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宋朝的政治制度建设”自拟一个论题,并就论题展开阐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证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2-11-21更新 | 179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济宁市高考二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8 . 下表为宋与少数民族和议表。导致宋朝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     
和议名称两国关系岁币
宋辽澶渊之盟(1005年)宋称辽主为弟30万
宋夏庆历和议(1044年)夏受封为夏国主25.5万
宋金绍兴和议(1141年)宋向金称臣50万
宋金隆兴和议(1164年)宋称金主为叔40万
宋金嘉定和议(1208年)宋称金主为伯60万
A.放弃以战争手段解决边患B.改革失败导致的财政困难
C.贯彻强干弱枝的统治方针D.奉行守内虚外的治国理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宋太祖赵匡胤道“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纵皆贪浊,亦不及武臣一人也。”下列措施能体现他这一主张的是(     
A.文臣出任知州B.实行更戍法
C.设立参知政事D.设立转运使
2022-07-13更新 | 785次组卷 | 26卷引用:山东省济宁海达行知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