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69 道试题
1 . 制度建设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了社会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元朔五年,武帝令各地诸侯王在封地之内分封弟子,由中央政府给予名号。划分全国为十三州,直接代表皇帝监察地方高官乃至诸侯王。采用逐步将外廷权力转移至内廷的方法,一切文书、奏章、政令一概由内廷官吏执掌。设置太学,学生学业完毕后,即派往各政府机构任事。在全国各地设盐官38处,铁官48处,均统归大司农管辖,直属中央政府。

——摘编自林永光《试论汉武帝的治国为政之道》

材料二   宋太祖即位后,革除前朝之弊,“申命诸州,度支经费外,凡金帛以助军实,悉送都下,无得占留”,并采取派遣官员监察地方等多项措施,“由是利归公上而外权削矣”。宋太宗时,节度使掌控的支郡也被收回,从此“无复领支郡者”。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一,仿照示例指出汉武帝的四个治国举措及其判断依据。示例:举措:盐铁官营;依据:设盐官、铁官,直属中央。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北宋初期的地方治理措施。
2022-02-14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阿勒泰地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宋代宰相杜范认为:“凡废置予夺,(君主)一切以宰执熟议其可否,而后见之施行,如有未当,给、舍得以缴驳,台、谏得以论奏。是以天下为天下,不以一己为天下,虽万世不易可也。”这反映了宋代
A.君主专制得到加强B.中央集权遭到削弱
C.宰相试图限制君权D.君权相权关系紧张
2022-02-12更新 | 594次组卷 | 9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新时代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复习历史试题(A卷)
3 . 制度的不断创新是中国古代加强中央集权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大唐贡士,多循隋制。上郡岁三人,中郡二人,下郡一人,有才能者无常数。其常贡之科,有秀才,有明经,有进士,有明法,有书,有算。自京师郡县皆有焉。

——摘引自《通典》卷十五《选举三》

材料三:(北宋)规定郡长官由文臣担任,长官之外另设“通判”,使其互相牵制。后来,又把全国州郡分为十五路,陆续在各路设转运使、提点刑狱、安抚使(管军事)提举常平(管常平仓救济、农田水利等)四司,统称“监司”,也都由文臣担任,只有安抚使用武人。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别指出图1、图2的地方制度,并概括图2地方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初科举制发展的基本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评隋唐时期科举制的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括北宋初中央政府加强对地方控制的措施,并简析其积极影响。
2021高二下·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隋唐传统官称至宋依然保留,但徒具形式,仅代表资历、俸禄的高低,居其官者通常不掌其事。文官又有称为“职”的衔号,只是荣誉头衔。实际工作、权力则由差遣决定,为临时委派之职事。这种官、职、差遣分离的制度
A.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B.削弱了宰相行政权力
C.适应了中央集权需要D.发挥了权力监督作用
2022-02-11更新 | 89次组卷 | 7卷引用:福建省泉州鲤城北大培文学校(无答待补)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5 . 下图为《北宋文官出行图》。该图描绘的场景反映出北宋时期
A.社会贫富差距较大B.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C.冗官现象较为严重D.文官社会地位较高
2022-02-11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凌源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宋代历史,丰富灿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

——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二   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

——(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材料三   一位阿拉伯商人记述:两宋时期,信用券被广泛应用,富裕商人率先使用印制的纸币,极大地便利了商品的交换。中国商人把钱借给别人时会写下借条,借债人则在纸条上用食指和中指画押。他们主张以信接物,以义为利,市不二价,童叟无欺,不卖假货,不赚黑钱,不会乘人之危而半利。


(1)据材料一指出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是基于哪一历史现象的教训?
(2)“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具体表现。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
2022-02-11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砚山县第三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苏洵在《嘉祐集·审势》中记载,“吾宋制治,有县令,有郡守,有转运史,以大系小,丝牵绳联,总合于上。虽其地在万里外,方数千里,拥兵百万,而天子一呼于殿陛间,三尺竖子,驰传捧召,召而归之京师,则解印趋走,唯恐不及。”据此最能说明宋初(  )
A.行政决策程序繁琐B.疆域辽阔,兵力强盛
C.交通便利,经济繁荣D.专制集权得到加强
2022-02-11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新力量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秦汉地方长官称为“牧、守、令”,即“主人”的意思。宋代地方长官为知府、知州,“知”是代理,名义上以中央官员兼任地方。这一变化反映了(  )
A.选官用官制度的完备B.中央对地方管辖的加强
C.基层治理体系的建立D.地方官员素质显著提高
9 . 宋朝地方政府比较固定的设置是州县两级。州长的头衔不是刺史,而是知州,是“知某州事”的省称,即以其他身份(通常是中央官)管理某州事。这样设置的根本意图是
A.扩大地方权力B.强化官员监督C.加强中央集权D.控制地方财政
10 . 图1、图2、图3、图4是中国古代四个王朝的中枢机构示意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1 图2

图3 图4
分别提取图1、图2、图3、图4的中枢机构信息的名称,并据此说明与其相对应的历史时期。
(1)图1:名称________
(2)图2:名称________
(3)图3:名称________
(4)图4:名称________
2022-02-02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营口市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