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重心南移(宋元)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0 道试题
2 . 宋朝建立后,国家财赋大部分依赖南方;南宋岁收,更超北宋之上。宋初岁入一千六百余万缗,为唐代两倍。熙宁时增至五千余万缗,南宋时更增至六千余万缗。据此可知
A.宋朝经济水平达到古代顶峰B.两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C.两宋税收大部分来自商业税D.南宋经济的发展巩固了政权
3 . 某历史学习小组搜集了以下三则史料,他们研究的主题应是
①当今赋出于天下,江南居十九。(韩愈)
②天宝已后,戎事方殷,两河宿兵,户赋不入,军国费用,取资江淮。(唐宪宗)③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陆游)
A.安史之乱的危害B.文学体裁的演变
C.经济重心的南移D.赋税制度的沿革
2021-01-26更新 | 409次组卷 | 16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辽宋夏金时期,大体上可以把淮水、大散关连成一条线,全国的经济区可以此线为对称轴,南北经济的发展是北不如南;从走向看.南与北的经济发达区,大多靠近这条轴线:离这条对称轴越远.经济则越落后。这表明
A.政治中心开始北移B.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C.区域经济差异较大D.少数民族经济发展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5 . 《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和民间谚语“苏湖熟,天下足”。这两段材料所反映的现象主要说明了
A.国家重点支持东南沿海的开发B.苏州和湖州成为人才汇集之处
C.东南沿海地区农民赋税负担重D.江南地区已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6 . 如图为中国古代南北方人才比重示意图。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选官制度的完善B.商品经济的发展
C.经济重心的转移D.政治中心的变迁
2020-11-25更新 | 570次组卷 | 16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北宋时期,市镇的发展主要在黄河流域、而同时代的江南地区相对较少,如苏州只有4市镇,南宋时代、江南地区的市镇异军突起,临安府增至28市镇,嘉兴府达15市镇,苏州达19市镇、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
A.黄河流域经济的萧条和衰败B.政治中心决定商业贸易的发展
C.南方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D.海外贸易促进人口数量的增长
2020-10-24更新 | 914次组卷 | 22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验收考试历史试题
8 . 南宋时期开始流行“天上天堂,地上苏杭”的谚语。地处江南的苏州、杭州两地,已成为当时人们最为向往的富庶繁盛的都会。江南一带也当之无愧地成为华夏九州之内经济最发达、文化最先进的区域。这与广大北方移民的参与密不可分。对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
A.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完成B.南宋时北方经济相对落后
C.南宋时大量北方人南迁D.北民南迁推动南方经济发展
2020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9 . 据史料记载,长安在盛唐时期人口总数约70万,其中皇室及服务人员15万,在京官吏约3万余,禁军和附近驻军约12万,到京师参加选官和科举的读书人1万,共需粮食580万石左右,其中依赖国家供给粮食的人口约32万。据此可以推知盛唐时期
A.长安已成为国际性的大都市B.对东南地区粮食需求增加
C.出现了冗官冗兵冗费局面D.坊市制度瓦解速度加快
2020-02-08更新 | 642次组卷 | 20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十二中学2019-2020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运用唯物史观,解释下图中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铁器牛耕出现B.隋唐大运河的开凿
C.经济重心南移D.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2020-01-21更新 | 734次组卷 | 21卷引用:黑龙江省伊春林业管理局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