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儒学的复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汉代独尊儒学,《五经》成为官私教育的教材;南宋以后,《四书》成为各级学校必读的教科书,地位甚至高于《五经》。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五经不再适应现实需要B.私立教育不断发展
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唐代家具在装饰上崇尚富贵华丽,和谐悦目; 宋代家具在装饰上追求简洁工整、朴素淡雅的风格,用局部点缀代替大面积雕镂装饰,强调结构性装饰,在功能与形式之间找到了平衡。这一变化表明(     
A.唐代经济比宋代更繁荣B.审美观念受新儒学影响
C.宋代抛弃了唐代的传统D.宋代手工业发展到顶峰
3 . 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钱学森“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等格言广为流传,它们都蕴含了(       
A.耕读传家的理想B.格物致知的探究C.家国天下的情怀D.无为而治的理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南宋朱熹认为:“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这反映出程朱理学(     
A.具有宇宙观与人生观相结合的特点B.首次把三纲五常作为为人处世规范
C.先正心诚意再致知格物的修行原则D.突破先秦儒学重视章句训诂的束缚
2024-01-03更新 | 207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五)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朱熹曾言:“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朱熹意在强调(       
A.会通佛老提升儒学地位B.儒家伦理道德具有合理性
C.格物致知是求理的途径D.注重发挥理学的教化作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宋代画家认为绘画之事不仅要有大量的文字阅读积累作基础,还要大量欣赏画作;仅仅依靠理论上的认识还不行,还要亲自到自然当中去体会种种景致,有了亲身体验的情感积累后,才能够下笔作画。宋代这一绘画观念(     
A.根源于商品经济的发展B.丰富了题材来源
C.受到了理学思想的影响D.强调了理论建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书院祭贤始于北宋的岳麓书院,祭祀对象主要包括儒家的先圣先师、先贤先儒、乡贤先祖。祭祀的祠宇具有开放性与公共性,书院之外的人员也可以参加书院祭祀活动。据此可知,宋代书院(       
A.具有社会教化功能B.推动了科举教育发展
C.受佛道思想的影响D.服务于封建专制统治
8 . 北宋理学家张载认为:“封建者,天下之事,分得简则治之精,不简则不精,故圣人必以天下分之于人,则事无不治者。……为天下者,奚为纷纷必亲天下之事?”这表明张载主张(     
A.扩大地方权力B.恢复郡国并行制度
C.健全中央机构D.简化官员选任程序
2023-06-21更新 | 8910次组卷 | 46卷引用:湖南省长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寒假检测(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下表是元代中有关孔庙祭祀的部分记述,据下表可以推断出元代(     
元世祖时期衍圣人(孔子的后人)绝袭,梦寐当忧惧。百余香火户,近亦旷隶之人。
元成宗时期圣恩深念鲁东家,林木萧条散暮鸦。丹诏先令修古庙彤庭即日遣皇华
A.社会经济逐渐地恢复与发展B.儒学政治地位进一步巩固
C.君主喜好扩大了孔庙影响力D.佛教与儒学相互借鉴交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宋代以前为了宣扬功业或宗教追求,画家创作了大量为政治宣传和道德说教服务的涉及神话、宗教题材的绘画。宋代的文人画家逐渐走出传统,将更多目光转向民间生活,注重刻画民众日常活动或精神品质。宋代绘画艺术的创新体现了(     
A.王朝内忧外患加剧B.士大夫政治地位提升
C.理学的影响力扩大D.画学理论的与时俱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