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陆王心学与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9 道试题
1 . 在明清之际出现了反对君主专制的进步思想,根本原因是
A.知识分子具有忧国忧民思想B.封建专制统治的残酷压迫
C.士大夫接受了西方民主思想D.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2 . 明清之际,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制度,顾炎武和王夫之也对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进行了批判,但他们终究无法开辟出一条时代新路。其主要原因在于(     
A.资产阶级的局限性B.程朱理学的束缚
C.封建制度走向衰落D.新经济因素薄弱
3 . 李贽著有《童心说》,他将人的“最初一念之本心”的“童心”与作为封建“天理”的“道理”对立起来,认为世上一切物质和精神皆是只存在于“真心”之中。李贽的这一观点(     
A.否定了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B.发扬了道家自然无为的精神
C.体现了个性自由的精神追求D.揭示了唯心主义哲学的弊端
4 . 黄宗羲曾表示自己愿效法元代的王冕,拒绝为亡国之君殉葬,而是“着书一卷”归隐,“持此以遇明主”,自叹“吾虽老矣,如箕子(商纣王之叔,周武王曾请其出山,被拒)之见访,或庶几焉”。这反映出黄宗羲(     
A.以学术传承为己任B.期盼清朝君主圣明
C.具有一定民主倾向D.对纲常名教的挑战
5 . 明代王守仁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良知人人具有,不必外求,但需要重新发现、扩充、践行,这样就可以达到圣贤境界。由此可知,王守仁(     
A.强调自我的主观能动性B.提倡平等和叛逆的精神
C.否定传统伦理道德标准D.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6 . 绍熙二年(1191年)陆九渊被朝廷任命为荆门知军。当时,荆门是南宋边地,处江汉之间,为四战之地,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他自己带头捐献半年俸禄,动员城中居民一齐动手修筑城墙。在税收方面,陆九渊大胆改革,免除了进出城门的商税。从此,荆门商贾云集,州府的税收反而大大增加了。这说明(     
A.荆门在南宋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B.理学强调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
C.南宋重农抑商政策已松动D.南宋理学在荆门广为传播
7 . 顾炎武提出:“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王夫之提出:“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二者主张的共同出发点是(     
A.实现分权制衡B.否定程朱理学C.加强中央集权D.批判君主专制
8 . 明代政治暴戾已是人所尽知的事实,廷杖、诏狱、流徙乃至日常的薄俸,人主对士大夫的施虐几乎无所不在。然而,在明代二百七十多年历史上,却从未有过士大夫谋反的确凿记录。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君主专制发展到极致B.士大夫失去进取之心
C.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D.严刑峻法的威摄力量
9 . 下表为明清之际部分思想家的思想主张。由此可知,他们都(     
思想家思想主张
顾炎武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而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置行法而不用)也
黄宗羲为天下大害者,君而已矣;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
A.强调了儒学的社会正统地位B.批判君主专制
C.提倡了经世致用的学术宗旨D.主张礼刑并用
10 . 黄宗羲认为,为臣者,是“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出而仕于君也,不以天下为事,则君之仆妾也;以天下为事,则君之师友也。”这番话表明黄宗羲主张
A.天下为主君为客B.臣子要帮助国君管理人民
C.否定君主制存在的必要性D.君臣关系应是完全平等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