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戊戌维新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洋务运动期间,王韬指出:“盖洋务之要,首在借法自强。非由练兵士,整边防,讲火器,制舟舰,以竭其长,终不能与泰西诸国并驾而齐驱。顾此其外焉者也,所谓末也。至内焉者,仍当由我中国之政治,所谓本也。其大者,亦惟是肃官常,端士习,厚风俗,正人心而已。”这一主张(     
A.否定了洋务运动的自强思想B.要求作战能力和武器装备并重
C.强调了整肃政治风气的重要性D.倡导进行政治体制的变革
2024-01-24更新 | 154次组卷 | 2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101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戊戌维新之际,光绪帝欲行科举改制,如武科改试枪炮、八股改为策论等。《申报》于1898年先后发表时评,提出武科未有改制细则, “不宜全废弓矢”;八股不宜全废,应与策论等并行。由此可推知(       
A.维新变法拥有广泛社会基础B.报刊对维新变法持反对态度
C.科举改制尚未达成社会共识D.社会舆论高度关注废除科举
3 . 为了扩大维新的舆论宣传,根据康有为的授意,梁启超写了《戊戌政变记》-书。书中所记是一段刚刚发生过的历史,康梁都是当事人。梁启超本人事后并不讳言:“吾二十年前所著《戊戌政变记》,后之作清史者记戊戌事,谁不认为可贵之史料?然谓所记悉为信史,吾已不敢自承。何则?感情作用所支配,不免将真迹放大也。”这一现象表明(     
A.史学研究的主题会因政治形势而转换
B.当事人的记述具有不可争辩的真实性
C.对历史事件的评价应采用辩证分析法
D.史学研究要有质疑精神并需去伪存真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梁启超在《清议报》发表文章中说:“以故帝后合体之事,即无可望,尊帝讨逆之事亦不能行。此弊邦志士所以吞声饮恨,血泪俱尽,志计俱穷,以至于今日,而我皇上之位,卒岌岌不能保,弊邦改革之事,遂废于半途也。”梁启超的这一言论(     
A.试图限制君权以实现救亡图存
B.把变法成败根源归结于皇帝,过于片面
C.旨在强调清廷面临着统治危机
D.推进清朝走向民主共和之路,违背国情
2023-11-25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喀什地区喀什第二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中叶以来,随着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降临,中国传统社会开始解体,向近代社会的转型徐徐展开。一批思想敏锐、不满于现状的知识分子纷纷从旧的思想牢笼中突围出来,向西方学习(后来扩展到俄国),接纳民主思想,并进行改造、消化和重构,以此启蒙民众,并为社会转型指引方向。

这些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可划分为三类。第一类,包括严复、胡适、中国民主同盟等中间党派的人士在内,基本属于启蒙主义的民主范畴。第二类,如梁启超的立宪主义、孙中山三民主义的民权主义,基本属于民族民主主义。第三类,中国共产党人的新民主主义,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民主主义。三种类型的区分,体现了各自的特点,不过都是中国社会的产物,都有着改造中国社会的抱负。

这些民主思想,引领中国人民经过长达百余年的艰苦卓绝斗争,最终获得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了伟大的历史性变革。

——改编自陈先初《晚近中国民主话语的多维构建和历史演进》


评析材料中有关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观点(任一点或整体)。(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如表是学者对维新时期的重要报刊1-10期进行的统计,由此可知,这一时期(     
类别占比
政治性文章29.7%
政治性文章29.6%
政治性文章34%
政治性文章41%
政治性文章58%
A.西方文化在中国广泛传播B.政治转型成为国人共识
C.救亡图存成为时代最强音D.维新变法思想深入人心
7 . 康有为据《公羊传》的“三世说"提出:“社会历史进化是沿着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的轨道,由君主专制到君主立宪,再到民主共和,一世比一世文明进步。”其后孙中山也指出:“共和者,我国治世之神髓,先哲之遗业也。我国民之论古者,莫不倾慕三代之治。”两人都(     
A.借助传统文化闸述民主思想B.对儒家思想内涵进行修正
C.以传承儒家政治理想为宗旨D.推崇民主共和的治国理念
2023-09-18更新 | 649次组卷 | 20卷引用:新疆伊犁州霍尔果斯市苏港中学2024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近代书籍的传播]

材料下表《海国图志》与《天演论》的传播

魏源《海国图志》严复《天演论》

1843年,魏源编著的《海国图志》刻本出版。《海国图志》是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和地理最详实的专著,书中征引中外古今近百种资料,系统地介绍了西方各国的地理、历史、政治状况和许多先进科学技术。

《海国图志》在刊印后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影响。据统计在1843年出刊到1852年的10年间印行数量极少,仅仅在沿海地区有传播,当时的官僚阶层对其评价也褒贬不一。

1854年,中国船主陶梅和姚洪通过商船带往日本《海国图志》十五部,被官方征去七部,剩下八部得以在市场上公开出售,之后被批准进口。

日本知识阶层对此书极为推崇,一些捕获到商机的书商对《海国图志》的翻刻、改译也提高了其影响力,仅仅1854—1856年,翻刻版本就达二十余种。

严复翻译了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的《进化与伦理》,宣传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

严复修改《天演论》手稿时,《天演论》通过书信、抄本等得以流传。梁启超、康有为等学者,皆读过《天演论》早期的稿本或抄本。

1897年12月开始,以《天演论悬疏》之名初次发表了严复所译《天演论》,开始了《天演论》一书的公开印行传播。该书问世产生了巨大社会反响。

1897年,陕西味经售书处出版了《天演论》木刻本;1898年湖北慎始基斋木刻本《天演论》在1898—1905年间传布甚广,影响较大。

1905年,商务印书馆铅印本出现,《天演论》的流行趋势愈发迅猛;至1927年时,商务版《天演论》已印行32版,平均每年至少1次再版的速度递进。

请以“书籍、知识与传播”为主题,任选角度,自拟标题,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百日维新期间,光绪以上谕形式所发的变法诏书达数百道之多,涉及人事、文化教育、政治、经济、社会等诸多方面,但是维新派最重视的政治方面的改革方案并不多,真正获得通过并以上谕形式颁布的更少。这表明百日维新(       
A.并未涉及政治领域改革B.注重变法措施的策略性
C.造成维新阵营内部的分裂D.深受守旧派势力的掣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梁启超曾在《新民说》中说:“今日欲救中国,无他术焉……以地球上最大之民族,而能建设第一帝国之徽号,谁能篡之?”从中可以看出(     
A.梁启超建设民族国家的政治理想B.革命派认识到民族主义的作用
C.梁启超思想中天朝上国观念深厚D.维新派缺乏群众基础脱离实际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