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6 道试题
1 . “九一八事变”后,沈阳“九君子”(爱国知识分子)完成了《TRUTH(真相)》证据汇编,历经辗转呈递给国联调查团。《TRUTH(真相)》因其高度的实证性、系统性和规范性而成为国联仲裁的依据,推动了国际社会对“九一八事变”和伪满洲国的首次定性。此事反映了(  )
A.抗战初期知识分子的担当与风骨B.弱国无外交的惯性认识被彻底扭转
C.史料实证是研究抗战的主要方法D.国联调查决定了“九一八事变”性质
2020-10-15更新 | 137次组卷 | 29卷引用:河北省衡水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2 . 有学者在1934年撰文指出,中国东南沿海诸港口“几尽租给外人”,而西南、西北大后方又“国防空虚”,因此中国“应即利用铁道为补救缺乏军港之利器”,“就东南沿海,与西北边疆,多筑军事铁道,以资应付”,以免“万一不测,噬脐莫及”。这反映出当时
A.积极备战成为国民普遍共识
B.加紧铁路备战成为当务之急
C.国民政府铁路备战取得成效
D.加紧铁路备战受到政府关注
3 . 国民革命军第129师师长刘伯承在战士不情愿换掉已经戴了多年的红军装五星帽,而要换上青天白日帽徽的黄色军帽时说:“这帽徽是白的,可我们的心永远是红的!同志们,为了救中国,暂时和红军帽告别吧!”他这样说的主要目的是(     
A.倡导国共合作,进行国民大革命
B.争取抗战局面,保障工农割据
C.正面战场抗战,彻底消灭日军
D.促成统一战线,确保民族大解放
2020-10-09更新 | 363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1年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4 . 1932年共产国际向中共明确指示只有推翻国民党政府,才能真正进行民族战争。但在1935年又要求中共同包括国民党在内的各党派采取联合行动,争取建立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统一战线。这一转变
A.有利于中共开展土地革命B.有助于联合抗日局面形成
C.推动国民大革命的兴起D.壮大反抗国民党的力量
2020-07-17更新 | 463次组卷 | 16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安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1932年,有国内舆论强调,四万万中国同胞,已到生死的最后关头,“所有阶级利害,党派感情,思想派别,个人爱憎事实上完全一扫。盖整个民族将被摧毁,受蹂躏,左倾右倾,皆成废话,资本劳工,同受牺牲”。这体现出
A.中日民族矛盾加深B.国内阶级矛盾激化
C.国共合作初步达成D.民族工业发展受阻
6 . “自工矿调整委员会迁汉以后,时局复有改变。嗣奉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电令,筹建战时工业,以川、黔、湘为主。当经遵将各厂继续内迁,以策后方生产之安全。”下列对“内迁”的说法正确的是
A.内迁合理调整了全国工业布局B.保障了后方民族工业的健康发展
C.为抗战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D.内迁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兴起发展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孔子周游列国,为实现其政治理念和治国方略四处奔走,其所关怀之核心。乃是现实政治,而非纯粹的知识。而汉代儒家思想成为官方意识形态以后,大多读书人积极入世,奉行“学而优则仕”的原则,以期通过对知识资源的掌握谋取仕途,参与政权建构,从而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这就直接产生了大量以服务现实政治为目的的知识分子——士大夫。在先秦,中国尚未形成规范的选拔机制,选拔士人参与政治及士人的进阶,主要依靠诸侯的赏识。但是,这种人才选拔制度并不成熟和规范,而统治者也一直在主动地进行制度设计,促使士人与权力进一步结合。直到隋朝创立的科举制,成为往后中国政治吸收、笼络士人的常规机制,并越来越成熟,知识分子与政治权力的结合趋于制度化、规模化。

——据刘广莉《依附与独立:中西古代知识分子与政治权力的面向》整理

材料二   沈阳知识界爱国志士从1931年底到次年1月冲破日伪军警特务严密监视。将生死置之度外,搜集整理反映九一八事变实况的材料,编辑成《TRUTH》汇编,向国联调查团上书,捍卫中国话语权。大学教授刘仲明、社会教育家张韵冷、医学家刘仲宜等九人,在递交的材料上郑重签名,史学界称其为沈阳“九君子”。经三位英国绅士书写证明信等方式辗转协助,形成符合国际法惯例的文件,历经周折.上交给李顿调查团。调查团形成了以(TRUTH》等材料   为主要依据的《国联调查团报告书》,对日军侵略行径作出了三项定论:一、“东三省为中国之一部,此为中国及列国共认之事实”。二、日军在九一八事变中有计划的军事行动,“不能认为合法之自卫手段”。三、“满洲国是日本一手操纵和控制的政权”,“不能认为由真正的及自然的独立运动所产生”。1933年2月,国联特别大会就上述问题达成共识,一致通过。日本恼羞成怒,宣布退出国联。

——据徐建源《从六君子、七君子到九君子——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的君子精神和救国担当》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与政治权力不断融合的阶段性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的时代精神。
2020-04-15更新 | 14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2020届高三3月线上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8 . 20世纪30年代,“农村危机”成为非常强烈的呼声,“复兴农村”“农村改进”“改革土地之地”成为一股强劲的浪潮,大批知识分子毅然放弃城市生活,投身乡村,形成了全国性运动,这表明当时
A.日本侵华政策使得农村陷入危机B.社会各界对救亡图存道路的探索
C.中共土地革命政策群众基础深厚D.五四运动唤醒了国人的民族意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9 . 据战犯供词及日方资料,1940年下半年,日军细菌部队所生产的“副伤寒”70公斤、“霍乱”50公斤、“鼠疫跳蚤”5公斤,都被运到南京去使用;10月,日军细菌部队在浙江宁波、金华、衢县等地实施细菌攻击,对中国人民犯下滔天罪行。结合所学,指出下列选项中与之相关的是
①日军在中国土地上研制细菌和化学武器   ②731部队是日军侵华的细菌部队
③日军惨无人道地在中国进行活体试验   ④日军所为公然违反国际公法
A.①③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020-01-09更新 | 3216次组卷 | 33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深州长江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下面是某学生的学习笔记。该“学习内容”最适合的主题应是
A.十四年抗战的开始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C.抗战相持阶段到来D.抗日战争取得最终的胜利
2019-11-23更新 | 330次组卷 | 23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第十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