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0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卫城的最初修建是为了祭祀雅典娜,但是他的重建更多是出于人的考虑和需求。伯里克利认为“重建卫城,让我们激发每一滴艺术的灵感来打造这座壮丽卓越的工程,来纪念这场战争的胜利,彰显雅典帝国的无上威望!为每一个人都能寻得就业的机会……我们必须全情投入,使雅典名垂青史!”

材料二     古代雅典政治制度结构示意图


材料三   第 3 表   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

第 5 表   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

第 8 表   凡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能取得调解时,则伤人者也需受同样的伤害。不过,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须偿还300阿司罚金;如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

第11表   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摘编自《十二铜表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伯里克利主张重建卫城的理由。
(2)分别指出材料二中机构在民主政治“黄金时代”的职能。
(3)《十二铜表法》的出现在当时有何进步意义?并指出它的局限性。
2023-09-09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八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3 . 如图为一种古代文字中“吃”“大麦”的书写形式,与这种文字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曾在古代西亚地区流行             ②主要以莎草纸为书写材料
③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文字   ④儒略历使用该种文字记载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8-28更新 | 178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八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4 . 如表是某学生探究历史主题活动时整理的框架表。据此判断该学生研究的主题可能是(     
阿拉伯人翻译并保存了大量古希腊罗马典籍
中国的四大发明推动了欧洲的社会转型
A.欧洲文化的思想源泉B.中古世界的文化交流
C.世界法制文明的发展D.近代整体世界的形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大河流域的古国都有着自己灿烂的文明,下面大河流域与之相对应的文明中,正确的是(     
A.把代数学发展为独立学科B.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
C.诞生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文字D.诞生了著名的《汉谟拉比法典》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西方学者提出“轴心时代”的概念,认为它“存在于公元前八百年到公元前两百年间发生的精神进程之中”。下列关于西方先哲在轴心时代的贡献,表述正确的是(     
A.卢克莱修为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奠定基础
B.苏格拉底用对话形式提出的哲学思想流传后世
C.柏拉图对欧洲科学知识系统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
D.托马斯·阿奎那的思维方式影响了西方思想文化
7 . 古希腊城邦国家的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雅典是古典民主城邦的代表。下列项中,符合雅典公民职权的是(     
A.可以担任监察官,拥有主持公民大会、审判国王等权力
B.有出席公民大会和担任公职的权利,直接参与国家管理
C.议事会议员从公民中抽签产生,决定国家法律和政策
D.可以担任元老院成员,并终身任职,负责向官员提建议
8 . 文字是文明的重要标志。下列关于古代文字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巴利文是古印度最有代表性文字
②阿兹特克人使用图画文字进行记录
③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
④越南谚文在中国汉字的基础上创制
A.①③B.①②③C.②③D.②③④
9 . 不同文化间的接触、碰撞,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交融与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罗马共和国是贵族专政,适用习惯法,贵族垄断着立法权和司法权。平民形成了一股足以和贵族相抗衡的力量,双方斗争非常激烈。公元前5世纪中叶,平民要求制定成文法,提高平民政治经济地位以及限制贵族的专横和压迫,并以三次“撤离运动”向贵族施压。公元前454年,元老院设置由贵族及平民各5人组成的10人法典编纂委员会,并派人赴希腊考察法制,公元前451年制定法律,经森图里亚会议(公民大会)批准,称《十二铜表法》。

——摘编自高攀《古代中西方成文法典之比较一一以<法经>与<十二铜表法>为例》

材料二:阿拉伯文化不是对单一的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它既吸收了西方的希腊、罗马文化,又继承埃及、波斯、印度等东方文化,它是许多民族文化在伊斯兰教社会中融合而成的。因此,阿拉伯文化是一种“综合文化”……文明的发展促使阿拉伯的许多学科如文学、医学、天文学、数学、工程学等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并传入欧洲,欧洲中世纪文化的发展能打破黑暗达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阿拉伯文化的传入是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根据需枫的《阿拉伯文化的综合与继承》等资料整理

材料三:明清之际耶稣会士传入中国的西方文化,自然科学是其主要部分。这些西洋学术对于中国来说都是新鲜的:欧几里得几何及其演绎推论给中国思想界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世界舆图使中国人获得了新的世界概念。对此,徐光启、李之藻、方以智等明代科学文化界的先进人士,有着较为清醒的认识。徐光启在其著述中多次谈到,传教士带来的西方科学技术,“多所未闻”;从其学习与钻研中,他感到有一种“得所末有”的“心悦意满”;在驳斥反对派的诘难时,他更鲜明地指出,外来文化“苟利于中国,远近何论焉”。李之藻也说,利玛窦等传教士带来的物理、几何等科学,“有中国累世发明未晰者”。方以智在《考古通论》中指出,西洋学术能“补开辟所未有”。这种对外域学术的开明态度,反映了中国早期启蒙学者的宽阔胸怀。

——摘编自张明《中外文化交流史》


(1)阅读材料一,概括《十二铜表法》制定过程的特点。结合所学,说明《十二铜表法》对古罗马的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地位。结合所学,用史实说明阿拉伯文化的传入使“欧洲中世纪文化的发展能打破黑暗达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
(3)根据材料三,用一句话概括徐光启、李之藻、方以智等人对待中西文化“较为清醒的认识”。结合所学,以利玛窦的贡献为例,说明其对中国文化的“补开辟所未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美索不达米亚历史,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是来自北面的入侵者印欧人与来自南面的入侵者闪米特人为争夺这肥沃的大河流域而展开长达数千年的斗争的历史。”此观点强调了( )
A.人类文明的冲突B.地理环境与文明发展
C.古代战争的目的D.历史形成的残酷性
2023-05-16更新 | 101次组卷 | 38卷引用:浙江省金华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