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文明的交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0 道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农耕世界和游牧世界的关系并非总是和平友好的,互相敌对,暴力劫掠,彼此侵略和征服,也时有发生。农耕世界的国家和民族往往以上国或优秀民族自居,蔑视周边的游牧和半游牧民族.称之为“蛮”“夷”戎”“狄”或“蛮族”“野蛮人”。一些农耕文明大国一旦富强,每以绥靖边疆为由,以武力掠取、征服游牧民族的土地,或置“藩属”,或抚其民为“同盟者”,征收贡赋,实行长期统治。游牧民族对农耕世界也常伺机入侵,这在东西方历史上都不乏其例。而这类或大或小的武装冲突往往在两个世界各民族之间引发广泛的、经久不断的战争。人员往来愈益频繁,物品交换和文化技术传播也愈益增多。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的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希腊化时代的文化与古典时代的希腊文化已有明显不同,这一时期希腊文化的哲学、文学、艺术、史学、宗教、科学等方面,都包含了一定的东方文化的因素。由此可见,希腊化时代的文化特征是
A.内容丰富的城邦文化B.东西方文化交汇融合
C.雅典式的民主和文化D.向东扩散的古典文化
4 . 如果说希腊古典文化是一种城邦文化,那么希腊化时期的文化就是一种走向帝国的、带有世界性的文化。希腊一体化和地方多元性相结合、消极没落的个人主义 和眼界开阔的世界主义并存,是这一文化的基本特征。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希腊化时期的文化即希腊文化B.希腊化时期的文化是多种文化交汇的结晶
C.希腊化时期的文化带有落后性D.希腊化时期的文化是希腊文化扩张的结果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8世纪中期开始,阿拉伯帝国设立专门机关——“智慧宫”,集科学院、图书馆、翻译馆于一体,该机关搜集和翻译了希腊、罗马、印度、中国的大量优秀文献,介绍了托勒密、亚里士多德、欧几里得等人的科学成就。由此可见,此时期的阿拉伯人
A.继承了被征服地区的文化B.在文化上缺乏创造性
C.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D.充满强烈的求知欲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与古埃及和古两河流域的早期国家起源于独立的封闭性很强的河谷不同,中国早期国家起源于一个地形较破碎由河道连接组成的盆地群,中国的早期国家不像上述两个文明一样是在同一地域内连续地成长起来的,而是有一个明显的二次整合过程。这说明
A.世界文明具有多元性B.世界文明的孤立性
C.中国文明具有连续性D.世界文明的交融性
2021-05-07更新 | 364次组卷 | 17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城阳第三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希腊词Apoikia(殖民地或子邦)字面上的意思是“远处的家”,这些Apoikia是独立机构:母邦组织移民群体,从自己的成员中挑选一位正式的领导,来监督新土地的分配,并且该领导者将长久地被尊为创立者。这些殖民地的建立
A.标志着希腊从分裂走向统一B.加速了奴隶制度的瓦解
C.有利于提高贵族阶层的地位D.促进了希腊文明的传播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武力扩张是古代文明扩展的重要方式之一。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的东征,“使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一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文明诞生了”。这说明亚历山大帝国的扩张
A.促使东西方文化被湮灭B.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C.促使东方文明走向衰落D.促使希腊文明走向衰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某历史学习小组在学习过程中收集了以下三幅图片,请判断他们的学习主题是


亚历山大帝国对外扩张形势图


《马可•波罗游记》


丝绸之路


A.中华文化的吸引力B.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C.帝国的扩张与崛起D.文明的碰撞与交流
2020-08-01更新 | 396次组卷 | 24卷引用:山东省青岛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据史料记载,古罗马称中国为“赛里丝”,意思是产丝的地方。而在中国汉代的史书中称罗马为“大秦”,这表明
A.两国的统治者已有密切的交往
B.汉朝人认为罗马是秦朝的翻版
C.罗马帝国与东汉有共同的利益
D.汉朝与罗马彼此有一定的了解
2019-11-04更新 | 235次组卷 | 5卷引用:2023年山东高考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世界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