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王权、教会与城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法国有一个城市叫琅城,被视为英雄的城市,这主要是因为12世纪这里发生的琅城事件。面对收了赎金及背信弃义的主教高德理,激愤的市民高呼口号,冲入其家,主教死于乱棍之下,暴尸街头。琅城事件被认为是中世纪历史中的重要事件 并一直被史家当作市民革命的典型案例。琅城事件(     
A.源于城市发展受阻于教会统治B.赢得了城市的完全自治
C.参与者主要是商人与骑士D.保护了市民的生产和经营活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1—12世纪,西欧市民的财富日益增多,但各国仍旧实行严密的领主土地所有制,土地产权由各级领主的子孙世袭,一般不能自由买卖。这在当时有助于(     
A.城市商业资本的聚集B.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C.封建贵族领地的扩大D.社会财富观念的转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英王爱德华三世通过颁发《1327年特许状》,向伦敦让渡了多项权力。同时,伦敦为爱德华三世提供的贷款常达到王室所获贷款总额的一半以上,伦敦的富商与自治市官吏在这时期成为了王室的财政官员。这说明(     
A.特许状体现了君主专制的理念B.城市自治激化了王权与教权的矛盾
C.城市成为王权强化的依靠力量D.市民阶层的壮大催生君主立宪制度
2024-03-13更新 | 707次组卷 | 19卷引用:安徽省定远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物理方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据统计,从诺曼征服到1191年,威斯敏斯特修道院多任院长在国王干涉下更换,院长职位空缺期长达两年以上的就有三次。而按照传统,在院长空缺期,修道院的收入是归国王的。据此可知,当时的英国(       
A.天主教弊端丛生亟待改革B.政府面临着严峻的财政危机
C.王权增强冲击了教会权力D.修道院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西欧城市特许状作为将城市市民们所享有的事实上的自由状态转化为法律上的自由权的法律文件,使城市市民在许多方面都成为自由权利的享有者,不再受到封建制度的束缚。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它被称为“封建权利的转让书”“人民权利的保护神”。这说明,西欧城市特许状的颁布(       
A.奠定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基础B.保障了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
C.强化了教廷在经济领域的权威D.利于打破封建政治制度的枷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1世纪后,西欧多地“由于买主的数目大增,农民确信他们拿到市场去的农产品可以卖掉。他们积极耕翻以前任其荒芜的土地。他们的工作具有了新的意义,使得他们能够赚钱积蓄和过着愈勤劳愈舒适的生活”。这主要得益于(     
A.封建王权日益强大B.工商业城市兴起
C.资本主义萌芽出现D.庄园经济的瓦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面对封建领主无节制的盘剥,城市市民与封建主展开斗争,通过从封建主或国王那里获得特许证书实现城市的自治地位。这一现象(     
A.改变了领主与国王的力量对比B.促进了西欧中世纪的城市发展
C.瓦解了西欧中世纪的庄园制度D.使城市居民都拥有了市民地位
2024-03-02更新 | 352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文明的多元和交流

东北非的埃及地处干旱地区,但尼罗河的定期泛滥,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尼罗河还提供了连通上下埃及的交通条件。公元前3500年左右,埃及文明兴起。公元前3100年左右,埃及初步实现统一,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官僚系统。法老掌握着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最重要的权力。法老之下,设有官员分别处理政务和地方事务。

(1)依据材料,指出古代埃及文明的特点。

(2)古代埃及文明的发展模式是否适合古代希腊地区?说明理由。

阿拉伯帝国的阿巴斯王朝(750—1058年)在巴格达创建了由翻译局、图书馆和科学院等机构组成的智慧宫。在历时约200年的翻译运动中,阿拉伯学者将古代希腊、罗马的大量哲学著作、自然科学著作以及波斯、印度的一些文学、史学、数学和天文学著作翻译成阿拉伯文,例如,罗马医学家盖伦《解剖学》的希腊文原本遗失了,幸亏有阿拉伯文译本,这部珍贵的著作方得以流传下来。

天文学家白塔尼(858—929年)在希腊天文学理论基础上,根据长期的天体观测,发现地球的近日点运动,所著《萨比天文历表》传入欧洲,曾被哥白尼等科学家多次引用。

伊本·西那(980—1037年)把希腊和阿拉伯的医学思想加以总结,编成《医典》,

传入欧洲后被翻译成拉丁语,长期用作欧洲大学医学教科书。

数学家伊本·穆萨(800—847年)将印度的数字和计数法引入到阿拉伯世界。12世纪时10个数字符号由阿拉伯传入欧洲,被称为“阿拉伯数字”。

8世纪中国造纸术传入阿拉伯,后经由拜占庭、埃及、摩洛哥传入欧洲;指南针、火器等在13世纪经阿拉伯传入欧洲。

《天方夜谭》中的故事分别来自印度、埃及、波斯和两河流域等地,生动地反映了阿拉伯帝国的社会生活。后来,但丁的《神曲》、莎士比亚的《终成眷属》等.都受到《天方夜谭》的影响。

(3)依据材料,概述中古时期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贡献。

琅城是法国北部一个比较富裕的工商业城市,为了摆脱主教高德理的统治,12世纪初,琅城的居民凑了一大笔赎金,向高德理和国王路易六世买回了城市的自治权。但是,高德理背信弃义,又要重新统治琅城。居民闻讯十分愤怒,1112年,居民发动起义,成立“公社”,杀死高德理等人。1128年,路易六世向琅城颁发特许状,承认城市自治权力和工商特权,明确市民的权利和义务。

(4)依据材料,概括琅城获得自治权的方式。结合所学,指出城市自治对西欧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
2024-02-18更新 | 218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大兴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比利时学者亨利·皮雷纳在《中世纪的城市》一书中写道:“商业和工业使城市成为当时的样子。城市在商业和工业的影响下不断成长起来。”对此,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     
A.手工业者和商人是城市最初的居民B.手工业以交换和流通为主要目的
C.中世纪城市出现在交通便利之处D.生产力的提高是城市复兴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10 . 14世纪后期,英国一本广泛流传的故事集里讲道:一位僧侣担任主教后,在卧室里挖洞藏了一大袋钱;但两只寒鸦想在洞里筑巢,于是把金币全部衔了出来,撒在树上和院子里,很多老百姓因此得了意外之财。这则故事(     
A.蕴含了理性精神B.助力了宗教改革
C.迎合了拜金思潮D.揭露了教会腐朽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