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古时期的印度、日本、朝鲜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根据史料记载,较早进行栽培并向外传播扩散的是亚洲棉。公元前6世纪,印度棉纺织品被销往红海和波斯湾沿岸的港口,希腊商人再将这些棉纺织品从埃及和波斯贩运至欧洲,罗马商人后来也参与其中,使得棉纺织品成为一种令社会上层垂涎的物品。公元10世纪后,印度棉纺织业逐渐突破家庭生产,作坊制日益普遍,甚至出现职业织工,专门为国内外的贸易供货,并形成特色棉纺织产业,如孟加拉因优质的细平布而闻名。

——摘编自曹瑞臣《棉花的全球传播》

材料二   17世纪下半叶,欧洲从印度进口棉花原料进行仿制。英国在吸收亚洲棉纺技术、美洲染料基础上,创新发展出了印花技术,并带动本国棉纺织业飞速发展。1860年以后,英国越来越依赖世界殖民地区的市场,并已成为世界棉花网络的中心。……1786年,在丰厚利润的刺激下,棉花种植很快推广到美国大片地区。1793年,惠特尼建造了一种新轧花机器,将轧花的生产效率提高了50倍。19世纪,联邦政府侵略性地获得了许多适宜棉花种植新领土。为了大规模扩大生产,种植园主购买大量奴隶。直到1861年美国内战爆发,棉花产业和奴隶制携手并进、同步发展,美国成了新兴的棉花帝国。

——摘编自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一部资本主义全球史》

材料三   在成功地摆脱殖民化后,印度、中国等国开始积极地发展工业资本主义。当地的资本家更是将棉花视为民族主义振兴的象征。风水轮流转,当棉花在亚洲再度兴起之时,欧洲的棉花产业开始走向衰落。此前的棉花产业中心——曼彻斯特、米卢斯、巴门和洛厄尔——到处都是废弃的工厂……棉花帝国,至少由欧洲占主导地位的部分已经崩溃了。

——摘编自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一部资本主义全球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印度棉纺织业发达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美国成为棉花帝国的共同原因,并分析其历史影响。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棉花帝国流转的历史启示。
2023-05-23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示范高中培优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春季联赛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早在阿拉伯国家成立之初,穆罕默德就注重提高阿拉伯人的文化.此后,历代统治者都比较注重先进文化的摄取.阿拉伯的统治者一方面积极网罗各种人才为帝国服务,一方面组织力量大力翻译和研究古代希腊、波斯和印度的文化典籍与著作.经过长期的努力,帝国境内的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印度文化和阿拉伯的传统文化逐渐融合起来,形成一种崭新的阿拉伯文化.

——摘编自朱寰《世界上古中古史》

材料二   七世纪时,日本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此时中国的隋朝和唐朝兴起,朝鲜的新罗崛起,对日本产生了强烈的影响.日本对朝鲜的几次入侵都失败,这使日本的大和政权的威信一落千丈,统治阶级加强了对部民的剥削和奴役,激起了人民的强烈愤慨,各地起义此起彼伏.争夺部民和土地的斗争不断,从而加深了中央和地方的矛盾.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开始了探索改革之路,646年日本孝德天皇即位,他仿造唐朝的政治经济制度进行了自上而下的改革:废除王室和贵族对部民和领地的控制,把全国的土地和部民都作为天皇的土地和部民;实行班田制和租庸调制;改革中央体制,加强中央集权统治;并学习唐朝的农业和手工业.孝德天皇的年号叫大化,因此这次改革被称为大化改新.

——摘编自贾建梅《唐朝文化对日本大化改新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阿拉伯文化繁荣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本大化改新的背景,并说明其影响。

3 . 浮世绘是日本的一种绘画艺术形式,因巧妙地与木板活版印刷结合而在江户时代(1603-1868)广为流行。“浮世”一词是取意于日本自中世以来的佛教概念中相对净土的充满忧虑的现世。图3是日本最著名的画作。

       《神奈川冲·浪里》,1830,日本

该画以富士山为背景,描绘了“神奈川冲”(即神奈川外海)的巨浪掀卷着渔船,船工们为了生存而努力抗争的图像

关于浮世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着重描绘底层民众的生活B.反映了日本文化的多元特征
C.真实再现日本的社会现状D.折射出日本对外政策的转变
2024-03-30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六七世纪之交,中国重新实现统一,隋、唐两朝相继崛起。唐朝完善了自北朝以来实行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法制完备的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高度发达的中国封建文化对周边国家和东亚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影响。在朝鲜半岛,高句丽、百济和新罗三国改革政治体制,加强集权化。日益强盛的新罗不仅驱逐了日本在朝鲜的侵略势力,并且威胁着日本的盟国百济……而日本统治阶级在国内疯狂兼并土地,增置部民,战争不已,严重地破坏了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安定,人民反抗斗争不断。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

材料二   645612日,中大兄皇子等乘接见朝鲜使节之机,发动政变,夺取政权,由中大兄皇子之舅轻皇子继位,称孝德天皇。孝德天皇与革新派关系……66年元旦,天皇发布《改新之诏》,是为大化改新。新政的主要内容有:第一,废除贵族私有的土地和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第二,实行“班田收授法”,受田者须负担租庸调。第三,改革制,建立中央集权的国家机构,各级官吏由国家任免,废除氏族贵族世袭制。

——摘编自孔祥民《世界中古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本大化改新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大化改新的特点。
2023-10-28更新 | 132次组卷 | 3卷引用:湘豫名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意志君主已夺取罗马帝国的权力,但缺乏维持官僚机构、法院和军队所需资金。当时唯一可以供选择的办法就是将地产作为服务的报酬。但是,接受者们即封臣们倾向于地产当做私人领地来管理。(后来)政权转到了封臣们手中;封臣们的地产即采邑实际上已变为私有财产。这些强有力的封建主再把他们的土地分成更小的封地,分给那些依靠他们而不是依靠国王的追随者。封建领主和封建契约,规定了彼此间的某些义务。其中最重要的是,封建领主提供封地以外,还应提供保护;而封臣则应根据当地习惯,每年服一次兵役,通常约40天。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要把西欧与同时期那些刚刚部分步入文明阶段并且变革也同样迅速的社会相比。欧洲的统治局面与非洲的局势相近,尤其是与日本的局势更为相似。日本可以说是与欧洲同期的唯一一个封建社会。而在对外扩张的兴趣上,西欧要比日本大的多,十字军东征就是一个明证。

——皮特·N·斯特恩斯《全球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封君封臣制度产生的背景,并分别说明封君和封臣的权力和义务。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日本政府在封建社会时期对外扩张的史实。试以10-12世纪日本的相关史实,从经济组织形式及其秩序维护、制度保障方面说明欧洲的统治局面“与日本的局势更为相似”。
6 . 阅读下图,属于图中战争背景的是(     )

①当时朝鲜是李氏政权②日本丰臣秀吉派出大军侵略朝鲜
③明朝应朝鲜请求派军队赴朝鲜作战④中朝军民经过八年战斗取得了胜利
A.①③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2023-05-08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第一中学等四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中国既是东亚文化圈的核心国家,同时也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中心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留于唐国学者,皆学以成业,应唤。且其大唐者,法式备定之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书纪》推古天皇二十三年(623年)

其臣连等伴造国造(均为世袭贵族名称),各置已民,恣情驱使。又割国县山海、林野、池田,以为已财,争战不已。或者兼并数万顷田,或者全无容针之地。及进调赋时,其臣连伴造等,先自收敛,然后分进。修治宫殿,筑造陵园,各率已民,随事而作。……强盗窃盗并起之,不可止。

——《日本书纪》孝德天皇大化元年(646年)

材料二   “三国以前,未有科举之法,首建学校,而科举取士,未遑焉。光宗双翼(五代后周官员)言,以科举选士,自此文风始兴。大抵其法,颇用唐制。”

——《高丽史》

材料三   早期东方文化圈的地理范围,中心在黄河、长江流域,主体是涵盖中国大部地区的“早期中国文化圈”,东南包括东南亚及太平洋诸岛屿,东部涉及朝鲜半岛和日本岛,北向波及亚欧草原,西向触及中亚。

——韩建业《全新世亚欧大陆的三大文化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述日本大化改新的背景,并用一句话概括其改革的主要成果。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述朝鲜高丽王朝进行制度革新的具体措施。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两国制度文化革新的共同特点,并结合唐朝佛教发展的相关史实说明中国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中心地位。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646年,日本进行大化改新,全面模仿隋唐的政治体制,儒家思想对这次改革影响显著。701年,文武天皇颁布《大宝律令》,将《周易》《尚书》《论语》等作为大学或国学的必修课程。日本天皇年号也深受中国儒家文化的影响。儒家文化渗透到日本政治、道德意识、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

——摘编自谢放《中外文化发展历程》

材料二   17~18世纪欧洲掀起了一股巨大的“中国热”浪潮。中国的瓷器、丝绸和典章文物风靡欧洲。欧洲思想家们将孔子和儒家具有自然倾向的天道观、无神论以及伦理道德吸收过来,成为他们批判封建神权的思想武器。他们非常欣赏中国的教育制度和官吏选拔制度,因为官吏主要来自于通过考试选拔的优秀读书人,这些官吏没有世袭的特权。

——摘编自姜林祥《儒学在国外的传播与影响》

材料三1941年贺麟在《儒家思想的新开展》中提出“新儒家”概念,他认为新儒学就是“吸收转化、利用、陶熔西洋文化以形成新的儒家思想、新的民族文化”“儒家思想的新开展,是在西洋文化大规模输入后,要求自主的文化”。

——摘编自张昭军、孙燕京《中国近代文化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儒家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7~18世纪儒学在欧洲传播的背景。
(3)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外文化交流的认识。
23-24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填空题 | 较易(0.85) |
9 . 日本:日本中央集权制国家的形成
(1)大化改新
①背景:____移民推动日本社会的发展;6—7世纪,日本出现严重社会危机;646年大化改新的推动;模仿隋唐律令,建立____制国家。
②开始:646年____天皇颁布《改新之诏》进行改革,因年号为“大化”,故史称大化改新。
③内容
A.政治:建立____制国家。
B.经济:把贵族土地收归____
C.外交:向中国____政治经济体制学习,成立古代中央集权国家。④影响: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____过渡的标志,推动了日本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给日本历史上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但也存有一点的局限。
2023-01-04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知识清单】高中历史知识记忆清单(中外历史纲要下)
23-24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填空题 | 较易(0.85) |
10 . 日本:幕府统治的形成
(1)背景
①10世纪,日本____体制逐渐瓦解。
____经济的形成与发展:随着新土地的开垦,贵族、寺院和神社广占土地,形成庄园。
③武士集团的形成:____为保护财产豢养武士
(2)形成:12世纪末(1192年),武士集团首领____在镰仓建立幕府。
(3)特点
①天皇为首的朝廷只保有名义上的中央政府称号,实权由____为首的幕府掌握。
②武士与____结成____关系,成为将军的家臣。
③将军赐予武士官职和俸禄,武士对____宣誓效忠,并承担纳贡、兵役等义务。
(4)影响:17世纪的____是日本最后一届幕府统治,为了维护统治,德川幕府曾效仿中国实行____体制,虽然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日本的国家安全,但最终严重影响了日本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2023-01-04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知识清单】高中历史知识记忆清单(中外历史纲要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