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球航路的开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葡萄牙诗人卡蒙斯在其长诗《卢济塔尼亚人之歌》中精确地描绘了印度的地貌和地形:“大片的陆地像一只长长的犀角,几乎如同一座巍峨的金字塔。”卡蒙斯创作这一诗歌最早可以追溯到(       
A.迪亚士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B.麦哲伦船队完成首次全球航行
C.达·伽马达到卡里库特D.哥伦布首次到达美洲
昨日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2 . 1496年,英格兰国王亨利七世向卡波特与他的三个儿子签发许可证,批准他们“向一切地方和地区,向东海、西海和北海所有的海岸进行航驶……以便寻找、发现和考察一切海岛、陆地、国家,以及至今为基督教世界所未知的地区”。这反映出当时(     
A.殖民扩张中蕴含宗教因素B.全球航行完成刺激了航海探险
C.东西方文化交流得以开启D.英国已经确立了海上霸主地位
3 . 传统观点认为,15 世纪中期土耳其人崛起,致使欧洲商人利益得不到保障,欧洲遂希望找到一条新航路。后来研究认为,葡萄牙海外探险先于土耳其人的崛起,被威尼斯和阿拉伯商人排挤的热那亚和佛罗伦萨商人支持西葡两国开辟新航路。据此可知,对新航路开辟的原因认识正确的是(     
A.只能有一种正确科学的分析B.应该运用多重证据来互证
C.缺少对重要史料的引用和研究D.后期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
4 . 1578年,英国人塔斯曼到达美洲南端的合恩角____。
7日内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世界史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场世界革命的大幕正在揭起。延续了上千年的均势正在瓦解。如此后两个世纪所揭示的那样,数千艘船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从里斯本、塞维利亚、伦敦、布鲁斯托(英国城市)、南特(法国城市)、安特卫普和众多其他欧洲港口扬帆起航,前往其他大陆寻找贸易机会和利润。它们将驶向卡利卡特(印度城市)、广州、长崎。到了某一时期,从欧洲人的海外殖民地出发的船只也加入其中——从波士顿到费城、从巴达维亚(雅加达)到澳门。

——摘自[英]J.M.罗伯茨,0.A.维斯塔德《企鹅全球史文明的分化》

材料二   “光荣革命”后,英国全面接收荷兰的遗产:银行、证券、信贷、流通、资本市场、股份公司、保险业务等这些现代资本主义的金融组织手段都在英国建立并完善起来。殖民活动也在此时进入高峰,英国在全世界发展殖民地,构成它“第一帝国”的基础。英国国内手工业蓬勃发展,市场不断扩大,以毛纺织业为支柱的对外贸易与日俱增,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技术革新一触即发。更重要的是,“光荣革命”给英国人创造了一个自由、宽松的社会环境,让一切人都可以去努力追求财富。总之,英国已存在合适的政治和社会环境,由英国发动工业革命,已经是水到渠成了。

——摘自钱乘旦《思考中的历史:当代史学视野下的现代社会转型》

材料三   变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常态,存在着一个从不断的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而大变化、大变局的发生,则有赖于引起全局变化的大事发生。自新航路开辟以来,西欧殖民国家的殖民扩张与掠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两次工业革命、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等等,均可认为是引起全局变化的大事。在此过程中,原本相对平衡的多元文明格局逐渐被打破,以西欧为中心的国际格局逐步形成,强权政治原则不断被强化。当资本主义列强将扩张矛头指向中国时,中国却仍按照自己的轨迹在农业社会中发展。正是在这样的国内外形势下,19世纪中期的鸦片战争成为影响中外历史关系从量变到质变的重大历史事件。

——摘编自徐蓝《500年世界历史变迁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概括15-17世纪带来商品世界性流动的主要贸易网络。从世界历史横向发展的维度,简析这场“世界革命”的内涵。
(2)根据材料二,概括钱乘旦认为“由英国发动工业革命,已经是水到渠成了”的条件,结合所学,指出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部门。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对“鸦片战争成为影响中外历史关系从量变到质变的重大历史事件”这一观点进行论述。(要求:史实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语言通顺)
2024-06-12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6月浙江省温州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模拟测试历史试题
6 . 至15世纪中叶,欧洲前往东方的通道被控制整个北非和中东的穆斯林势力封锁。因此,除了作为中间人牟利的威尼斯商人外,欧洲人渴望找到一条“通往香料产地东印度群岛”的新路。由此可见,新航路开辟的动因之一是(     
A.商业贸易B.宗教传播C.殖民扩张D.探索新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5世纪70年代,旅居里斯本的哥伦布有一种“学习的狂热”,他说“我了解并开始研究各种各样的宇宙学、历史和哲学方面的书以及编年史和其他著作……充分地研究了天文学以及几何学和算术,我能全神贯注、得心应手地画出地球的形状和地球上的城市、河流、山脉、岛屿和港湾。”由此可知,哥伦布航海事业的开拓得益于(     
A.海外殖民活动的开展B.葡萄牙王室的支持
C.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D.近代科学革命的兴起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全名为“明武略将军太仓卫付千户尚侯声远墓志铭”。周闻,本姓尚,字声远,太仓卫武官,生于安徽合肥,死后葬于太仓,曾连续参加了郑和船队第三至第七次下西洋,因出海有功由卫百户升任副千户。该墓志铭五十一厘米乘以五十一厘米见方,厚十一厘米,铭文正楷小字,全文28行,满行27字,共669字,记载了周闻的一生经历及勋业,特别提到了周闻五次下西洋活动的日期,即永乐七年、十一年、十五年、十九年和宣德六年,其中永乐十九年载,“中道取回”。永乐二十二年尚有一次筹划中的远航,但因“仁庙(仁宗)诏停止之”而没有进行。

材料二   

长乐《天妃碑》全名为《天妃灵应之记》碑,又称《天妃之神灵应记》碑,俗称“郑和碑”。大明宣德六年(公元1431年),正使太监郑和、王景弘和副使太监李兴、朱良等人在第七次出使西洋前夕,寄泊福建长乐以等候季风开洋,在重修长乐南山的天妃行宫、三峰塔寺并新建三清宝殿之后,镌嵌《天妃灵应之记》碑于南山宫殿中。碑以黑色页岩为料,高1.62米,宽0.78米,厚0.16米。碑额书有小篆“天妃灵应之记”六字,其中二字残损。字框的上端及两侧阴镌线刻如意云气纹,顶端正中涌出一轮圆月,石碑正文四周镌刻着缠枝蕃莲花纹。正文楷书直下计31行,首行68字,全文共1177字,除9字磨损外,尚可完整辨识。碑文记述明永乐三年至宣德六年(公元1405年—1431年)间,三保太监郑和奉使统率远洋船队百余艘,以先进的航海技术七次下西洋的经历。

(1)比较材料一、材料二的史料价值的异同。
(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比较郑和航海与新航路开辟的不同。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9 . 有学者认为,新航路开辟在某种程度上讲是国家和个人“发财梦”相交织,共同打造重商时代的一次对东方世界的再探索。该学者意在强调新航路开辟是为了(       
A.积累资本B.攫取财富C.寻找市场D.探寻东方
2024-06-06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徐州,南通等市高三高考考前打靶卷历史试题
10 . 下表为部分学者关于新航路开辟影响的论述。这表明(     

学者

论述

斯塔夫里阿诺斯

欧洲人的发现导致新的全球性种族分布,人类种族的混合必然伴随着动
植物的相应混合,整个世界都卷入了这种交流

恩格斯

欧洲人从美洲运出的大量财宝以及总的说来从贸易中取得的利润所带来
的后果,是旧贵族的没落和资产阶级的产生

艾尔弗雷德

天花横扫拉普拉塔(阿根廷城市),带走数以千计印第安人的性命……疫
病击倒了领导人物,也破坏了原有的权力替换正常过程
A.史观差异影响历史评价B.史学素养制约历史研究
C.历史结论难以达成统一D.历史解释的随意性较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