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航路推动“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2 道试题
1 . 近代东西半球的交流深刻影响历史的进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真丝及其制品是丝绸之路上最重要的货物,也是最贵的商品。除了纯真丝制品,还有那些进一步加工混合而成的原料制品,譬如锦缎和精纺毛纱制品,和自公元7世纪以来的精细陶、瓷器皿。除了贵金属,人们也用琥珀、玻璃器皿、香料、肥皂和(用薰衣草等植物作为原料的)化妆品等其他在中国尚未出现的产品进行交换。皮革主要由东欧经过琥珀之路以及由日耳曼地区经过古罗马之路继续向中国转售。还有类似于鹰的飞禽和带有异国风情的非洲动物(譬如当时中国还没有的狮子等),也同样地被运往东方。从东方运往西方的商品还有香料,也就是那些中国从南亚进口的调料,然后又继续向西方销售。

——摘编自(德)海尔曼-约瑟夫·弗里施《丝绸之路的世界》

材料二   哥伦布大交换是一场东半球与西半球之间生物、农作物、人种(包括黑奴)、文化、传染病甚至思想观念的突发性交流。这个大交换的结果——从人类观点视之——也是正负参半。

——摘编自艾尔弗雷德·克罗斯比《哥伦布大交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外丝绸之路商品贸易的特点,并分析商路长期存在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释“哥伦布大交换的结果正负参半”。
2024-04-03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多校2023-2024学年高一3月大联考历史试题
2 . 辣椒原产于美洲,后由南洋群岛传入中国。“如果没有辣椒传入,还能有川菜吗?”这是网友的调侃。也就是说,如果追溯川菜初创历史,应该不会早于(     
A.汉朝B.唐朝C.宋朝D.明朝
2024-04-01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关于玉米传入我国的路线,有学者据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平凉府(今甘肃)志》记载的“番麦,一名西天麦……花垂红绒于塔末,长五六寸,三月种,八月收”,认为玉米由中亚经西北地区传入我国;另有学者据明万历元年(1573年)杭州人田艺蘅《留青日札》中记载“御麦出于西番,旧名番麦,……吾乡传得此种,多有种之者”,认为玉米由菲律宾等地经海路传入中国。这两个观点中(       
A.前者依据地方志记载最具可信性B.所依据的史料都需要进一步佐证
C.后者记述了玉米种植最接近真实D.记述传入时间较早的最具真实性
2024-03-30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濮阳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马的最早驯化、驯养及使用发生在黑海、亚速海、里海以北的广袤的西南干旷草原。

★古代的马具会压迫马的气管,严重限制了马的应用。大概到了公元前1800年,有人将马运用于专门的轻型牵引中,并建造了尽可能轻型的马车,这就是战车的雏形。那些游牧骑士冲进底格里斯……一度到达埃及和印度。

★马匹最初由西班牙人引入美洲。1493年,哥伦布第二次航行首次将马匹带至圣多明各。航行期间,他还率领250名弓弩手、110个火枪手、20名随从及15匹马,对古巴进行了征伐。

★1531年弗朗西斯科•皮萨罗征服印加帝国之时,奉命将马匹从牙买加带至秘鲁和厄瓜多尔,然后到智利,再到阿根廷。其他殖民者在对新大陆的远征中,携带的马匹数量也明显增加,最后一次竞达万匹。在这一过程中,当地的印第安人也逐渐接受了马,并学会养马、骑马。

——据徐杨、张箭《马在美洲的传播初探》等整理


(1)根据材料,概括马的功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马的传播对我们认识世界史的意义。
2024-03-30更新 | 70次组卷 | 2卷引用: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2024届高三下学期全真模拟卷(六)历史试题
23-24高三下·甘肃·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它使神秘的美洲大陆与其他独立的大陆之间产生了混乱的交流与碰撞——美国独立与疟蚊,英国工业革命与亚马逊的橡胶,美洲白银和明朝灭亡的加剧。”对材料中的“它”解读正确的是(       
A.大航海时代世界市场正式形成B.“哥伦布大交换”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
C.三角贸易为工业革命积累资本D.商品交流满足了新兴市民阶层的需求
2024-03-18更新 | 233次组卷 | 3卷引用:甘肃省2024届高三第三次联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全球史观”的倡导者巴勒克拉夫主张,历史研究者应“将视线投射到所有的地区和时代”,建立“超越民族和地区的界限,理解整个世界的历史观”,“公正地评价各个时代和世界各地区一切民族的建树”。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每一历史时代都有领导该时代历史潮流的力量,即中心。历史上也的确存在过“欧洲中心”或者“欧美中心”。但是“欧洲中心”的存在,并不等于非欧洲中心的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历史不存在。在研究“中心”国家和地区的历史时,也应该研究非中心国家和地区对历史潮流的回应,或它们如何创造历史,不应该排斥其他地区和国家的文明和历史贡献。

——摘编自李世安《全球化与全球史观》


围绕材料,请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知识,任意选取一个角度,自拟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准确。)
2024-03-15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济洛平许四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7 . 1500年葡萄牙人首次来到巴西时,他们将印第安人的形象描述为“单纯懵懂的原始人”;16世纪中期,葡萄牙人眼中印第安人“食人族”野蛮形象开始占据主位;后来,又将印第安人描述为“懒惰者”、须由黑人取代。这些现象反映了(       
A.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B.印第安人的形象变化
C.巴西社会结构逐步转变D.欧洲资本原始积累完成
2024-03-15更新 | 414次组卷 | 5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8 . 17世纪初期开始,欧洲殖民者带来的一些用品,如纺织布、铁壶、铁斧、鱼钩、锄头和枪支等,很快融入了印第安人的生活。印第安人对五颜六色的玻璃珠和铜制品尤其喜欢,这些东西用在他们的宗教仪式和庆典中。这反映出当时(     
A.美洲社会向近代转型尤为缓慢B.物品交流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
C.美洲宗教信仰和习俗发生变化D.欧洲与美洲文化在碰撞中趋同
9 . 19世纪,欧洲谷物市场逐渐扩大到整个欧洲范围内,如普鲁士、波兰、俄国等东欧国家,也开始将谷物面向市场,进行粮食的交换。这使得经济作物相互传播,作物种植地区范围有所扩大。这一现象(     
A.体现了美洲作物传入的影响B.说明当时粮食存储水平提高
C.反映了欧洲市场争夺的激烈D.表明欧洲耕作技术进步明显
10 . 16世纪末,美洲种植园经济迅速发展,但拥有优质土地的种植园主并不种植谷物,所需粮食则从旧大陆高价购入。这一现象表明美洲(     
A.找到正确的经济发展道路B.人口锐减降低了粮食需求
C.原有的社会发展进程中断D.经济秩序受价格革命冲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