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6 道试题
1 . 某文献颁布后,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该文献是(       
A.美国《1787年宪法》B.《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C.英国《权利法案》D.《德意志帝国宪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关键词搜索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王明同学搜索的关键词是“光荣革命”、“权利法案”、“克伦威尔”。由此可知,他学习的主题应是(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B.美国独立战争C.法国大革命D.日本明治维新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在欧洲历史刚刚进入近代的黎明期,在佛罗伦萨和威尼斯诸城升起的一片灿烂星云,成了中世纪和近代的分水岭。”这里“灿烂星云”反映的历史事件(  )
A.否定了教会绝对权威B.推动了民族国家形成
C.传播了人文主义精神D.彰显了理性主义理念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大革命期间,法国废除了贵族特权,通过了《人权宣言》并成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这些措施(     
A.冲击了封建制度B.阻碍了工业发展C.确立了军事独裁D.实现了社会稳定
5 . 万有引力定律使天地间的一切运动都变得可以领悟和预见,于是17—18世纪西欧出现一股狂潮:贵族和各界富人购置望远镜、捕捉蝴蝶、或者兴建家庭实验室,历史学家们搜集证据以弄清支配民族兴衰的法则,研究政治的学者则对各种政体进行比较鉴别,以找到一种理想的、普遍适用的政治制度。17—18世纪这些现象反映出(  )
A.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B.人文主义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
C.民族国家观念的深入传播D.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6 . 英国议会1701年通过的《王位继承法》,除规定以后国王必须是英国国教教徒外,还包括从国王那里领薪金的大臣不得成为下院议员,以及未经两院奏请国王不得罢免法官等内容。该法案的颁布(     
A.导致了“光荣革命”的发生B.使国家司法权依附于封建王权
C.开创了“王权有限”的传统D.进一步确定议会权力高于王权
7 . 英国、法国和美国革命拥护“人人生而平等”的理念,但早期革命的领导人认为选举是一种特权而不是权利,理所应当受到一定资格限制(     
①实现了人类对公平正义的追求   ②以财产不平等取代出身不平等
③没有触及贵族阶层的政治特权   ④没有体现不同种族之间的平等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2023-11-01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制度与时代

材料一:汉朝从武帝(设立中朝)以后,宰相就渐渐失其实权……(曹)魏朝建国之初,置了一个秘书省(后改为中书省),于是中书亲而尚书疏。南北朝以后,因侍中(门下省负责人)常在禁近,时时参与机务,于是实权又移于门下省。总而言之,魏晋南北朝,机要是在中书、门下省的,尚书不过执行政务罢了。到唐朝,就用三省的长官作为丞相,中书面授机务,门下省掌封驳,尚书承而行之。中叶以后,所谓翰林学士,和天子十分亲近,又渐渐的握起实权来……明清时期的殿阁,也不外此理。

——吕思勉《大中国史》


(1)依据材料一,归纳从汉朝至唐朝中枢机构发展演变的总体趋势,并任选两个时期加以说明。

材料二:民国初年是一个非常的时代,处于制宪政治时期,而非常态政治时期。制宪政治要解决的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因此,参与制宪的各个党派虽然有各自的价值、信念和利益,但要求他们在制宪的时候,暂时放下党派之私见和私利,从国家的长远和整体利益出发,制定超越党派的永久宪法。……美国在建国之初也曾出现过私人利益泛滥、普遍出现腐败、派系与党争等一系列问题。……面对人性中的幽暗,联邦党人非常具有政治智慧,他们不是像法国大革命那样以公共的善的名义去压抑私利的恶,而是通过建立分权的宪政制度,以恶制恶,相互平衡,将恶转化为善,将私人利益转化为公共利益。在费城制宪会议的过程之中,虽然各州、派系之间有利益冲突,但为了实现共同的国家未来和长远的政治秩序,大家一方面相互承认对方的逐利冲动,另一方面寻求利益整合和政治妥协的可能性。美国人坚信,只要有适当的制度性安排,各种分散的私人利益可以“共和”为民族的整体利益。

——许纪霖《辛亥后民初的制度转型为何失败?》


(2)根据材料二,民国初期和美国独立初期面临的相同政治问题是什么?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美国在解决该问题时所体现出的“政治智慧”。
2023-10-15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顺义牛栏山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变迁中的美国

材料   英法“七年战争”结束后,英国在北美殖民地颁布了一系列税法,以缓解巨大的财政压力。1765年,英国政府通过《印花税法》,要求殖民地的报纸、法律文书、保险单甚至扑克牌上都要贴上税票。这几乎影响到所有居民,遭到了强烈反对。九个殖民地议会的代表在纽约召开大会,提出“无代表不纳税”。会上还有人宣称:“我们应当站在天赋权利这个共同的立场上……我们所有的人都是美利坚人。”英国政府被迫废除《印花税法》,但声明议会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权制定约束殖民地的法令,随后又推出其它征税法案。1776年,大陆会议发表了《独立宣言》。


阅读材料,从民众反印花税的斗争过程,概括北美殖民地走向独立的原因。
2023-10-10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延庆区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人文主义与科学技术革命

材料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述近代科学成就与人文主义是如何相互促进推动欧洲思想解放的。
2023-10-10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延庆区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