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教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加尔文在宣扬世俗成功的同时,坚持基督徒的禁欲主义生活。他要求信徒在取得财富时,不要用于挥霍和无度享乐,而是要用财富去实现财富的增殖。据此可知,加尔文教(     
A.适应了资本扩张需要B.彰显了人文精神本质
C.增强了教会经济实力D.颠覆了天主教价值观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有西方学者认为:它(金属活字印刷术)使《圣经》成为一种普及品,并替路德准备好了一批人来向教皇祈求福音……它结束了牧师学习的专利和教士对教育的控制。这说明(     
A.宗教改革得益于活字印刷术B.因信称义思想广泛流行
C.罗马教皇的权威被彻底摧毁D.技术进步助推宗教改革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亨利八世宗教改革始于亨利与凯瑟琳的离婚案。当亨利多次对教皇的期盼落空后,他决定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通过下议院立法的形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立法直接断绝了与罗马教廷之间的关系。1534年《至尊法案》通过后,国王成为了教会的首脑。从亨利八世开始,国王拥有了教会的至高权力。这表明(     
A.掀起宗教改革浪潮B.宗教神权遭遇挑战
C.世俗主权逐渐回归D.冲击教会精神束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马丁•路德把《圣经》翻译为德文时,常为寻找一个含义清晰、读音顺口的词汇走街串巷,也谨慎地从不同地区使用的德语中选用词汇。经由马丁•路德加工的德语,很快流行全国,成为人们共同的书面语言。这一现象(     
A.为宗教改革提供理论基础B.推动了民族意识的萌发
C.促进了天主教思想的传播D.结束了德意志政治分裂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在中世纪的天主教看来,灵魂获得拯救的最好方法就是躲到修道院中,做一名修士或修女,潜心修道。宗教改革以后,新教主张信徒不须去修道院,只要在日常生活中多做善事,刻苦耐劳,同样能获得灵魂上的拯救。这种宗教精神的变化(     
A.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B.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
C.破除了禁欲主义的束缚D.促进西欧摆脱专制王权的统治
2023-03-22更新 | 1615次组卷 | 18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致理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对自由的追求是近代欧洲思想解放运动的重要目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处处提倡人性和人权,重新思考人和神的关系。他们认为人的情感和思想要摆脱神学的禁锢,尽可能走上一条自由发展之路。人文主义者指出天堂不在来世,而在现世。他们公开申明,追求个人的幸福和自由符合人性的要求。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二 马丁·路德的思想和教会成了自由的旗帜,因为马丁·路德的原则是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他将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开放的、可以按照自己心愿与神对话的信仰方式,使基督教徒获得了自由,特别容易在德国和欧洲流行开来。更为重要的是,新教置宗教和教会于政府行政和国家法律的掌管之下,从而消除了教会对于世俗权威的威胁,社会又恢复了它的秩序。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在卢梭看来,权利绝不是建立在暴力和强权之上,而只能建立在自由的契约之上。因此,社会契约是一切政治自由与权利的来源。康德则认为自由的个体具备自己决定自己的性质,在理性世界中,自己的意志成为主人。自由既要求不受别人约束,同时又不去约束别人,自由需要服从于理性的“法则”和“要求”。

——摘编自徐大同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兴起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所反映的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据材料二,分析宗教改革运动在追求自由方面的进步。
(3)据材料三,概括卢梭和康德关于自由的观点。归纳启蒙运动最大的价值意义。
2023-03-14更新 | 459次组卷 | 6卷引用:广东省肇庆市广东肇庆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马丁·路德说,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托来惩治奸邪,保护善良的。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据此可知,宗教改革(     
A.挑战罗马教廷的权威B.批判君主专制
C.质疑上帝的至高无上D.主张社会契约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马丁·路德翻译的《圣经》对德国乃至整个欧洲都有深刻的影响。他翻译的目的是“使这类既不懂希伯来语和希腊语、又不懂拉丁语文化水平较低的读者能用德语看懂《圣经》”。这一做法(     
A.推动人文精神复苏B.促进民族国家的形成
C.强化天主教会统治D.彻底打击了天主教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1545年开始,天主教会召开了持续数年的天特会议,明确:每项教会法令的制定,都需要有相关改革的法令;并于1567年废除赎罪券。但决议在教义、版本、仪式上仍保持原制度不变。这表明(     
A.天主教会解除对人的束缚B.天主教会重视保护虔诚的信仰
C.天主教会与新教达成和解D.天主教会抗衡宗教改革的冲击
2023-02-09更新 | 222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东华松山湖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0 . 图文互证是重要的历史研究方法,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关于推动新教发展的动力问题,有学者这样认为:“若说经济动力在新教崛起的初期阶段就具有异乎寻常的重要性,似乎并非如此。新教不仅在苏格兰、波兰和匈牙利等农业国同样赢得了信徒,在经济停滞的北德意志也要比在经济繁荣的南德意志发展得更为顺利。而在法国,当许多封建领主和农民皈依新教时,巴黎和许多其他城镇仍坚定地信仰天主教。”

——以上材料摘编自(美)帕尔默《现代世界史(上)》


(1)指出图中反映的历史现象,并说明理由。
(2)引用图中的两个信息印证材料二的论述。并指出在历史研究中应该如何正确使用历史地图。
2023-02-08更新 | 327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A卷)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