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直到12世纪前后,欧洲的艺术还未涉及儿童,也没有表现他们的意愿。15、16世纪,意大利出现了很多表现儿童天真、可爱的世俗画,儿童逐渐被发现。17世纪以后,孩子被看作是家庭中的重要成员,关注子女教育成为当时英国的新风气。材料旨在说明(     
A.教育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B.经济发展促进思想解放
C.思想解放促进儿童地位提高D.儿童权利日益得到重视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18世纪欧洲传教士东来,引发了中西方文化冲撞和交流。中国儒家哲学对当时的欧洲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中国”变成18世纪欧洲的理想国家,儒家学说的理性观成为当时进步思想的来源之一,其影响涉及法国、德国和英国,虽然各国所受的影响不同,但以异端的孔子学说作为他们反对宗教、主张哲学的护身牌,却是一致的。伏尔泰对中国文化的价值和观念极力推崇,他在创建新的社会制度的斗争中,惊奇地发现了中国这个实例,并将它作为锐利的武器投向旧制度和旧势力。

——摘编自梁真惠《中国儒家学说的译介对欧洲启蒙运动的影响》

材料二 1792年,英国派出马戛尔尼使团,借为乾隆帝祝寿之名,出使清廷。然而,在觐见乾隆帝礼仪的问题上与清方产生分歧,拒绝按中国传统行跪拜礼。最终双方达成折中意见,改行免冠屈一膝之礼。乾隆帝对英国使团的“妄自骄矜”“无福承受恩典”十分不悦,当觐见完毕英方提出改善贸易条件、增开通商口岸的诸项要求时,概予严词拒绝。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明17、18世纪中西方文化交流的背景,并分析“‘中国’变成18世纪欧洲的理想国家”的原因。
(2)结合所学,评析材料二所述的中英“礼仪之争”。
2022-09-11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自此以后,人类不再以宗教的眼光衡量世界的一切……革命者大都相信人类可以透过理性的观察与设计,革除一切社会弊病,并获致无限的进步。”推动这一变化的是(     
A.日心说B.经典力学C.宗教改革D.启蒙运动
2022-09-06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思想解放能为民主政治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民主政治制度的完善能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卢梭《社会契约论》

材料二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位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来,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摘自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卢梭的思想主张。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两位先生”所代指的两面旗帜,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两位先生”引领了近代中国的哪次思想解放运动。
(3)根据材料三,指出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的根本政治制度,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新中国的民主与西方启蒙思想家主张的民主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
2022-08-23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5 . 现代国家观念的形成经历了几百年的发展,其内涵也在不断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进入中世纪后,国家沦为上帝意志的体现……现代意义的国家观念,即把国家视为一种抽象的公共权力的观念在文艺复兴时期就已萌芽。马基雅维利将国家利益看作是政府行为合法性的源泉;君主可以为了国家的利益而不惜任何手段;手段要为目的服务,目的可以说明手段正当,国家可以依据国家理由行事。

——庞金友《近代西方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的逻辑与特点》

材料二   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时期,启蒙运动思想家提出……国家是人们自愿契约的结果,社会先于国家,高于国家,国家受社会的制约。自由主义政治哲学家洛克和卢梭等人通过对自然状态的假说,主张凭天赋人权,经过订立契约而结成市民社会,从而赋予了社会前于或外于国家的身份或生命。这就意味着在自由主义思想家那里已经隐含了对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的某种认识,从而奠定了一种重要的市民社会理论架构。

——王建生《西方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流变》


(1)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时期的“现代国家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积极作用。
(2)相比材料一,材料二中启蒙思想家的国家观有什么新发展?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推动现代国家内涵不断丰富的主要因素。
2022-07-18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科学技术的创新与发展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原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古以来,科学技术就以一种不可逆转、不可抗拒的力量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农耕经济的繁荣,不仅为中国古代发明创造提供了根本保障,而且为科技成果适用于传播创造了条件。勤劳智慧的中国古代科学家,在天文学、气象学、医药学、农学、数学等领域作出了独特的贡献。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已被证明是形成近代世界秩序的基本因素之一。

材料二 启蒙运动的意识形态倾向于把自然哲学家变成英雄,而在英国最伟大的英雄是牛顿,……在法国人如伏尔泰和孟德斯鸠的心目中,英国是自由思想和意志自由之源,不过这也是因为他解开了行星之谜,说明它们的运动遵循着与地上运动相同的规律。

——托马斯·汉金斯《科学与启蒙运动》

材料三   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中国要强,中国人民生活要好,必须有强大的科技。

——习近平《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

下面是新中国科技发展部分成果表

领域

时间

成果

代表人物

意义

国防科技

1964年原子弹爆炸成功

钱学森、邓稼先等

(言之有理即可)

农业科技

1973年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A

为祖国和世界的粮食增产作出重大贡献

信息技术

1983年“银河”巨型计算机系统(言之有理即可)

标志着中国计算机技术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航天技术和运载火箭技术

2003年


B

杨利伟等

中国在航天技术和运载火箭技术方面,已经迈入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发明创造与传播的条件,并以指南针、印刷术为例分别说明它们传入欧洲后对于“形成近代世界秩序”的重大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牛顿解开“行星之谜”的“规律”是什么?并分析牛顿力学体系的确立对近代科学和思想领域的重大影响。
(3)请你在材料三格表中AB处分别填上相应内容。
2021-03-10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创新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学考)试题
7 . 马克思说,启蒙思想家“已经有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并且用理性和经验而不是从神学中引申出国家的自然规律。”其中的“理性”含义是
A.独立的思考与科学的判断B.君主的权力与党派的信仰
C.集体的意志与精神的寄托D.教会的判断与历史的传统
8 . 卢梭提出:“在国家里没有什么基本上不能废除,社会契约本身也不例外,因为假如所有公民一致同意破坏契约,无疑地这将是合法的破坏。”这主要反映的是
A.社会契约论B.天赋人权学说C.人民主权说D.三权分立学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9 . “这是一场人类相信自己有能力驾驭自然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完善自身的世俗运动。”这场运动是(        
A.实现人类自我觉醒的文艺复兴
B.摆脱天主教会控制的宗教改革
C.揭开宇宙运行规律的科学革命
D.规划人类理性王国的启蒙运动
2019-01-30更新 | 2165次组卷 | 56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第十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近代法国某一思想家指出,“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并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该思想的核心内容是
A.天赋人权B.社会契约
C.自由平等D.分权制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