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5 道试题
1 . 学者陈乐民认为,14至18世纪欧洲所发生的思想革命,或叫作精神领域的革命,就是相继联系承接起来的“链条”。通过这个“革命”链条,“人”一步一步地从“神”的迷信中解放出来。这些“革命”的共同作用是(     
A.对人性的解放,冲击封建秩序B.倡导信仰自由,推动民族国家形成
C.提倡民主科学,促进社会进步D.进行思想解放,推动社会变革到来
2 . 启蒙运动时期,“中国热”一度在欧洲流行。如伏尔泰改编的剧本《中国孤儿》,将中国描绘成一个宗教宽容、君主贤明的理想国度;而孟德斯鸠则从方方面面抨击中国的弊端。两位启蒙思想家对中国持不同看法,但却共同关注中国的目的是(       
A.为自己的思想主张寻找依据B.为建立民主共和制营造舆论
C.寻找推翻法国君主制的良策D.热衷于吸收博大的东方文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康德认为在他们(哥特人)确立了势力范围之后,人们的审美趣味出现堕落,史称“哥特式风格”,最终以狰狞怪相结束。当今德国学者约翰内斯·弗里德却认为历史上的哥特人并没有发明哥特风格,人们称之为哥特,其实不过是对历史的歪曲。然而这种歪曲,却因为康德及类似的文化名人的评判,被人用来排斥整个中世纪。面对历史争论,我们应当(     
A.选择善的事实,作为历史事实B.用以论带史理解历史问题
C.考察史料来源,评判史料价值D.及时纠正前人的历史偏见
2023-07-25更新 | 11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1月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世界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读如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时期代表人物主要观点解读
15世纪意大利哲学家皮科意志自由论人可以决定自己的命运
16世纪法国思想家蒙泰涅认识自由论迷信和宗教狂热是科学的敌人
17—18世纪荷兰思想家斯宾诺莎思想自由论想方设法控制人心的政府是暴虐的政府
A.自由主义逐渐成为主流B.工业化时代呼唤民主政治
C.人文主义内涵不断丰富D.政府的言论控制日趋解体
2023-07-21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道德和政治科学的真理,像自然科学体系的真理一样,具有同样的确定性,甚至像自然科学的某些分支学科那样,可以达到数学上的精确性。” “自然的统治”——政治应服从科学规则,支配自然的理性也应成为公共事务中的至上权威。这些观点(     
A.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B.影响文艺复兴的核心主张
C.服务于理想社会蓝图的构建D.源于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
2023-07-21更新 | 87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年1月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世界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文艺复兴是新兴资产阶级在“复兴”古典文化的形式下,宣扬了资产阶级世界观;宗教改革从神学的角度论证了世俗活动和个人奋斗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启蒙运动则是抛弃宗教外衣,公开批判封建专制。据此可知,当时欧洲(     
A.科技进步推动了思想解放B.反宗教成为普遍现象
C.人文主义的发展渐趋成熟D.力求实现文化多样性
2023-07-15更新 | 84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定远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物理方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孟德斯鸠主张把宪政领域中的政治自由交给理性,把宗教领域中的信仰自由交给信仰。政治理性与宗教信仰能在启蒙旗帜下各司其职,理性与信仰合力促成人民的启蒙。由此可知,孟德斯鸠(     
A.高举理性大旗反对宗教神学
B.肯定了三权分立体制的必要性
C.强调理性和信仰是协同关系
D.抨击了封建专制制度的合理性
2023-07-13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8世纪末,西班牙首相弗洛里达布兰卡伯爵提出了“防疫带”的概念,通过加强边境管制措施,以防止法国著作的涌入。在遥远的俄罗斯,叶卡捷琳娜大帝为避免“感染”而赶走了所有已在俄国定居的法国国民。这反映出(     
A.黑死病在欧洲传播迅速B.拿破仑打击了封建势力
C.启蒙思想冲击保守势力D.欧洲国家政治矛盾尖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欧洲启蒙作家的文学作品不追求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不在意刻画人物的性格,而是具有更多的政论性,作家们有意把自己的政治思想贯穿在作品中。文学语言不是诗化,而是流畅雄辩的政论性散文,富有逻辑性,启发性和战斗性。这反映出,启蒙作家的创作(     
A.坚守人文主义精神B.遵循理性主义原则
C.反对现实主义文学D.抨击蒙昧主义学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卢梭说:“在未使人成为人以前,绝没有必要使人成为哲学家”。在《爱弥儿》中,卢梭多次提出“爱弥儿”与“社会人”的比较,试图来揭示启蒙运动宣扬的理性成为压抑人性的新的工具,理性权威成为了新的宗教权威来奴役人民。这表明(       
A.理性主义有助于打破权威B.卢梭反对启蒙运动所宣扬的理性
C.理性成为压抑人性的工具D.卢梭对启蒙运动进行了深刻反思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