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1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图为1937年世界主要经济体工业总产值在世界工业中的占比图。其中,②代表的国家工业占比提升的主要原因是(       

A.新科技革命的推动B.世界经济联系的加强
C.罗斯福新政的实施D.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列宁去世后,苏联一直面临着帝国主义发动世界大战的威胁,1927年苏联驻波兰大使被刺,整个西方世界借此掀起新一轮反苏浪潮,甚至主张对苏进行“十字军讨伐”。对此,斯大林明确指出:“国际形势已经开始起根本性变化,只有全力实行高速现代化、工业化,并通过出口更多的粮食换取外汇用以购买工业化所必备的工业设备。”材料说明苏联模式的产生是(     
A.出自斯大林个人主观意识B.当时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物
C.基于巩固新生政权的需要D.大力发展市场经济的成果
7日内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如图为学者用的两种统计方法(艾伦、亨特和希梅尔)对1928—1940年整个苏联人口人均消费情况统计图。由此可知(     

A.统计数据都具有主观性B.苏联经济结构有所调整
C.只有一种统计比较准确D.苏联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7日内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黑龙江省高三下学期高考押题卷(四)历史试卷
4 . 下表是不同时期世界主要国家的GDP年均增长率(%)。甲、乙、丙、丁所代表的国家最有可能是(     
国家1870-1913年1913-1950年1950-1973年1973-1998年
1.901.192.932.00
3.942.843.932.99
2.402.154.48-1.15
2.442.219.292.79
A.美国、苏联(俄国)、英国、日本B.苏联(俄国)、英国、日本、美国
C.日本、英国、美国、苏联(俄国)D.英国、美国、苏联(俄国)、日本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1919年4月12日(星期六),莫斯科喀山铁路编组车站机车库的13名共产党员和2名工人经过一夜的义务劳动,修复了3台机车。这项“星期六义务劳动”活动被列宁称为“伟大的创举”,且进行了大力推广。这一活动(       
A.响应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号召
B.配合了社会主义工业化战略实施
C.推进了工业领域新经济体制改革
D.暴露了苏联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
7日内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A佳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20年苏俄的粮食产量只有1913年的一半,1921年的粮食播种面积又比1920年减少了690万顷。为此苏俄(     
A.将农民余粮收集到国家手中B.推进农业集体化运动
C.着手调整国家和农民的关系D.实行农产品的收购制
7日内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第八中学高三下学期最后一卷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7 . 在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过程中,斯大林认为工业化的中心就是优先发展(     
A.重工业B.轻工业C.农业D.交通运输业
7日内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18年,列宁曾说:“俄国革命只是利用了国际帝国主义的暂时故障,因为向我们冲来的机车暂时抛了锚,它本来一定会像火车辗碎独轮车那样把我们辗得粉碎,可是它抛了锚,原因是两个强盗集团发生了冲突。”列宁旨在强调(     
A.十月革命胜利的必然性B.新生政权处境将会异常艰难
C.应拒绝与帝国主义媾和D.战后恢复发展经济的紧迫性
7日内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十次月考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918年,列宁提出,在一些大国的无产阶级革命还没有到来之前,经济关系或经济体制的类型“上面实行集中,下面实行农民的自由贸易……是一种独特的国家资本主义”。这一主张(     
A.适应了战时经济体制的需要B.力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导致苏俄陷入内忧外患困境D.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吴恩远在《再谈俄罗斯反思苏联历史、重评斯大林思潮》中认为应重新评价“斯大林模式”,肯定“斯大林模式”的历史价值,认同“斯大林模式”是那个时代苏联唯一可行的模式。对该观点理解正确的是,斯大林模式(       
A.便于苏联在冷战中处于优势
B.保障了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
C.有利苏联建立完整工业体系
D.符合当时苏联社会发展需求
2024-05-24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模拟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