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7 道试题
1 . 有学者研究指出,“1958年76.3%的美国人认为政府为所有人谋利,1972年则降至37.7%;而认为政府是为少数大型利益集团服务的看法,则从1958年的17.6%上升至1972年的53.3%”。这说明(     
A.主权在民观念深入人心B.美国社会存在割裂
C.社会福利开支亟待提高D.两党之争乱象频出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波峰、波谷反映一个周期内经济增长的最大值、最小值,一般为正值、负值。落差是一个周期内波峰与波谷的差值,反映一个周期内经济增长的幅度,通过综合比较不同时间段内经济周期的波峰、波谷、落差可以明显看出经济波动的剧烈与平缓状况。总的来说,二战结束以来,美国经济周期的波动比以前更加温和,有的学者称之为“被烫过了的曲线”(如图3)。



1886- -2002 年美国GDP增长率波动

——摘编自【英】麦迪森《世界经济二百年回顾》等

材料二   19281937年,苏联经济发展速度年递增16%;19171940年,国民收入增长了814%,年均增长率高达9.6%,而同期美国GNP只增长了68%,年均增长率只为2.3%。19811985年苏联的国民收入、工业产值、农业产值、投资额、社会劳动生产率分别为3.2%、3.6%、1.0%、3.7%、2.7%,19861990年分别为1.8%、2.6%、0.5%、0.3%、2.0%,1990年分别为-4%、-1.2%、-2.3%、-19%、-3%。

——摘编自杨荣、季正矩《经济建设的成败与苏联的兴衰》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使1917—1940年苏美两国经济均出现增长的相似因素,并对二战以来美国经济周期波动为“被烫过了的曲线”进行解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81—1990年苏联经济发展的态势及其原因。
3 . 这一国际组织是全球最有影响力的多边开发金融机构,也是覆盖全世界的发展援助机构。其主要目的是对会员国提供中长期贷款,以促进各会员国经济的恢复与重建,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国际组织是(       
A.B.
C.D.
4 . 下表所示为20世纪八九十年代部分西欧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状况。这些改革(     
120世纪80年代,英国撒切尔政府大量减各种补贴,包括医疗、住房、失业、教育等
220世纪90年代,随着社民党的执政理论向新自由主义倾斜,德国对固化的社会保障制度进行改革
3以“从摇篮到坟落”著称的瑞典福利国家也开始对其过于慷慨的社会保障制度实施改革
A.减轻了政府财政负担B.弱化了市场调节功能
C.坚持了公平正义原则D.强化了社会管控体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英国颁布系法律,把医院管理、社区服务、社会治安和教育等都交给相关公司承担。通过市场竞争机制大量私有部门和志愿部门参与到地方自治中来,从而使得地方治理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了。材料反映了(     
A.西方福利国家政策的调整B.西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C.西方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D.西方政府行政能力的削弱
2023-09-26更新 | 137次组卷 | 59卷引用:天津市和平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导致如图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世界经济多极化的出现B.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盛行D.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
7 . 1979—1991年英国社会保障支出的增长率从5.4%下降到3%;1981— 1982年,美国总统里根共削 减了486亿美元政府开支,其中主要是社会福利开支。这些举措(       
A.是国家对经济干预加强的表现B.是广大人民群众经过长期斗争的结果
C.根本上克服资本主义基本矛盾D.力图在效率和公平之间寻求新的平衡
8 . 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前,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人们认为穷人应该对自己的贫困负责,政府没有义务为了帮助穷人而人为地改变市场竞争和淘汰法则。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人们逐渐承认贫困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更多的是由社会造成的,政府应该介入帮助穷人。这一变化(     
A.反映出美国社会矛盾基本消除B.导致自由主义思想退出历史舞台
C.说明美国的贫富差距逐渐缩小D.推动了西方社会福利国家的形成
2023-08-29更新 | 575次组卷 | 12卷引用:天津市第八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大单元教学历史试题
9 . 如图分别呈现了三次工业革命的有关内容。据此可知,其共同的影响是(     
A.加剧资本主义国家矛盾B.推动采矿和冶金业发展
C.改变了社会生活的方式D.确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10 . 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是一种十分密切的对应关系,即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化的进程由促进了经济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民人所屯聚者,谓之村;有商贾贸易者,谓之市;设官将防通者,谓之镇;亦有不设官而称镇……城市则是有着更加多元、开放特质的人类聚落,城市作为一个不同于乡村的聚合体,具有经济角色、政治角色、文化角色和流通角色四种职能。

——整编自周大鸣《文化转型的视角》

材料二:近代天津城市变化


   

1739年                       1903年               1917年

注:①修建在南北运河与海河交汇处的天津卫城;②紫竹林商业中心;③大胡同商业中心;④经济中心;⑤政治中心

——据张秀芹、洪再生《近代天津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

材料三:

随着城市人口上升,人口密度加大,过度拥挤不可避免。供水和排污能力不足所造成的问题,更加剧了城市拥挤的后果,导致1848—1849年、1854年以及1866年的霍乱大流行。此外,人口身高、身体健康状况以及实际收入情况等统计数据表明,人们的生活总体水平并没有随着主要工业部门的飞速增长同步提升。19世纪40年代的爱尔兰大饥荒所造成的严重影响则表明,政府在应对危机方面的能力有明显的不足。

——引自张海鹏、李细珠《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四:

二战后部分国家的经济数据表

国家类型

国家

时期

平均经济增长率(%)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德国

1950—1970

10+

日本

1955—1972

8.8

韩国

1960—2000

10+

社会主义国家

东欧各国

1960—1980

5—6

中国

1978—2018

9.5

新兴民族独立国家

印度

1991—2018

7.3

巴西

1968—1973

11.2

——根据(奥地利)鲁道夫·希法亭《人类经济万年史》等编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人类居住环境演变的三个阶段。指出其中最后一个阶段居住环境的主要含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近代天津城市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变化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指出城市化进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选择材料中提及的其中一类国家,围绕“二战后世界经济在曲折中发展”这一主题加以简要论述。(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论证合理,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3-07-19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重点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