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2 道试题
2023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美苏冷战初期,拉丁美洲不断受到美国的政治与经济渗透,逐渐成为美国的“后院”。20世纪70年代,一些由社会党人执政的拉美国家政府宣布“既不要华盛顿,也不要莫斯科”,而要根据本民族的利益,执行多元外交和不结盟政策。这一变化(       
A.促进了被殖民国家的解放B.冲击了冷战国际关系格局
C.反映出美国追求单极世界D.极大丰富了民众精神世界
2023-08-29更新 | 28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世界史
2 . 1986年10月,里根与戈尔巴乔夫在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会晤。这次会晤因为双方尖锐对立,没有达成任何实质性的协议,但1987年两人在华盛顿会晤中签订了数项关于限制战略武器的条约,都是在雷克雅未克会晤的基础上双方退让的结果。这说明(       
A.美国对苏联做出退让B.区域对抗推动美苏关系缓和
C.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D.美苏在冷战博弈中存在妥协
2023-08-29更新 | 61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皖南八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大联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世界史
2023·山西阳泉·三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1950年10月15日民主德国进行选举,在某电台的报道中,用“德国苏占区”来表示民主德国;用“所谓的人民选举”来表示这次选举,用“苏联批准的报纸”来表示民主德国的报刊。在“区域工作日”和“与柏林交谈区”栏目中,苏联扮演着民主德国政治的积极参与者和民主德国人民的“伙伴和同盟”的角色。该电台的宣传(     

A.使德国逐步摆脱战败国的国际形象B.凸显了苏联对民主德国的政治影响
C.渗透了东西方阵营冷战对立的思维D.有助于民主德国重新融入国际社会
2023-07-10更新 | 239次组卷 | 6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世界史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4 . 1952年,美国对菲律宾启动了蔬菜种子项目,次年升级为“民主种子”项目,该项目将募集或低价购买的蔬菜种子在菲律宾农村分发并给予种植指导,同时将西方观念传播给受助的菲律宾民众。美国“民主种子”项目的实施(     
A.反映两极格局形成后美苏对抗的升级
B.旨在促进菲律宾经济发展与观念变革
C.推动了亚非拉地区的民族独立与解放
D.凸显了对第三世界地区的宣传与争夺
2023-06-10更新 | 6421次组卷 | 37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世界史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追求“法国的伟大”是戴高乐当选总统后的执政目标。为改变法国是美国“小伙计”的屈辱地位,1959 年起戴高乐政府开始推行一系列外交政策,如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组织,积极发展独立的军事防御体系;建立法国独立的核力量,拒绝美国的核保护伞;主张“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力主法德和解,推动建立欧共体。同时,法国以“缓和、谅解与合作”的姿态,发展与苏联、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谋求东西方的普遍缓和;并在第三世界推行“积极存在”的政策,以保持和增进法国在第三世界的利益和影响。戴高乐的这些政策,在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历史中一直延续和发展,对法国、西欧和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摘编自吕一民《法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戴高乐提出“法国的伟大”的背景及核心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戴高乐追求“法国的伟大”目标的历史影响。
2023-05-21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市2023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2023·山东济南·三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47年6月,在巴黎召开欧洲国家接受马歇尔计划的预备会议,苏联派团参加;英法在美国指示下,建议受援国就各自的经济资源提出报告,再由美国提出援助方式和条件。7月2日,苏联以经济安全为由予以拒绝并退出会议。这一事件(     
A.体现了美苏国家实力的均衡B.加速了美苏对抗局面的形成
C.确立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D.导致了西欧经济主权的丧失
7 . 1948年,第一次柏林危机爆发,国际局势陡然紧张,但对峙双方都不愿开战。美国不愿因“封锁”而被苏联赶出柏林,但也“不打算在任何情况下采用武力维护柏林的绝对立场”。斯大林强调“苏联当局采取限制性的措施并不想把盟国军队从柏林赶出去”。这主要是因为(     
A.两大阵营“冷战”对峙陷入低潮B.避免局部战争的危险
C.双方势均力敌和二战惨痛教训D.两大阵营间冲突减少
2023-05-07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皖南八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大联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世界史
8 . 美国政府认为音乐可能是撬开苏联人民封闭之窗的一种最安全的工具,只要音乐能渗入,就能在俄国政府和人民之间加上一个“楔子”,从而削弱莫斯科对其人民的控制。美国这一主张旨在(     
A.展示美国文化实力B.利用艺术形式展开冷战
C.激化苏联社会矛盾D.丰富苏联人民精神生活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当欧洲的经济实力增强时,它的工业品将有益于经济萧条的其他许多地区,自由人民克服饥饿和绝望的能力对整个世界将起到道德刺激作用。我们也打算与其他国家一起实现世界经济的复苏。我们将继续与西半球国家合作。一项旨在提供紧急救济必需品和加快重建的特殊援华方案将被提交国会。……而领导地位必然属于我们。

——19481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国情咨文

材料二   我们亚洲和非洲的国家难道除了亲共或反共之外就没有别的积极可为的作用吗?我们是思想的领袖,我们给世界提供了各种宗教和众多的财富,难道我们竟落得只能跟随这个或那个集团……我无法忍受看着亚洲和非洲的各个伟大国家才摆脱了奴役的桎梏获得自由,却又受到如此的轻蔑和侮辱。

——1955年印度总理尼赫鲁在万隆会议上的发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二战结束后的二十年间美国的对外政策。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20世纪50、60年代世界的新变化。
2023-04-07更新 | 235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皖南八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大联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10 . 下图为二战后在苏联报刊上发表的一幅漫画,漫画中的人物口衔橄榄枝,并在纸上写下“我为和平而奋斗,裁军”的宣言。该漫画(     
A.说明国际局势走向缓和B.体现出美苏争霸走向白热化
C.表明美元霸权遭受冲击D.讽刺美国和平政策的虚伪性
2023-03-23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部分名校2023届高三3月大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