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欧洲中世纪的思想来源大多是《圣经》。在虔诚的基督教徒的宗教意识中,为了高尚的宗教信仰,要随时准备为正义付出自己的实践。在中世纪的人的意识中,是对上帝的和耶稣的一种信仰。这一思想的支配在一定程度上禁锢了人们对自由的向往,使得人们不能更好的认识自己,基督教成为官方的意识形态,僧侣们获得了知识教育的垄断地位

——摘编自刘畅《基督教对欧洲中世纪的历史影响研究》

材料二   清代官方社会教化特别注意宣传皇帝爱民形象。地方政府接到诏令或圣制后要书写张贴在街道的显著位置供百姓阅读。清代无论是官办还是民办学校,其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忠于皇帝的儒雅之士。清代还形成讲约制度,即朝廷制定制度、地方官推动、群众参与的思想改造活动。清代地方官上任后就要参加一系列祭祀仪式,引导官员廉洁勤政爱民的风尚;记载忠孝节义人士;记载妇女的事迹以巩固伦常风化;各府州县卫举孝廉方正之人以敦厉风俗,激励人们修善。

——摘编自任志强《清代官方社会教化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欧洲中世纪基督教社会教化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官方社会教化的措施。
2 . 汉朝把郡县治理的难易分为剧、平两类,难治者称剧。《汉书》中记载何并“举能治剧,为长陵令”陈遵治三辅剧县,补郁夷令,《后汉书》中记载袁安“能理剧,拜楚郡太守”。这些案例说明汉朝(     
A.选官注重解决实际问题B.郡县等级逐渐接近
C.建立了官吏奖惩机制D.察举与征辟相结合
3 . 睡虎地秦墓竹简在农田水利、粮食贮存、工商管理、官吏任免、军队训练等方面,都有细致的法律条文规定。例如《睡虎地秦墓竹简·行书》记载:“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蹙(毕),勿敢留。留者以律论之”。以上材料反映秦朝(     
A.用法律提升治理效能B.奉行严刑峻法政策
C.确立完备的法律体系D.着重提高行政效率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朕”上古为人们的自称,无贵贱之分。秦灭六国后,定为皇帝自称,他人禁止使用。皇帝的命为“制”,令为“诏”,印称“玺”,一切臣民皆不得使用。因秦始皇名政,下令改正月为端月。

——节选自《中国历史文选参考资料》

制曰:“自今已来,除谥法。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决策,处理全国政务。《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材料三 即如唐制,中书舍人拟稿……由中书令或中书侍郎就此许多初稿中选定一稿,再呈送皇帝画敕,即成为皇帝的命令,然后行达门下省……在门下省侍中、侍郎之下,设有若干第三级官,谓之“给事中”。给事中官位并不高,但对皇帝诏书亦得参加意见。若门下省反对此项诏书,即将原诏书批注送还,称为“涂归”,亦称“封驳”……手续完成后,即送尚书省执行。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根据材料一,概括出中国古代皇帝制度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宰相的主要职责。在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处理上,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分析唐代宰相制度的作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据文献记载,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实行“相地而衰征”(亦作“案田而税”),晋国实行“作爰田”(“爰,易也,赏众以田,易其疆畔”),鲁国实行“初税亩”(亦即“履亩而税”),秦国实行“除井田,民得买卖”。这些举措客观上
①强化了土地公有的性质   ②促进了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③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④推动了小农经济兴起与发展
A.①③B.②④C.①②④D.②③④
6 . 宋朝社会救助制度主要由四部分构成,宋人记载,“崇宁中有旨,州县置居养院以存老者,安济坊以养病者,漏泽园以葬死者。”福田院主要的职责是收容难民以及老幼废疾者。这反映了宋朝社会救济制度
A.造成了国家财政的巨大负担B.救济的重点在灾民
C.呈现系统化和专门化的特点D.强调社会等级尊卑
7 . 据《隋书食货志》记载,“高祖令州县大索貌阅”,把豪强隐占的户口搜查出来,使这些原先为豪强地主专有的剥削对象,变为国家的纳税户。这种做法
A.有效发挥了地方的自治作用B.铲除了豪强横行乡里的弊端
C.避免了地方割据势力的出现D.有利于增加国家的赋税收入
8 . 据《宋吏·职官制》记载:官吏的俸禄计有正俸、职钱、职田和杂役之费。正俸有钱、绫、绢、绵禄米之给。此外还有茶、酒、厨料乃至马料之给,因公出外别有出差费等等。每年官俸支出,大约有钱1696万贯(千文),金14872两,银62万两。这种情况
A.削弱了中央政府的权力B.暴露出科举制录取的弊端
C.起到了高薪养廉的作用D.埋下国家积贫积弱的祸根
2016-11-27更新 | 8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安徽省淮北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