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观察下列明代中央政府机构示意图,对此解读准确的是(     
A.明太祖设立内阁承担秘书工作B.皇帝直接领导六部等具体职能部门
C.内阁拥有“批红”的特殊权力D.宰相职权分散为行政、军政、刑狱
2 . 观察如图所示的唐、宋、元三个朝代中央机构示意图。下列对图片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A.相权由分散演变为相对集中B.相权与皇权的矛盾日益缓和
C.政府的行政效率极大提高D.元朝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
2022-07-15更新 | 435次组卷 | 22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第九中学日新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3 . 明清两代,朝廷调动大量的人力物力,编纂《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等大型典籍,在编纂里执照朝廷的政治标准销毁了不少“禁书”,对这些大型典籍的编纂意图解读正确的是
A.总结传统文化精髓B.标榜皇帝崇尚文治
C.探索近代自然科学D.巩固君主专制统治
4 . 郡县制几乎盛行于中国整个封建时代,据《史记》记载:“县集而郡,郡集而天下,郡县治,天下无不治”。对此制度解读不正确的是
A.从根本上消除了地方与中央的对立
B.秦代陆续出现郡、县等新的地方行政区划
C.战国时期开始出现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D.郡是直属于中央的地方行政区划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元代枢密院处理军务时,“每事与中书省共议,然后奏闻”,而皇帝大多不愿意亲自处理政务,甚至“溺于娱乐”。对此解读正确的是,元代
A.中书省职权与唐一致B.宰相的权力大大加强
C.皇帝的权力严重受限D.枢密院职责有所改变
6 . 《群书治要·魏志(下)》:“昔夏、殷、周历世数十,而秦二世而亡。何则?三代之君,与天下共其民,故天下同其忧。秦王独制其民,故倾危而莫救。”对此合理的解读是
A.分封制有利政权的长期稳定B.分封制实现了君民共治和谐
C.分封制与郡县制应优势互补D.对百姓的态度攸关王朝兴衰
7 . 下图为中国古代气温变化曲线图。对其解读准确的是
A.朝代的垮塌均发生在气候变暖的高温区间
B.寒冷期北方游牧民族南迁导致战争频繁发生
C.温暖期社会相对稳定,国力远胜于寒冷期
D.气候冷暖变迁对朝代兴衰更迭起决定性作用
8 . 对于封建时代的历史循环变迁,史学家们常常用一个成语加以描述,便是“换汤不换药”。对“换汤不换药”解读正确的是
A.“汤”是指官僚政治体系扭曲混乱B.体现君主专制统治效能空前提高
C.“药”是指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D.清代对宰相制度得以变相的恢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历史文献记载:周初定贵族墓葬列鼎制度,规定“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考古发掘:湖北随县曾侯乙(公元前475年——433年)墓,挖掘出了九鼎。对材料的解读最合理的是
A.历史文献记载是可信的,推测考古发掘出的曾侯乙应该是周代某位天子。
B.考古发掘实物是可信的,推测历史文献记载的周初“列鼎制度”是假的。
C.历史文献和考古实物都可信,推测出周天子在战国时期改革了列鼎制度。
D.历史文献和考古实物都可信,推测出战国初曾侯乙僭越了传统礼乐制度。
10 . 下表是对于同一历史事件的不同记载,解读下表可知,在当时

注:益,即伯益,禹时期的贤能之人
A.分封制引发诸侯纷争B.血缘继承原则逐渐得到确立
C.皇帝制危害政权稳定D.“家天下”取代“公天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