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考核与监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北宋时云“东南之俗好文”“西北之人尚质”,南人在科举考试中优势突出,故北宋后期被迫采取南、北分卷制度,特许北方五路别考而单独录取,以维持取士人数之均衡。北宋南北分卷制度(     
A.保证了南北录取比例的平衡B.回应了文化中心的南移趋势
C.导致了科举录取人数的增加D.提升了南方士人的政治地位
2023-08-07更新 | 265次组卷 | 64卷引用:学易金卷: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前必刷卷(山西专用)02
2 . 唐代科举制有秀才、明经、俊士、进士、明法、明字、明算诸科;明朝时经义、诗赋、策论虽并同为科举考察对象,但将经义置于统摄地位。这一变化趋势反映了(     
A.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强B.儒学统治地位逐步确立
C.官僚政治角色发生变化D.科举取士程序走向完善
3 . 明朝自1427年起,在会试中实行南北卷制度。会试录取100人,其中南方60人,北方40人。后来南北卷演变为南北中卷,录取比例也逐渐稳定,南卷、北卷和中卷的录取人数分别占会试录取总人数的55%、35%和10%。南北卷制度
A.凸显了维护政治稳定意图B.保证了官员选拔的公平性
C.革除了八股取士的局限性D.满足了政府对人才的需求
2022-02-06更新 | 240次组卷 | 11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朱元璋要求选拔官吏时要“以德行为本,而文艺次之”;康熙帝也说:“朕观人必先心术,次才学。心术不善,纵有才学何用?”这反映出明清时期
A.官员选任凸显以德为先原则B.察举制更契合统治者的心理
C.帝王对八股取士制度的反思D.官员道德素养有较大的提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0·江西南昌·二模
6 . 汉朝时期,国家建立了以察举为主的选官制度,由地方向中央推荐人才。曹魏时,中央委任中正官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共分九等,朝廷依此授以相应的官职。这种变化(     
A.保障了选才公平公正B.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C.迎合了庶族地主势力D.催生了曹魏门阀士族
2020-07-07更新 | 204次组卷 | 22卷引用:山西省静乐县第一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