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考核与监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为贯彻落实理财改革的各项条目,适应审核环境变化,高效处理政务,元世祖时期的理财宰相卢世荣实施了一系列行政改革:

①提高行政效率。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官府,变革原有不适用的管理、执行方式。

②调整体制结构。精简机构,新增理财部门,改革内部体制和组织结构,重新配置权力。

③官员任命考核。剔除了世俗眼光,不问出身门第,选任有才能的人,体现出他任人唯贤的实用主义原则。官员升迁考核一律按照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整顿吏治,确立规范的人事制度。

④改善官员待遇。期望在不增加财政和百姓的负担的情况下,收取市场管理费,按比例抽取佣金,增加官员俸禄,杜绝贪污,妥善处理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摘编自吴晶晶等《元代卢世荣理财改革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卢世荣行政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卢世荣行政改革的影响。
2 . 北宋时云“东南之俗好文”“西北之人尚质”,南人在科举考试中优势突出,故北宋后期被迫采取南、北分卷制度,特许北方五路别考而单独录取,以维持取士人数之均衡。北宋南北分卷制度(     
A.保证了南北录取比例的平衡B.回应了文化中心的南移趋势
C.导致了科举录取人数的增加D.提升了南方士人的政治地位
2023-08-07更新 | 265次组卷 | 64卷引用:天津市和平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线上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夏、商、周三代的王权,可以用我国早期文献中的两句话概括,即“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英非王臣”和“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进入春秋战国时期,与宗法权紧密结合的王权受到一次次的冲击。先是大国争霸,周天子大权旁落;进而是卿大夫执国政,诸侯国内乱不已。最后,天子、诸侯、卿大夫的宝塔式政治结构,大宗、小宗交错编织成的宗族关系网统统被打破。

材料二   对于“官”的解释,《说文解字》释为“事君也”,即替为君者效命,为君主服务。换句话说,不论公卿,还是臣仆,只要为君主做事,即是官。古代实行品级、俸禄制,目的自然 是使为官者随时想到“食君之禄,为君效忠”。考课、监察、回避、致仕等制度,虽然有管理 官员制度化的一面,但也有君对臣更加严密控制的另一面。权力制约,其出发点是为了防范大臣擅权,避免皇权旁落,试图用以牵制整个官僚系统。因此,历朝历代的皇帝在设官分职的同时,又无不想方设法建立种种权力制约机制。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谢保成著《官制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夏、商、(西)周三代王权的主要表现及赖以生存的政治基础。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古代官制的基本特征。
2023-01-04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皖豫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段测二)历史试题
4 . 宋神宗时期,外戚向氏兄弟“交通宾客、漏泄机密”,翰林学士蔡京等“奔走其门,务相交结”,因而“物议籍籍”。右正言陈璀上疏指责道:“谄事外戚,不畏上天,一至如戏”,请求朝廷“流窜蔡京”。最终,蔡京被贬官出京城。朝廷这一做法(     
A.有助于政府公信力提高B.打击了勋贵旧族势力
C.推动了监察制度的完善D.杜绝了朝纲不良风气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大体经过了“世官制”“察举制”和“科举制”三个阶段。这三种选官制度的共同特点是(     
A.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B.都具有封闭性,民意无从体现
C.有利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D.只在贵胄子弟中选拔
6 . 两汉实行州都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A.提升社会文化水平B.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C.官员特权受到否定D.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2022-10-26更新 | 3300次组卷 | 288卷引用:学易金卷: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前必刷卷(东三省专用)03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