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司马光认为“取士之道,当以德行为先,其次经术,其次政事,其次艺能”。从社会实践上看,明初在选用官吏方面,把德行作为选任官员的首要条件。洪武六年(1373年),朱元璋下诏求天下贤才,强调司察举贤才必须“以德行为本,文艺次之”。康熙帝在《治国圣训》中深刻阐述了“德”的重要性,他指出,“国家用人凡才优者固足任事,然秉资诚厚者亦于佐理有裨”,“朕听政有年,见人或自恃有才辄专恣行事者,思之可畏。朕意必才德兼优为佳,若止才优于德,终无补于治理耳”。

——摘编自于学强《中国古代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的实现制度及其启示》

材料二

近代,由于懂得洋务而又愿意经营洋务的人才实在太少,由李鸿章等人自己兴办的新式学堂在短时间内不可能培养出大批受过西式教育的人才,赴美留学计划由于保守派的极力反对最终半途而废,李鸿章等人不得不利用身边现成的人才。只要是懂得一点洋务或者对自强运动抱有兴趣的人,李鸿章都委派他们从事各种活动,在选拔过程中,是否具备某种才能和是否胜任该项工作往往成为选拔的首要标准。例如: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早年曾从事海上贸易,后来成为安徽地方团练首领,后受到李鸿章的赏识而成为淮军名将。担任台湾巡抚期间,刘铭传建立学校、铺设街道、架设电线、建立邮政局、铺设台湾至福州间的海底电缆、修筑铁路。被李鸿章重用的盛宣怀、唐廷枢、朱其昂等人在担任轮船招商局总办期间多次被人弹劾,批评者说他们中饱私囊、任人唯亲。

——摘编自闫虹珏《从德才兼备到唯才是举——近代传统人才培养任用机制的转变》

材料三

1968年,英国在工党政府主持下,对其传统的文官制度进行了某些改革,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即是改变只强调“通才”的方针,更多地吸收专门人才。1978年,英国文官队伍中的专家已达40500人,比1968年增加了一倍。美国在此方面的突出特点是强调文官应具有专业技术,录用了许多博士。教授担任高级文官,素有“专家行政”之称,据1978年统计,美国90%的部长助理都有大学学历,其中一半人有硕士和博士学位。据1979年日本人事院统计,中央政府机关50多万公务员中,高校毕业生占90%,内阁中也有许多经济学家担任要职。另外,法国在选录文官时也特别注重“专才”。

——摘编自崔斌《西方国家文官制度述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人才选拔注重德才兼备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李鸿章重用新式人才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0世纪60年代西方国家文官制度改革的意义。
2024-05-17更新 | 67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5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铨选制度是我国古代的官僚选任制度。宋代一方面通过科举等方式广求人材,吸收“新鲜血液”;一方面通过铨选使这支队伍分门别类、上下有序。照宁年间,作为王安石吏治思想的实践,铨试受到了充分的重视。四年十月,重定铨试之制。据马端临说:“旧制荫补初赴选,皆试律暨诗;已仕而无劳绩、举荐及无免试恩,皆试判;(熙宁)更制以后,概试律义、断案、议,后又增试经义。中选者皆得随铨拟注,其入优等者,往往特旨擢,赐进士出身。”于是,荫补人及天下官吏争相诵习法令。

—摘编自邓小南《宋代文官选任制度诸层面》

材料二   虽然北洋政府制定颁布了大量有关考试的法规法令和施行细则,也口口声声说“无论何项文职,均以考试或甄用合格者为进身之正轨”,并下令要求对考试各法规应“切实遵行,不得臆为出入,致滋徇滥”。然终其灭亡,北洋政府也没有制定公布出一个完全以考试为文官任用标准的正式文官任用法。事实上,通过文官考试获得为官资格的人微乎其微,充斥于政府的仍是大量的旧式官吏。现任的前清官僚得以留任或升任自然不在话下,甚至那些早已不在任的前清遗老们竟也被重新任用,“都中各部犹存清代之风光”。因此,民国的官吏是“旧官僚奴根未去,新官僚又大种奴根”,在民主共和制华美的外表下包含着的是封建主义的内核。

—摘编自秦昊扬《民国文官考试制度研究:1912~1949》

材料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我国的人事管理工作进入到一个恢复、发展和改革的新阶段。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作出决议,明确提出“废除干部领导职务实际上存在的终身制”。1982年开始,国家机关进行了机构改革,在实行干部退休制度的同时,大批地选拔中青年干部进入各级领导班子。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的另一重要措施是实行领导干部任期制,对领导职务规定一定的任期和届数,任期满时,根据考核的结果决定升降或连任。针对长期以来干部管理权限过分集中,国家适当下放干部管理权限,把过去管理下两级改为原则上只管下一级,企业和一些文教科卫等事业单位管理权限的下放也逐步跟进。

—摘编自陈振明《国家公务员制度—中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新模式》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铨试相较于科举考试的不同。
(2)根据材料二,概括北洋时期文官选任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归纳我国新时期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意义。
2024-04-15更新 | 73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适应性月考(八)历史试题

3 . 下表为宣统元年,全国官立高等学校开办统计情况,反映出当时高等学校的兴办(     

校别

大学

省立高等学堂

高等农科学校

高等工科学校

高等商科学校

校数

3

23

5

7

1

学生数

749

3963

530

1146

24

A.强化了西学主导地位B.旨在培养维新变法人才
C.推动了科举制的废除D.促进了近代教育的发展
4 . 1904年“甲辰恩科”是最后一次科举考试,其会试题有各国政治艺学策五道(见表)。这些试题(     
一、学堂之设,其旨有三,所以陶铸国民,造就人才,振兴实业。…三者孰为最急策。
二、泰西外交政策往往借保全土地之名而收利益之实。盍缕举近百年来历史以证明其事策。
三、日本变法之初,聘用西人而国以日强,埃及用外国人至千余员,遂至失财政裁判之权而国以不振。试详言其得失利弊策。
四、周礼言农政最详,诸子有农家之学。近时各国研究农务,多以人事转移气候,其要曰土地,曰资本,曰劳力,而能善用此三者,实资智识。方今修明学制,列为专科,冀存要术之遗。试陈教农之策。
五、美国禁止华工,久成苛例,今届十年期满,亟宜援引公法,驳正原约,以期保护侨民策。
A.配合学堂选官制度,选录实用人才
B.密切联系时务,以“中体西用”为准则
C.力图注目世界,探求富强自救之策
D.暗示西方文明之弊病,以提振国民信心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判语,是科举考试的内容之一,指考生对“疑事”所下的断语。自从洪武十七年(1384年)颁布科举成式后,判语就成为明代乡试、会试第二场的必答题型。明初判语所考查的内容多出自《大明律》条文,试题亦可来源于《大诰》和《为善阴骘》。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明太祖“诏礼部,今后科举、岁贡于《大诰》内出题,或策、论、判语参试之”,“凡对策,须参详题意,明白对答。如问钱粮即言钱粮,如问水利即言水利,孰得孰失,务在典实,不许敷衍繁文”。考生作答判语的过程亦是对实际司法的模拟训练,官方明确要求“判必通律”,尽管书写判语只是根据律条规定所作的简单运用,但其中包含了古代司法基本的推理步骤与方法,可以为任官后处理案件打下基础。然而到了明末,对于科举考试中的判语,顾炎武讽刺道:“至于近年,士不读律,止钞录旧本,入场时每人止记一律,或吏或户,记得五条,场中即可互换。中式之卷,大半雷同,最为可笑。”

——摘编自尤佳君《选官与学律——论明代科举制度下士子的法律素养》

材料二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七月,清政府诏废八股,改试策论,要求各省均于省城改书院为大学堂,各府、厅、直隶州均设中学堂,各州、县均设小学堂。同年10月,政务处会同礼部奏定《学堂选举鼓励章程》,规定凡学堂考试合格毕业者,均给予贡生、举人、进士等出身;对成绩优秀的举人、进士,在进行殿试后,“酌加擢用,优予官阶”。自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至宣统三年(1911年),清政府共举行留学毕业生考试七次,大量留学生借此跻身仕途。为筹备立宪,清政府对资政院、谘议局议员的选聘均仿行西方的代议制度,实行选举制。清政府制定了《资政院议员选举章程》《各省谘议局议员选举章程》等,对被选举人的资历、身份、财产均作了严格的规定限制。活跃在清末资政院中的议员罗杰、雷奋等人,借此进入政治领域,并在推动清政府的改革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摘编自鞠方安《试论清末选官制度的改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科举考试判语科目的特点,并分析其对国家治理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选官制度改革的内容,分析清末选官制度改革的原因。
2023-12-16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两代名臣能相、国家栋梁之中,进士出身的占了绝大多数。明朝英宗之后的惯例更是“非进士不进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科举成为高级官员的必经之路。科举对于知识的普及和民间的读书风气,亦起到了相当重要的推动作用。这种推动只是一般人出于对功名的追求,而不是对知识或理性的渴望。然而,自明代开始,科举考试内容陷入僵化,大部分读书人为应科考,思想渐被狭隘的四书五经、迂腐的八股文所束缚,其眼界、创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都被大大限制。大部分人读书只为做官,光宗耀祖。

——摘编自焦雪琴《浅谈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及其影响》

材料二   晚清遭遇社会剧变,选官任用的趋向与取士选材密切相关,呈现出相互递进的三阶段。道(光)咸(丰)以降,清廷为应对变局以坚忍任事为新标准,破格任用官员,突破了吏部循例按格的铨选规制,同时也因财政困窘及举主徇情导致捐纳、保举过量,严重危害吏治。 甲午中日战争后,朝野于急迫救亡中质疑科举“无用”,认为西学“有用”,并将西方分科之学奉为圭臬。清末新政官制改革中,各部院与直省纷纷选调学堂学生和留学回国人员,均以事功及专门知识、技术为选官用人主要标准,摒弃了隋唐以来选材用人重视人品道德,及对圣贤义理阐释践行的传统。这一矫枉过正的偏颇之举,以浮躁和急功近利为特征,对百年来学风、官风与世风均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

——摘编自关晓红《晚清选官任用之标准及新趋向》

材料三   中共十三大至十六大期间,党和国家将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作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同时强调无论实行哪种管理制度,都要贯彻和体现注重实绩、鼓励竞争、民主监督、公开监督的原则。到1997年年底,我国公务员制度入轨工作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特色公务员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初步建立。中共十三大以后,建立科学的干部分类管理体制的改革也在逐步推进。1995 年 2月,中共中央印发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对干部选拔、任用的原则、标准和程序等都作出了具体规定,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第一个比较全面、系统的规范性文件,使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开始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2000年3月,中共中央组织部印发《全国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考试大纲(试行)》,首次以规则的形式对公选考试进行统一规范。干部选拔的具体实践,在坚持以选任制和委任制为基本形式的组织选拔的同时,积极探索多元化的各级各类干部选拔的具体路径。

——摘编自邸乘光《改革开放以来干部选拔路径的演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清科举制的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晚清不断推进选官制度改革的原因,并简要评价晚清选官制度改革。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共十三大至中共十六大期间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特点。
(4)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从晚清时期官员选拔和中共十三大以来干部选拔制度中所得到的启示。
2023-12-13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部分学校(九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1902年有人在日记中写道:“今岁省城将一切书院改为大学堂,选才华秀美者入堂肄业,每月给薪水,所学以西法为要,有主教,有助教,以通西法者为之。此外又延洋夷为师,在堂助教者,闻洋夷为师而告退之者数人,可谓有志气者矣。”这反映出当时(     
A.“中体西用”观念盛行B.维新变法运动渐入高潮
C.部分国人具有排外思想D.学堂选官制度已经确立
2023-12-11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梁平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清朝某时期的诏令指出:“方今时局多艰,储才为急。朝廷以近日科举每习空文,屡降明诏,饬令各督抚广设学堂,将稗全国之人,咸趋实学,以备任使,用意至为深厚。”这一诏令(     
A.推动了晚清选官制度的变革B.使经世致用之学得以逐渐普及
C.促进了学堂选官制度的确立D.突破了“中体西用”思想的束缚
9 . 北洋政府于1913年1月9日公布的《官吏服务令》与《文官保障法草案》规定:文官非受刑法之宣告、惩戒法之处分或因身体原因不能胜任职务或自己申请,不得免官。荐任以上文官,其免职或休职均由各级长官经由国务总理呈请大总统核定执行;委任官的免职或休职,均由所属长官执行。这一法律(     
A.严格了官员的选拔程序B.有利于保障文官的地位
C.有效抑制了总统的权力D.导致了社会阶层的固化
10 . 如下表为20世纪初的中国,科举制的废除前后出现了如下几种论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论述出处

查科场试士,但凭文字之短长,不问人品之贤否。是以暗中摸索,最足为世诟讥。

袁世凯等《立停科举推广学校折》(1905年)

1905年10月15日

下诏停止科考,士心散涣,有子弟者皆不作读书想,别图他业,以使子弟为之,世变至此,殊可畏惧。

1918年8月29日

自科考既停以后,改设学堂,凡入校读书者声均称学生,所读者,皆教科书,至十三经,全行废除,禁止不读,最重洋文洋字,虽无秦始皇而较焚书坑儒尤甚……

刘大鹏(清末民国时期山西的一位乡绅)著《退想斋日记》
针对材料的几种论述,提出一个有价值的历史问题并予以解决。(要求:问题具体,史实准确,逻辑严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