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交流与传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1 . 战国时期一大思想流派传布之区域,就诸子流仕所至观之,盖申不害相韩,商鞅先仕魏而后相秦,韩非入秦未及用,李斯以楚人而相秦。以这些人物为代表的这一流派思想(     
A.保护了平民阶层的权益B.不适用于兼并战争需要
C.满足了君主专制的愿望D.汉武帝时成为主流意识
2024-02-28更新 | 28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美国学者梅天穆把蒙古的西征称为“成吉思汗大交换”,认为蒙古西征对于全球化进程的推动可以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相媲美。经此过程之后,世界已经与蒙古帝国之前的时代有了“巨大的差异”。下列对蒙古西征的评价,与该学者观点相近的是(     
①客观上推动了东西方之间的交流
②引发了较大规模的民族迁徙
③促使西方文化中心向东转移
④给被征服地区的社会经济带来严重破坏
A.①②B.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 . 雅利安人迁徙到印度河流域后,“由于他们(当地人)人数众多,文化又很先进,所以不能被灭绝、赶走或同化…相反,雅利安畜牧者定居下来、改营农业时,他们不得不与原先的居民靠的很近的生活。”据此可知,雅利安人的迁徙(     
A.把马和铁带到印度,改变了原有居民的生活方式
B.促进了民族之间的融合,推动了区域文化的形成
C.发展了以欧洲文化为主,融合多种文化的印度文化
D.建立了一系列国家,推动了南亚次大陆的文化多元
2024-02-27更新 | 1761次组卷 | 27卷引用:浙江省名校协作体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4 . 自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新加坡就强调儒学文化的学习要从中小学生抓起,各个中小学都开展了儒家伦理课,从小就开始注重培养国民的修养和个人品德。新加坡不仅在学校开展儒学伦理教育,在社会上同样也呼吁儒家伦理,从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全国礼貌运动一直延续至今。关于这些运动说法正确的是(     
①新加坡在经济发展中注重吸收儒家文化的精华
②政府应取代家庭所扮演的角色
③这些运动造就了有生产力的人民,推动经济增长
④新加坡多元文化和谐形成独特文化景观
A.①③B.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2024-02-27更新 | 423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新阵地教育联盟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寒假返校开学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晚清时期,汉口的一首民谣是这样唱的:“汉口的姑娘生得傲,麻纱裤子穿一套;红缎子鞋,皮底铰;燕子头,反镜照;新市场里买戏票,三层楼上靠一靠……时装女服不兴长,尺寸先须合体量。窄袖短衣高护领,青裙还要仿西洋。”这首歌谣不能反映(     
A.娱乐方式世俗化B.社会生活近代化转型
C.西方生活方式的普及D.体现了中西结合的特色
6 . 茶马古道指唐代以来为顺应当地人民需求,在中国西南和西北地区,以茶叶和马匹为主要交易内容,以马帮为主要运输工具的商品贸易通道。元朝建立驿站,从而使四川西部与西藏间的茶马大道大大延伸。明朝设卫驻军以保护茶道畅通。清朝时期四川在治藏中的作用大大提高,四川与西藏关系的密切,进一步推动了川藏“茶马贸易”。据此可知,茶马贸易反映了(     
A.政府重视边疆地区开发与治理B.促进内地与边疆地区经济交流
C.政府强化对边疆地区的直接管理D.重农抑商政策出现松动
7 . 大学既是人类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传承、研究、融合、创新高深学术的高等学府。下列关于西方大学说法正确的是(     
A.兴起于文艺复兴时期B.拿破仑使大学逐渐倾向于世俗化
C.洪堡促成大学职能的转变D.美国实行“大学区”制度
2023-09-24更新 | 105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崇化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8 . 法国文艺复兴时期最珍贵的建筑物---卢浮宫博物馆,历经800多年扩建重修是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拥有的艺术收藏品高达40万件,保留了从古希腊、古罗马到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品,甚至亚洲各国不同时期的艺术品。作为近代博物馆的卢浮宫(     )
①是展示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场所               ②是进行国民教育的重要场所
③向公众全方位提供多个领域知识               ④担负文化传承和传播的使命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023-09-06更新 | 151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名校协作体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联考历史试题
9 . 战后,东亚一些国家在近30多年的时间里取得了惊人的发展成就,因此东亚各国的现代化道路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其中以新加坡和韩国较为典型,其成功离不开儒家文化的背景。下列属于两国类似儒家文化背景的是(     )
①重视教育     ②科学技术     ③勤俭节约     ④高效作风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10 . 大西洋两岸的互动影响世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移民与欧洲帝国的扩张形影相随,使得殖民成为人口迁移的同义词。从16世纪到18世纪末,有150万欧洲人移民到美洲,但是被转运到美洲的黑人数量是这个数字的4倍。黑人被迫生活在由白人主导的世界里,不再说他们的母语,基督教取代了他们原先的宗教信仰。然而,19世纪的人口变化使黑人被边缘化。一方面,1807年奴隶贸易被禁止后,非洲奴隶不再被运送到美洲,另一方面,19世纪欧洲绝大部分国家都发生了人口爆炸,来自大西洋彼岸的白人涌向美洲。从那时候起,黑人在许多地方不再是多数群体,甚至成为少数民族,在美国尤其如此。

——[西]胡里奥·克雷斯波·麦克伦南《欧洲:欧洲文明如何塑造现代世界》

材料二

因奴隶制引起的南北紧张关系。南方认为,他们是自愿加入合众国的,因此可以选择离开;而北方的观点则是,神圣的宪法将各个州已经联系成不可分割的整体。北方诸州人口众多,且集中了美国所有的主要工业区,北方人口总数接近2100万。南方人口总数包括300多万奴隶在内才900多万,但南方军队素质较高,而且得到英、法支持。美国内战解放了奴隶,确保了联邦国家的存在。美国内战后尝试“重建”南方,却没有给予非裔美国人平等权利。这表明奴隶制是南方问题,种族歧视是整个美国的问题。

——[]杰弗里·瓦夫罗《历史:地图上的世界简史》

材料三

泛非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和运动诞生于美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它的创始人和领导力量是非裔美国人和非裔加勒比人。早期的泛非主义思想基本上围绕着文化和种族问题,主要诉求是平等和非歧视。比如1923年泛非大会宣言称:“最后,我们要求全世界把黑人作为人来对待。”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个转折点,1945年在曼彻斯特组织了最有名的第五次泛非大会,大会决议有明确的政治诉求,即要求自治和独立,并发出警告“非洲人不愿再挨饿来做世界的苦工”

——[坦桑尼亚]伊萨·施瓦基《“全球南方”中的非洲出路何在》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大西洋两岸移民的阶段特征,结合所学,简析人口迁移对美洲文化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引起美国内战的主要因素,结合所学说明“种族歧视是整个美国的问题”。
(3)阅读材料三,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泛非主义诉求的变化。结合所学,概述二战后非洲政治、经济发展情况。
2023-09-03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七彩阳光高考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返校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