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阶段发展
20世纪20年代初动画片传入中国,一经面世就得到大批观众的喜爱。
1920—1930年万氏兄弟创作了中国第一部动画短片《舒振东华文打字机》后,力作不断, 反响热烈。
1931—1945年万氏兄弟拍摄了20多部短片,包括呼吁团结抗击侵略的《同胞速醒》《精诚团结》,提倡抵制日货的《血钱》《国货年》等。
1946—1956年建国初,动画创作人员发展到200多人。动画电影发展迅速, 其中《神笔》和《骄傲的将军》开启民族风格先河。
1957—1966年民族风格发扬光大,涌现出《渔童》等中国风貌的作品。
1977—1986年1978年后,全国建立了几十家动画片拍摄基地, 工作者们的热情重新高涨,动画片数量增加,在题材内容、艺术形式和制作技巧等方面,都有新探索,在国际上确立了“中国学派”的地位。
1987—2000年市场经济大潮中,动画短片产量和质量大幅下滑,国产动画未能找到发展之路, 其间只有《宝莲灯》等寥寥几部佳作。
2001年以来2004 年国家广电总局颁布《关于发展我国影视动画产业的若干意见》, 将发展动漫产业作为国家战略,截至2019年6月,已有20多部国产动画电影票房过亿元,如《大圣归来》《熊出没之原始时代》等。

——摘编自张先云《从“中国学派”到“中国风”——综观国产动画片的发展历程》

从上表中提取两条或者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自拟标题,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
2024-03-24更新 | 121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4届高三3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下图为1885年绘制的《服之不衷》,其配文曰:“……差役等大半狐裘黄黄,邑尊(知县)大怒曰:‘尔何人斯?乃衣斯?衣其平时所入钱文必多不义!’饬从人将其丽服剥去,堆积于堂下而火之。每人给钱二千文易制布衣。闻者为之大快。”画中知县的做法(       

A.揭示了社会矛盾激化B.表明反帝斗争的高涨
C.展示出新旧交替特征D.深受传统思想的影响
3 . 下图所示为考古出土的西夏文物—西夏文《论语》(左)、西夏文佛经(右)。由此可知,西夏(     

A.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特征B.主流思想与北宋无异
C.与印度存在着直接交流D.把佛教当作官方宗教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这充分证明了中华文明具有自我发展、回应挑战、开创新局的文化主体性与旺盛生命力……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中华文明是革故鼎新、辉光日新的文明,静水深流与波澜壮阔交织。连续不是停滞、更不是僵化,而是以创新为支撑的历史进步过程。中华民族始终以“苟日新, 日日新,又日新”的精神不断创造自己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作为最繁荣最强大的文明体屹立于世。

——摘编自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

阅读材料,围绕“中华文明”自拟论题,并结合中国史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2024-03-18更新 | 159次组卷 | 5卷引用:四川省泸州高级中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甲午战后,梁启超主张把个人、家庭的命运与国家、国民的命运结合在一起,真正形成一个命运共同体,并以这种共同体为争取独立的主体,进而在国际秩序中确立自己的合法性。这一主张说明(     
A.改良派积极寻找“托古改制”依据B.民主共和是当时社会的主要思潮
C.西方启蒙思想深刻影响了中国革命D.家国情怀在近代转型中与时俱进
2024-03-17更新 | 677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仁寿第一中学校(北校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引文出处引文内容
《尚书》“民为邦本、本国邦宁"“政在养民”
《礼记》“君以民存,亦以民亡”
《孟子》“民为责,社次之,君为轻"
《管子》“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材料二   《论语》中说:“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礼记》中说:“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吕氏春秋》中说:“昔先圣王之治于下也,必先公”。《六韬》中载:“天下非一人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

材料三   《慎子》中说:“法者,所以齐天下之动,至公大定之制也”。《淮南子》中说:“法者,天下之度量而人主之准绳也”。《论语》中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一的核心思想;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简析这一思想产生的社会根源。
(2)根据材料二、三,概述材料中著作的共同诉求,并予以评析。
7 . 中国古代服饰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之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社会各阶层的着装有严格规范。下表是中国古代文献中有关服饰规范的部分内容:

出处

内容

《礼记·深衣篇》上衣用布四幅,表明一年有四季;下裳用布十二幅,代表一年有十二月;袖口圆弧,领子方正,意味着公正:背缝垂直,体现出诚直。
《新唐书·车服志》唐高宗时对官服的规定:三品以上袍衫紫色,四品袍深绯,五品袍浅绯,六品袍深绿,七品袍浅绿,八品袍深青,九品袍浅青。
《宋史·舆服志》绍兴五年,高宗谓辅臣曰:“金翠为妇人服饰,不惟靡货害物,而侈靡之习,实关风化…宜申严禁。”

——摘编自张玲《中国古代服饰的文化符号内涵及制度规范》等

材料二   明代的“服妖”分为衣冠复古、奢侈僭越、男女混装和习俗禁忌四个类别。衣冠复古,即穿戴模仿前朝服饰,包括了元蒙遗风和之前其他朝代的服饰:奢侈僭越,即以下僭上,违制使用贵重饰品和贵族服饰;男女混装,即女着男装、男着女装;习俗禁忌,即与传统社会认知相违背的服饰或服饰行为,如上层人士穿戴低贱之人服饰等。

——整编自赵梦菲《明代“服妖”服饰现象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古代服饰的文化内涵并说明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为“服妖”下一定义,并对明代“服妖”的成因进行分析。
8 . 西汉时期,董仲舒成功改造儒学,通过官方的大力倡导,儒学在中华大地的广泛传播,儒家倡导和主张日渐成为各族人民共同遵奉和信守的政治理念,中国的政治格局也为中华大地“五方之民”所共同维护。儒学出现以上状况是基于(     
A.宣扬大一统观B.宣扬君权神授
C.劝君主行仁政D.强调天人感应
9 . 《曾子大孝第五十二》云:“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战阵无勇,非孝也。”据此可推知,当时“孝”(     
A.重视血缘伦理B.孝道融入礼法C.社会行为规范D.国家政治伦理
10 . 你要写关于民族精神方面的作文,应引用下列哪句名言?(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C.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D.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