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蒙古西征给欧洲带来极大的灾难:欧洲被外族入侵,封建制度遭受冲击,大军所至,焚毁田园,摧毁堡垒;更甚者,是教廷的权威蒙受极大的打击。欧洲人开始向内反思,希望重建一套安身立命的依据。因此,欧洲人(     
A.掀起了宗教改革运动的浪潮B.重视人的力量追求现世生活
C.实现了人与社会的双重觉醒D.开展了资产阶级的革命运动
2 . 中亚地区阿伊哈努姆遗址(约公元前4世纪末至公元前2世纪下半叶)出土了丰富的文物,包括希腊人物和神像雕塑、太阳神阿波罗神像的鎏金银盘、大夏和印度古钱,甚至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手稿。据此推断,该遗址是(     
A.波斯帝国劫虏希腊的重要表现B.罗马帝国宽广疆域的重要象征
C.亚历山大远征交流碰撞的产物D.古希腊人建立海外城邦的例证
2024-04-15更新 | 24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月考(八)历史试卷
3 . 下表所示是关于蒙古西征的三个观点。据此,我们可得到的启示是(     
观点一蒙古在西征过程中不断攻城略地,对当时的亚欧大陆经济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观点二西征过程中,大量的汉人工匠被带到了中亚、西亚和东欧。与此同时,蒙古人也将大量的西方工匠俘虏到了蒙古草原和中原
观点三蒙古将中国的火药、印刷术、指南针三大发明传播到了阿拉伯,后来这些发明又从阿拉伯传播到了欧洲,推动了欧洲的近代化转型
A.军事扩张推动文明进步B.蒙古西征阻碍欧亚文化交流
C.应辩证地看待蒙古西征D.蒙古西征旨在传播进步文化
4 . 据史料记载,蒙古西征在攻陷城池中将有技能的人掠至中国,并设置了专门机构来组织其从事生产,元朝设有诸色人匠总管府。同时,阿拉伯人接触到了蒙古火药的威力并加以改造,在其与欧洲基督教国家的战争中大显神威。据此可知,蒙古西征(     
A.引发了大规模人口流动B.体现了生产分工的细化
C.推动了实用技术的交流D.促进了欧洲社会的革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一位西方历史学家如此描述希腊文化与罗马文化的关系:“(罗马)广场上的建筑显现出希腊风格,但它们更加雄伟高大……罗马人用法律和秩序取代了希腊化时代的混乱。”古罗马诗人贺拉西为此写道:“希腊被擒为俘虏;被俘的希腊,又反过来俘虏了野蛮的征服者。”据此可知(     
①战争造成了不同文化的碰撞与交锋                       ②罗马法有利于帝国统治
③文化在选择与重构中不断发展发展                       ④贺拉西处于希腊化世界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6 . 有人把蒙古西征称之为“成吉思汗大交换”,认为蒙古西征可以与哥伦布大交换类比。阅读下面的示意图,回答问题。

                                   图1 蒙古军队西征示意图                                                            图2 新航路开辟后的物种传播
提取上述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对两个“大交换”加以解读。
2024-04-07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随着疆域的扩大,眼界的开放,希腊先进的思想财富随着希腊的物质财富涌流进罗马,迅速征服了“野蛮的”罗马贵族,引起他们中的知识分子对自己民族历史和文化的反思。这说明(     
A.罗马认同并继承了希腊文化B.城邦制度被罗马帝国所沿袭
C.希腊法律为罗马提供了蓝本D.罗马用希腊的民主代替专制
2024-04-01更新 | 24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部分重点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4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下表所示为公元前8~前7世纪亚述君主对外征服战争情况。由此可推知,这些战争(     

君主

征服行动

辛纳赫里布

四战埃兰(中心位于今伊朗),三平巴比伦

阿萨尔哈东

抚平米底(位于今伊朗),征服埃及

阿淑尔巴尼帕二世

攻陷底比斯,侵占埃及,三入苏萨,摧毁埃兰

A.首次完成了两河流域的统一B.受到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的影响
C.客观上利于推动区域文明交融D.建立起地跨亚非欧的世界性帝国
9 . 十字军东征(1095—1291年)是西欧封建领主和骑士在罗马教廷组织下对地中海东岸国家发动的战争。随着东征,新的词汇加入欧洲的语言里,如Cotton(棉布)、muslin(平纹细布)、lemons(柠檬)等。欧洲人还带回许多新奇的纺织品、食物和香料等。据此可知,这场战争(     
A.客观上密切了经济文化交流B.强化了教会的精神统治
C.打破了阿拉伯对商路的垄断D.开始了欧洲近代化历程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明是包容的,人类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鉴的动力。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人类创造的各种文明都是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每一种文明都是独特的。……历史告诉我们,只有交流互鉴,一种文明才能充满生命力。只要秉持包容精神,就不存在什么“文明冲突”,就可以实现文明和谐。

——习近平2014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摘编自陈恒《文明的汇聚与传播—古代世界文明之交流》)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自拟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不能重复材料)
2024-03-30更新 | 163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环际大联考“逐梦计划”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测试(一)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