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先秦时期的政治体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西周时青铜礼器主要有鼎、鬲、盨、簋、豆、敦等类,它们大多制作精美,造型端庄,纹饰威严、华丽。贵族阶级生前或死后所使用的礼器依次规定为九鼎八簋、七鼎六簋、五鼎四簋、三鼎二簋、一鼎一簋等五个等级,其对应的使用者分别为周天子、诸侯国君、上大夫、下大夫和士。这主要说明了当时的青铜器
A.充当了人与神沟通的媒介B.种类繁多受益于分封制度
C.制作技术被贵族牢牢控制D.是象征权力的徽章和道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初步具备了君主专制国家的雏形,正从宗族国家向君主专制国家过渡。这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       )
A.宗法分封制度已经终结B.血缘政治纽带得到加固
C.官吏选拔原则发生变化D.家国一体观念趋向淡化
3 . 法律在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春秋时期贵族认为刑律越秘密越好,这样才有利于贵族随意处置老百姓。①郑国的子产于公元前536年“铸刑鼎”——把惩治犯罪的刑律铸在金属鼎上,让老百姓知道犯了法会得到什么样的处罚。②这个做法遭到了很多贵族反对。③子产此举,开启了中国古代公布成文法的先例。春秋时期,宗法贵族减弱了气势,新的地主阶层兴起,各利益集团、社会阶层以及经济条件都在发生变化。④“铸刑鼎”这一重大改革措施符合社会发展的新需求。

——摘编自马立诚《子产铸刑鼎》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制建设大事记

第一阶段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共同纲领》《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等法律
1954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到1957年全国人大共制订和修改补充了58项法律
第二阶段19581976年,全国人大仅制订了《1958年至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和197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三阶段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
19781992年,全国人大制订重要法律230多部,其中包括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民法通则》《刑法》《行政诉讼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等

完成下列要求:
(1)材料一的四个序号中,属于历史史实的是        ,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时期“铸刑鼎”所反映的社会政治领域的变化。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三个阶段的主要特征。
(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法律在推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为了巩固西周政权,周公东征,摧毁商殷及其同盟淮夷的残余势力后,又要在全国冲大封同姓、异性和古帝王之后于新占领的东方,“以藩屏周”。这说明分封
A.有效解决了地方分权B.传播了西周先进文化
C.巩固了血缘贵族同盟D.具有武装部落殖民性
2020-10-02更新 | 64次组卷 | 3卷引用:全国百强名校领军考试2021届高三9月联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周灭商后,疆域扩大,已经是一统的多民族国家。因而,人们心中遂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大一统思想的初步形成。

——摘编自杨向奎《先秦儒家之一统思想》

材料二   秦朝建立后,秦始皇着手建立断的帝国体制……由于秦帝国只存续了十五年,它所建立的帝国模式带有浓厚的实验色彩,这种模式是否能够续下来,在汉初仍是一个未知数,而当时异姓诸侯王势力的强大更加大了它的不确定性。至汉武帝时,终于完美地解决了统一与分裂的问题。

——摘缟自卜宪群《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此时“一统的多民族国家”形成的制度因素以及它在该时期思想领域产生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的帝国体制”是什么?在西汉初年表现为什么体制?并指出这种“不确定性”对西汉政治产生的影响及解决措施。
6 . 先秦至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与国家治理:政治制度的演变
(1)西周——贵族等级分封制
①内容:周天子把王畿以外的地区分封给同姓贵族、异姓功臣或旧贵族,建立诸侯国。诸侯和卿大夫继续分封,形成____
②特征:周天子与各级贵族都实行____;分封制与宗法制相配合,政治权力分配与血缘关系相结合。
(2)商周王权的特点:原始____对君主的权力有制约作用;国人可以通过舆论影响朝政。
(3)春秋战国时期
①春秋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宗法血缘关系的瓦解,贵族等级分封制开始解体。
②战国时期:各国在政治上进行重大改革(商鞅变法最具代表性),君主权力加强,郡县制、____等封建政治制度开始产生。
(4)秦朝的政治制度
①皇帝制度:秦朝政治制度的核心。一切政治、军事、法律事务的决定权都在皇帝手中。
②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是皇帝,中央设三公九卿,地方推行____
③文书制度:各级官僚机构以文书行政,建立以____为中心的文书传送系统,以保障政令传送到全国各地。
(5)汉代的行政制度:汉承秦制,略有损益。
①中央:西汉时期汉武帝设立____,削弱了外朝丞相的权力。东汉时期刘秀将____确立为新的行政中枢,三公权力受到削弱。
②地方:西汉初实行____。东汉晚期,原来的监察区“州”变为一级行政机构。
2023-08-23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统编版一轮通史版课时夯基专题练-中国古代史1-5先秦至秦汉时期的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春秋时,晋楚等国已开始了县的设置,但县大夫和县公仍大都由卿大夫及其子弟担任。战国逐渐形成了郡县两级制的地方管理体系,郡守、县令多由国君自行任免。这说明
A.春秋战国时期已经普遍实行郡县制
B.县的设置早于郡,所以县的地位高于郡
C.郡县制的发展经历了由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转变
D.秦朝最先推行郡县制
23-24高二上·全国·课前预习
填空题 | 较易(0.85) |
8 . 原始民主传统
(1)特点:君主的权力不是绝对的,其中的原始民主传统,对君主的权力有制约作用。
(2)表现:国家遇到重大问题时,君主要征求平民“____”的意见,国人也可以通过舆论来影响朝政。
(3)影响:在春秋各国政治中仍有一定影响。
2023-07-22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导学案)-【上好课】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必1)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礼记》载:“诸侯不敢祖天子,大夫不敢祖诸侯。”这主要反映了西周
A.按地域分割政治权力
B.宗法制与郡县制相结合
C.维护嫡长子的特殊地位
D.天子拥有绝对专制权威
22-23高三下·全国·单元测试
填空题 | 容易(0.94) |
10 . 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背景
(1)宗法分封制瓦解:春秋时期,随着_____的发展和_____关系的瓦解,贵族等级分封制开始解体。
(2)新制度的萌芽:战国时期,为适应社会变化的需要,各国在政治上进行了重大改革,_____加强,郡县制、_____等封建政治制度开始产生。
(3)秦完成国家统一,结束了长期战争的_____局面。
2023-01-28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一单元政治制度-【知识清单】高中历史知识记忆清单(选择性必修3本)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