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先秦时期的政治体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宗者,尊也。为先祖主者,宗人之所尊也。”这反映了宗法制(   )
A.强调血缘纽带B.重视尊卑贵贱
C.以嫡长子继承制为特点D.有利于凝聚宗族
23-24高二上·全国·课前预习
填空题 | 较易(0.85) |
2 . 夏商政治制度
(1)夏朝
①国家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
②王位传承:禹死后,其子启继位,____代替了禅让制。
(2)商朝
①内外服制:商王直接控制内服王畿地区,王畿四周是外服。
②管理机构:有较系统的国家机构和分掌____各类事务的官吏。
2023-07-22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导学案)-【上好课】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必1)
3 . 面对西周大军兵临城下的危局,商纣王却镇定地说:“呜呼!我生不有命在天?是何能为!”西周初年,统治者明确提出了“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这表明
A.商朝统治者非常重视敬天尊祖制
B.西周统治者认识到人事重于天命
C.商朝统治者不认可传统的天命观
D.西周统治者接受了儒家民本思想
2016-12-12更新 | 288次组卷 | 4卷引用:2013届河南省十所名校高三下学期考前仿真考试历史试卷
4 . 天干地支是中国先民较早掌握的初步的天文历法知识。商代君主多以天干为名,如太甲、盘庚等,这一现象反映出商朝
A.天干地支知识已在大众中普及B.统治者用神权巩固王权
C.董仲舒君权神授观念巨大影响D.经济繁荣,文化发达
5 . 有人说:“分封制是一把双刃剑,它同时给予中央和地方以合法性。至于哪处势力能够在激烈的政治搏斗中获胜,那就完全要看它的实力了。”下列地方势力的行为不具有“合法性”的是
A.周显王三十五年,齐侯婴自称齐威王
B.晋文公加派鱼盐之税
C.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进行变法
D.魏文侯以吴起为将,编练新军
2016-11-27更新 | 392次组卷 | 26卷引用:2012届山西省康杰中学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卷
22-23高三下·全国·单元测试
填空题 | 较易(0.85) |
6 . (1)商周政体中,君主的权力不是绝对的,其中的_____传统,对君主的权力有_____作用。
(2)国家遇到重大问题时,君主要征求平民“_____”的意见,_____也可以通过舆论来影响朝政。
2023-01-28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一单元政治制度-【知识清单】高中历史知识记忆清单(选择性必修3本)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梁启超认为,秦代实行专制,与秦始皇“夷六国”“扫封建”而设郡县密切相关。“有郡县,然后土地人民直隶于中央政府,而专制之实乃克举。亦惟以如此广漠辽阔之土地,而悉为郡县以隶于中央政府,则非大行专制不能为功。中国自周末贵族政治澌灭,失去限制君权的阶级,致使专制政治不断得到加强。权臣于国有利有病,但对于君主则病多于利,故欲行完全专制政体之君主,无不摧灭之”。

——摘编自张昭军《“中国式专制”,抑或“中国式民主”》

材料二   自武帝以来,中国政府之组成,既不在于贵族,亦不出于军人,而为一种建立于民众信托之上之“文治政府”。盖操之于非宗教、非封建、非专制、非商业资本之另一中层阶级之手。此即后世之所谓“乡绅”与读书人,此即封建时代“士”者之化身。

——《钱宾四先生全集》


(1)根据材料一,概括梁启超认为中国古代实行君主专制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众信托之上之‘文治政府’”的含义及形成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治政府”,对君主专制制度的影响。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西周春秋时期,社会上层即贵族层、统治者层皆按宗法制组成父亲家长制集体大家庭。这种大家庭是一个血缘亲属关系复杂、人数众多、组织庞大的宗族集团。宗族集团或异财,或共财,或异财共财相结合。虽然在宗族组织中,有时又分成若干分支家庭,甚至小家庭,但这些个别家庭在社会与政治、经济活动中均不具有独立性格,而是被埋没在宗族体系之中。


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西周春秋时期家庭的特点,并分析形成这种特点的原因。
2020-08-05更新 | 49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孟子·告子》载:“诸侯朝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有关这段历史材料反映的制度表述不正确的是
A.天子与诸侯的关系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B.世代诸侯需由中央任命,诸侯国拱卫中央
C.东周时期这项制度随井田制的瓦解而崩溃D.这项制度下土地的所有者与使用者是分离的

10 .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在人生的旅途中,家是你永恒的港湾,疲了惫了,想一想家,那是你力量的源泉;在社会的纷争中,家是你永恒的坚石,惧了怕了,想一想家,那是你自信的来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代)连江县的杨崇家庭,六世同居,男女老幼有70口人,饮食一道,财产共有。南平廖氏,五代同居,也同耕共食。大田县吴氏六世同居,男耕女织,不分彼此。福清县王荣也是六世同居,大小家人七百余口,不曾折箸争吵过,而且这个家庭一直发展到清代,是福建历史上受明清两代封建王朝表彰而名扬一时的大家庭。

——彭文宇《历史上闽台家庭与家族交往》

材料二:20世纪初,一个引人瞩目的现象是,家庭制度在中国受到空前激烈的批判:一个将家庭作为组织、管理社会基础的传统社会,在现代化进程中,为了从传统之茧中蝶化,对家庭制度进行批判是必然的。

——孟宪范《家庭:百年来的三次冲击及我们的选择》

材料三:这一运动的收获是空前的……这种社会细胞——家庭改革,对于提高人民的政治热情,挖掘潜力建设我们的祖国,是会起着重大推动作用。

——《华北区贯彻婚姻法运动总结》(1953年)

材料四:通过把工作转移到家庭之外,工厂也从不同的方向吸引父亲、母亲、孩子远离家庭,从而改变了传统的家庭生活模式。

——E(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福建地区大家庭的基本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统治者表彰这类大家庭的主要目的。
(2)从现代化的角度分析,为什么材料二所述20世纪初的中国“对家庭制度进行批判是必然的”?
(3)根据上述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推动家庭变革的基本因素有哪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