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先秦时期的政治体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周人从殷周鼎革的重大事变中体验出了“天命靡常”的“历史哲理”来,继而提出“皇天无亲,唯德是辅”的主张。这表明西周统治者(     
A.注重强化自我约束B.完全抛弃了神权观念
C.深受儒学思想的影响D.萌生敬天法祖意识

2 . 制度建设是中国古代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彰显了中华文明的智慧。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古代历代统治者注重通过制度创新,完善国家治理。

摘编自《中国通史》

这套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历经数千年,各项制度既前后相继、互为关联,又不断发展、持续变革。

摘编自李国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

治理体系的深厚历史底蕴》

(拓跋魏)国中一切制度文物,亦无一不仿南朝。至北齐北周之治制,则尤为隋唐治制之所本,于中国之贡献颇大。

摘自1913年《共和国教科书·本国

史:上卷》和1928年《初中本国史》

从材料中任意选取一个角度,围绕“制度建设”自拟一个论题,并运用中国古代史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证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3 . 西周初期,“王家”指周王个人的家庭(排除那些已建立宗族的周王兄弟)及维持其财产的管理系统,与“王朝国家”(指中央政府官员体制)均代表周王进行运作。西周后期,“王家”与“王朝国家”分离,“王朝国家”逐渐获得“自我决定的运行体系的特点”。这一变化(     
A.反映出集权体制下的局部调整B.推动了周王朝的官僚化进程
C.淡化了权力分配与血缘的关系D.表明人文精神促进理性行政
4 . 有学者认为所谓分封者,就是周人击败殷人后,将其一个或数个血缘氏族部落,集体向新的土地迁居,与当地原来的殷人——可能还有其他土著居民——同居共处,因此将其称为周人的“武装殖民”。据此可知,西周分封(     
A.弱化了贵族的地位B.加速了族群间交融
C.强化了周王至尊权威D.巩固了中央集权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尚书·尧典》载:舜任首领后,设官分职建立了管理机构,禹被任命为“司空”,平治水土;弃(人名,“后稷”),播司百谷;皋陶(人名)作“士”,主管刑罚。这一记载反映了(       
A.奴隶制度等级森严B.早期国家雏形出现
C.专制王权开始形成D.重农抑商政策制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周礼》对贵族宴饮活动青铜器使用的数量和器型都有明确的规定:天子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卿大夫五鼎四簋,士三鼎二簋。战国时期,各国宴饮活动所用青铜饮食器具不仅在数量上得到大大扩充,而且涌现出不少带有明显的生活化倾向的新器型。这一变化(     
A.加速了分封制的崩溃B.反映了社会结构变迁
C.开始于井田制的瓦解D.推动了庶民生活改善
2024-02-11更新 | 97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横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月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公元前631年鲁僖公参加了有周卿士王子虎、晋卿狐偃、宋卿公孙固等参加的盟会,《春秋》记载了此事,但是不书这些卿士之名,《左传》阐释其意蕴谓,“卿不书,罪之也。在礼,卿不会公侯,会伯、子、男可也”。这反映了当时(     
A.分封体制得到强化B.诸侯国君权威加强
C.宗法制度走向成熟D.礼乐文化仍被认同
8 . 周公东征后,将殷都旧地封给康叔,建立卫国。周公反复告诫他,要实行文王“明德慎罚”的方针,广求“殷先哲王”的“保民”办法,在“商政”的基础上,加强周法的统治。这些措施(     
A.践行了儒家的民本思想B.完善了西周的宗法制度
C.构建了众星拱月的格局D.利于商民对西周的认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鲁国是西周重要封国之一、时人有“周礼尽在鲁”的赞叹。但据《孟子》记载:鲁国初封时“为方百里也;地非不足,而俭于百里……今鲁方百里者五”。战国时期鲁国封地的扩大(     
A.冲击了原有的统治秩序B.损害了新兴势力的利益
C.促进了礼乐制度的完善D.促进了宗法制度的拓展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汉以后之社会,非宗法所能维持,故此制因价值丧失以致事实上之消灭。然在周代既有长时间的历史,儒家复衍其法意以立教,故入人心甚深。

——摘自《梁启超论中国文化史》

材料二   宋代儒家重视宗法与族谱的生活伦理和社会功能,并将宗法伦理运用于族谱的编撰之中。张载主张用宗法与谱系来“管摄天下人心,收宗族,厚风俗,使人不忘本”。苏洵在创修《苏氏族谱》时,明确希望“观吾之谱者,孝悌之心可以油然而生矣”。

——摘编自张载《张子全书》、苏洵《嘉祐集》

材料三   后世封建不行,而宗法因之以不讲……盖因谱不时修耳,不然则天下一家,中国一人。

——摘编自陈瑄《方氏统会宗谱序》,嘉靖三十七年

(1)根据材料一、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汉以后之社会,非宗法所能维持”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明儒家编撰族谱的目的,并指出其所体现的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2024-01-29更新 | 222次组卷 | 7卷引用:2024年1月江西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