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汉至明清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0 道试题
1 . 如图所示为我国古代某一时期的形势示意图。这一时期是(     
   
A.东汉B.隋朝C.唐朝D.宋朝
2023-10-11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湖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朝开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地方行政体制是郡、县两级制……秦有四十多郡,中央直接管理问题不大,西汉时疆域逐渐开拓,郡国的设置日益增多。汉武帝时达到了一百多个,中央直接管理就有些麻烦。于是,武帝时全国设十三部(后亦称州),在部置部刺史,加上京城的司隶校尉,共十四个……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州刺史或州牧成了地方割据势力,从此,魏晋南北朝的地方行政机构变成了州、郡、县三级。

——摘编自宁可《中国封建社会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材料二 北宋地方权力分配示意图


材料三   晚清以来,流民大量涌入东北,清政府也逐渐放宽封禁政策,招民开垦,以加强对东北地区的开发。日俄战争后,边疆局势急剧恶化。面对“外有强邻逼处,内有马贼横行”的危局,从封疆大吏到普通知识分子,纷纷呼吁清政府改革东北地区的军府制度。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清廷裁三省将军,设立东三省总督,总督之下设三巡抚,分管奉天、吉林、黑龙江行省,行省下分设道、府、厅、州、县等地方民治机构。其中,东三省所设之道,多数为分巡道兼兵备衔,道员兼辖招民招垦、旗民交涉以及蒙务、商务、税收等。道本身具有监察职能,部分道还受理中外交涉事务。道的设置有益于东三省由军府制向行省制过渡及开发边疆、缓解危机。  

——摘编王景《清末东三省道设置与作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东汉末年地方行政体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北宋为强化对地方的管控,采取了什么措施?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政府改革东北地区行政制度的原因,并简析晚清政府在东三省设置“道”的作用。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地方行政体制变革的认识。
2023-10-11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第一百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下图是东汉十三州分布示意图,它体现出当时(       
      
A.南方刺史行政权力膨胀B.中原地区经济中心地位明显
C.中央行政体制重大调整D.多民族国家版图的正式形成
2023-05-31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第四中学2023届高三5月适应考历史试题
2023高一下·四川·学业考试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形势图

   

材料二   北宋地方权力分配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在地方行政制度建设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并分析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北宋为强化对地方的控制、管理,采取了什么措施?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国古代强化中央集权的意义。
2023-09-18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普通高中2023年高一学业水平适应性测试(三)历史试题
5 . 变革与创新

变革与创新是历史传统,也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重要原因。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在历史进程中因时而变,逐步发展。

(1)请将上述中央机构示意图与下列的朝代相对应。(填字母)
①秦朝:             ②汉朝:          ③唐朝:          ④明朝:      
(2)上述结构图中都有一个共同角色E,E处应填      (填空);从E与其它机构的关系中可以看出古代中国呈现的显著制度特征是(        )(单选)
A.君主专制B.中央集权C.民族自治D.世卿世禄

近代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仁人志士求变求新,为改造社会积极探索。

(3)请将以上近代历史人物与其改造社会的主张相匹配。(填字母)
历史人物求变求新的主张
     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宪法,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
     况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
     余维欧美之进化,凡以三大主义:曰民族,曰民权,曰民生。
(4)依据上述材料,以上四位历史人物的求新求变主张有何异同?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砥砺前行、改革创新,成就瞩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改革创新的重大事件

序号年份事件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
1954 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颁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56 年对农业、 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1978 年小岗村率先实行包产到户,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随后在全国各地推广
1992 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目标
(5)从上表②—⑤中任选一件事,参照示例,说明变革创新如何推动了社会进步。
示例: ①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中国逐步实现工业化扫除了障碍。
7日内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如图是一幅古代山东地区的行政区示意图。图中反映的地方行政制度出现于(     
A.商朝B.秦朝C.汉代D.元代
7 .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古代基本的政治制度。中央与地方、皇权与相权矛盾在不断的斗争与妥协中逐步发展。

材料一   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

——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二   唐朝三省六部制示意图



(1)材料一论述的西周,秦朝和汉初的三项政治制度分别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说明唐朝中央三省之间运行程序?结合所学分析三省六部制的历史作用。
2023-07-24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信阳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下图为部分朝代地方行政层级管理变化示意图,对该图理解有误的是(     
   
A.行政区划变革是绝对的、稳定是相对的B.地方最高级行政区划变化最大、最频繁
C.最基本一级的行政区划有极强的稳定性D.较早设置的行政区划地位呈提升的趋势
2023-07-22更新 | 185次组卷 | 6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

——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二   唐中宗不经中书省和门下省而径自封拜官职,因心怯,故他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当时称为“斜封墨敕”。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   宰相制度的变化(君主专制)示意图:


   
(1)材料中“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是何含义。
(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的制度名称和评价其主要作用。
(3)结合示意图和所学,指出相权变化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2023-08-26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九一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南宋至明清时期,考中的状元、进士群体的地理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历经1300年,科考700多榜,共产生近600名文状元。历代皇帝都会将殿试钦点的每一榜状元及进士全部勒石铭记,并坚在孔庙国子监以示表彰,诏告皇朝文才辈出,标榜皇帝选贤任能,以鼓舞士气,垂示后人,营造重学风气。其中,北京孔庙约保留了195通进士题名碑,主要为明清两代石碑,碑上刻有状元及其余进士的姓名、次第和籍贯。许多历史名人贤达也在这上面留下了自己的名字,如文天祥、于谦、林则徐等名字都能在碑林中找到。

——摘编自叶小秋《北京遇见状元碑》


(1)根据材料一,说明示意图反映的历史现象,从经济的角度阐述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历代皇帝立“状元碑”的社会影响。
2024-03-18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韩城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统考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