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97 道试题
1 . 北魏孝文帝延兴三年(473年),农民起义不断,诏"县令能静一县劫盗者,兼治二县,即食其禄;能静二县者,兼治三县,三年迁为郡守;二千石能静二郡,上到三郡,亦如之,三年迁为刺史"。这表明,北魏
A.监察体制成熟B.汉化程度较高
C.重视地方治理D.官员考核严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凡尔赛条约》和随后签订的各项条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列宁曾说“靠凡尔赛和约来维系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上的”,这表明凡尔赛体系(     
A.维持了战后的世界和平B.构建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新秩序
C.内部矛盾重重势必崩溃D.确定了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新格局
3 . 近十年来,出土文献的大量涌现为历史研究的突破提供了条件,《史记·陈涉世家》记载秦末农民起义的直接原因是陈胜、吴广触犯秦法,按律当斩。而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的秦简中,则规定因不可抗的自然因素而耽误的,可免除惩罚。下列表述最符合材料主旨的是
A.出土文献基本印证了传世文献B.出土文献的史料价值相对较高
C.出土文献需要进行真伪的辨析D.出土文献丰富了人们的历史认识
2021-05-05更新 | 724次组卷 | 22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河北安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如图所示漫画《全球大捷》表现的是:在北非,德国军队被打败;在苏联,红军的反击取得成效;在英国,丘吉尔正端起枪准备向欧洲大陆发动进攻;另外,美国军火也从大西洋西岸源源不断地运过来。该画作
A.充满了对建立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期待B.展示了整个反法西斯局势逐渐好转的情形
C.肯定了开辟第二战场所具有的重大意义D.反映了德、意法西斯彻底灭亡的历史事实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刘长春(19091984),生于辽宁,五岁起就参加劳动,锻炼出了强健的体魄。在1930年杭州第四届全国运动会上,刘长春连获100米、200米、400米三项冠军。“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为了骗取国际社会的对“伪满洲国”的承认,决定派遣刘长春等人参加1932年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夏季奥运会。刘长春闻讯后在《大公报》上郑重声明:“我是中华民族炎黄子孙,绝不代表伪‘满洲国’出席第十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经爱国人士郝更生、张伯苓、王正廷等人的积极努力,刘长春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得到了国民政府的同意,张学良个人出资支持刘长春赴美参赛。历经漫长航程刘长春抵达美国,参加了第十届奥运会的男子100米和200米预赛,两场比赛分列小组第5和第4,均未取得决赛权,结束了中国人的第一次奥运参赛之旅。之后,刘长春在东北大学等院校长期从事体育教育工作,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常委、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田径协会副主席等职。

——摘编自陈昱《中国奥运第一人刘长春》


(1)根据材料,概括刘长春参加奥运会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刘长春的历史贡献。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太行地区历来贫困落后,又面临着日本侵略者长期残酷的掠夺、封锁和军事进攻,经济受到极度摧残,边区的财政经济陷于极端困难的境地。邓小平从太行根据地的实际出发,制定了一系列财经建设的具体方针政策:在各项生产事业上,实行以农业和手工业为主的建设方针;提出厉行节约,实行生产和节约并重的原则;全面实行统筹统支,严格财政纪律,杜绝挪用公款公粮现象;规定一切机关、部队均不得直接向人民筹粮筹款,所需经费由政府供给;经济生产事业上实行统一领导、分散经营的方针;同时放手让下面自力更生,允许以相当的收益归各生产单位所有;积极开展劳动竞赛,推广“责任制”,组织军队支援群众生产,建立各种互助合作组织等。

       ——摘编自任敬东《邓小平抗日根据地经济建设思想探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邓小平在太行根据地实施财经建设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邓小平在太行根据地实施财经建设的影响。
8 . 孔子在对人性的论述中,没有直接提到人之性善或性恶,但同时孔子认为,即使是圣贤也要经常警惕或自省,以防范他人和自己内心的“不仁”。材料表明孔子(  )
A.抨击了人性本恶观点B.认为人潜意识中存在恶念
C.反对关于人性的争论D.消除了人们内心中的恶念
9 . 商鞅变法规定:“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这表明商鞅变法(  )
A.消除了旧贵族残余势力B.模糊了社会的等级界限
C.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D.有利于当时的社会转型
10 . 北宋统治者注意采取措施加强中央集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

——宋太祖

然熟观数人者,皆非统御才,恐不能制伏其下。苟不能制伏其下,则军伍间万一有作孽者,彼临时亦不得自由耳。

——赵普

材料二 是以文臣知州,以朝官知县,以京朝官监临财赋,又置运使,置通判,置县尉,皆所以渐收其权。朝廷以一纸下郡县,如身使臂,如臂使指,叱咤变化,无有留难,而天下之势一矣。

——[宋]吕中

三司官吏积习依违,文牒有经五七岁不决者,吏民抑塞,水旱灾渗,多由此致。

——[宋]李焘


(1)指出材料一中两人对于“巩固统治”的主张,并说明他们目的上的相同之处。
(2)结合王安石变法,说明材料二反映的现象有何影响。
2021-04-28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武强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