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918年年底,梁启超等人前往欧洲考察一年,感觉“科学万能”的梦破灭了,于是孔孟之学在梁启超心里复活;他认为许多诞生于西方文明的学问、观念并不适用于中国。导致梁启超观念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
A.优秀传统文化价值依然存在B.启蒙运动在全世界走向衰落
C.马克思主义在欧洲影响扩大D.一战暴露了西方文明的弊端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孝文帝迁都后,龙门山开窟造像奉佛遂成风气。石窟中的古阳洞是孝文帝为冯太后营建的功德窟,洞中许多造像为北魏贵族与汉族官员并肩而立,佛像题记注重彰显供养人的在世功德与父母之德。材料表明北魏政权
A.重用汉族官员以推进改革B.协同儒佛以重塑文化正统
C.奉佛成风以致于滥用民力D.遵循传统以规范社会秩序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883月,刘铭传在台北设邮改总局。这是我国第一个自立的邮政机构,是我国邮政史上的一次大变革。

1886年,刘铭传苦于台湾的通讯落后,与内地的联系困难,上奏朝廷,提出:“台湾一岛,孤悬海外,往来文报,屡阻风涛,每至匝月兼自,不通音信。水陆电报,实为目前万不可缓之急图。”他一方面积极架设贯通台湾南北的陆路电线和铺设台湾、福建间的海底电缆,另一方面他又以销递迟缓,延误时机,而创设邮政机构,开始了我国新式邮政机构的改革。他以台湾站制为基础,参酌当时海关邮政办法,于188811月颁布(邮政条目十二条》和《台湾邮政票章程),创立新的邮改组织。他改旧驿站为邮站,直接隶属邮政局,不再附属衙门机构:所有递送公文一律粘贴邮局发送的邮票,即使衙门发送的公文也不例外;商民便函,也凭邮票传递,收取邮资以信件重量和道里远近为准。为此,邮政局不再像旧式铺递那样仅仅是官方公文的代递机构,而是官民合用的近代邮政机关了。

——摘编自邱江生《中华正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刘铭传进行邮政改革的客观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刘铭传邮政改革的意义。
2022-01-06更新 | 146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从1937年到1941年,中国的国际援助主要来自苏联,苏联三次向中国提供了总额为2.5亿美元的低息贷款。从1940年起,尤其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成为援助中国的主要国家,到战争结束,美国援助的总额有13亿美元左右。这说明
A.斯大林模式导致苏联经济萎靡不振B.中国成为太平洋战场的主力
C.各国通力合作是二战胜利重要保障D.美国希望拉拢中国对抗苏联
5 . 到1914年,美国和德国在若干领域内的生产都超过了英国,不过对于英国人来说,德国的挑战更为严重。英之间的竞争只不过是19世纪最后几十年国际竞争最激烈的一个方面。材料反映了
A.一战爆发的经济根源B.垄断资本主义形成
C.自由贸易政策被抛弃D.经济危机即将到来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陈宝箴(1831-1900),字相真,晚年自号“四觉老人”,清末著名爱国维新人士。陈宝箴从小“生而英毅,顾视落落然”,“少负志节,诗文皆有法度”。1853年,咸丰为维护清朝统治,命大江南北各省在籍官绅举办团练,陈宝箴“以举人随父伟琳治乡团”,与太平军作战。

1860年入京会试,不第留京,值英法联军陷天津,入北京,火烧圆明园,陈于酒肆遥见火光冲天,捶案痛哭,惊其座人。为求仕途,陈赴南京投奔曾国藩,深得器重。1868年秋,经曾国藩叙功保举,遂入觐。1895年1月,光绪帝因淮军屡败,起用湘军,陈宝箴奉命督湘军转运,其所治粮台虽为军兴以来所“仅见”,终不能挽救清军的失败。甲午战后,维新变法运动高涨起来,陈宝箴被擢为湖南巡抚。“思以一隅致富强,为东南倡”,决心举行新政,以展爱国抱负,以挽国危厄运。在他的积极倡导全力支持下,湖南各项事业次第蔚起,风气大开,深得光绪皇帝赞许。1898年秋,陈宝箴以“滥保匪人”罪遭“即行革职,永不叙用”的惩处。1900年去世,享寿七旬。

——摘编自饶涛《陈宝箴思想探析-从湖南新政看陈宝箴思想辙印》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陈宝箴的主要活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陈宝箴的主要活动。
2021-12-27更新 | 61次组卷 | 4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5月得分训练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谭嗣同1865年生于湖南官僚家庭,其父曾任湖北巡抚。自幼接受传统教育,但省试六次不第。成年后漫游南北十年之久,期间结交江湖豪杰,也对中国社会有了深刻认识:整个社会腐败与黑暗,民众愚昧与困苦。1889年后,投入专研明清时代的启蒙思想,也开始认识西方文化。30岁那年,思想发生激变,并在北京参加了强学会。此后进入仕途,并参与了维新变法。他提出尊君思想是两千年来最大害,以此为发端,对儒家“三纲五常”也提出了质疑。人类之初,人人平等,无君民之分,随着社会事务繁杂,为了治理,才产生君臣,人民可以根据君是否为民办事而决定是否更换君主。为促进社会发展,变法图强,他提出应进行“顺乎天,应乎人”的“汤武革命”。谭嗣同虽然是温和改良运动时代的豪杰,但却为未来社会发展献出了生命。

——摘编自谢遐龄主编《中国社会思想史》


(1)根据材料,概括谭嗣同的政治思想。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谭嗣同虽然是温和改良运动时代的豪杰,但却为未来社会发展献出了生命”。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东京审判在国际惩治战争犯罪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审判以成文法的方式界定了战争犯罪的具体内容。另外为保证战争犯罪得到公正的审判,明确规定了法庭的组织程序、审判程序以及之后的执行方式。东京审判扩充了战争犯罪的内容,在已有的战争罪的基础.上,增加了“违反人道罪”,规定了破坏和平罪的定义,成为国际界定战争犯罪的通行标准。但东京审判存在着很多的不彻底:首先,被告只有作为甲级战犯的个人,没有对犯罪组织提出指控,其次,没有把裕仁天皇作为甲级战犯进行起诉和审判。而且东京审判中判的有期和无期徒刑没有得到切实的执行,也使很多日本民众产生了错误的认识,并进而质疑东京审判的合法性。

——摘编自徐安军《国际惩治战争犯罪历史的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东京审判在惩治战争犯罪方面的新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东京审判的不彻底带来的消极影响。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夕的19496月,刘少奇就曾提出过,将来国家对于各行业都要“按各行业部门成立公司或托拉斯,经营国家的工厂和矿山”。在20世纪60年代初,他在“按经济办法管理经济的指导下,提出了要学习和借鉴资本主义办托拉斯的经验,通过组织专业公司和联合企业的办法来管理企业的重要思想。正是在刘少奇多年的积极倡导下,1964817日,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了国家经委《关于试办工业、交通托拉斯的意见的报告》,并于当年在全国部分工业、交通行业中试办了烟草工业公司、汽车工业公司等12个全国性和区域性托拉斯。1965年,又试办了黄金工业公司等4个全国性的托拉斯。此外,还有6个省、市试办了一些地方性的托拉斯。为了进一步抓好托拉斯的试点工作,中央还于19656月专门召开了托拉斯试点工作座谈会,在认真总结前一阶段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布置了下一阶段拟在全国扩大试办一批区域性托拉斯的工作。然而,次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使得试办托拉斯的工作刚刚起步不久便被迫中断。

——摘编自唐根华《我国工业管理体制改革的一次尝试》


(1)根据材料.概括刘少奇进行工业管理体制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指出刘少奇工业管理体制改革的特点。
10 . 关于王安石变法的评价有如下说法,对这些说法理解正确的是
《中国:传统与变革》作者费正清和赖肖尔他的一些改革是在经济和行政上向前迈出的步子,而其他的措施只是以前制度的恢复。王安石像汉代的王莽一样,宣称他的改革符合古代经籍的内容
《世界文明史》作者伯恩斯和拉尔夫王安石的利农主张成为近代各国政府推行某些措施的先声,他的总纲领接近一种“国家社会主义”
《中国通史》作者吕思勉王安石所行的政事有一定功效,但引起的弊端极大。免役法利大于弊,裁汰冗兵确是收到很大的效果,但所置将兵未必精强等
A.王安石变法过于久远难以评价B.没有客观公正的评判标准
C.评价会因立场、角度不同而不同D.文献与实物史料须相互印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