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国历史上,自秦汉以来,就一直维持着一个以编户齐民为基本单位的市场经济。人们可以自由占取土地,但只能占取本户现有劳动力可能耕种的面积,也因为地多人少,无地之民可以占领荒地耕种,无须以其他方式出卖其劳动力,所以此时绝大多数的农户都是自耕农,所据有的耕地面积也是相对平均。然而这种平均分配的状况不会维持太久。一旦荒地被占取尽净,土地又恢复为稀有生产要素,企图扩充农场之人只能从他人手中购入土地,于是分化过程便开始了。历史上每一次大的战乱和改朝换代,都会出现大量荒地,供人自由开垦,便形成一次地权的再分配,也就是农村分化的新起点。对于农村中的分化过程,有些人曾经强烈地表示不满,主张实行限田政策,但是在大部分时间政府都不曾认真实行平均地权的办法,一切听其自然。

——摘编自赵冈《传统农村社会的土地分配》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开始,日本社会在进入高速发展的同时,人地矛盾逐渐凸显。一方面,地主们占有大量的未开发土地(拥地自重),而另一方面,相当一部分农民因为没有土地而破产。因此日本政府决定实施土地改革,地主的土地都被分给自耕农,此后的农田买卖都有新立法的限制,农村中土地投资的大门从此被关闭……由于土地政策的挑战,农村中富有企业精神的人士被迫转移到城市的工商业中去,这些原来的地主摇身一变而为成功的城市新兴工业的企业家。直到20世纪60年代,这十来年表现的成果几乎全部导源于农民工作积极性之提高。换言之,全生产要素的生产力大幅升高。

——摘编自赵冈《传统农村社会的土地分配》


(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反映的是什么土地现象。并概括其形成原因。
(2)据材料二,分析日本战后土地改革的背景并分析其意义。
2024-01-12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2021届高三12月双百金科大联考历史试题
2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91年4月,日本在美国压力下向海湾地区派出扫雷部队。这是日本首次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这次行动因为没有宪法和法律依据,引来了大多数国民的反对。为了创造有利于海外派兵立法的舆论环境,此次维和行动结束后,日本政府在国内不断宣传维和行动的成果。1992年6月,日本国会通过了《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合作法》,标志着日本为在联合国名义下实现海外派兵披上了合法的外衣。该法限制性规定日本自卫队在参加维和行动期间禁止执行诸如监督停战、收缴武器等主体业务,仅能执行诸如医疗、抢救灾民、运输、通讯等维和部队附随性业务。后来,通过修正案,追加了国际监督选举活动、人道救援物资运输任务,同时放宽了武器使用的限制。此后,日本先后向安哥拉、柬埔寨、莫桑比克、萨尔瓦多、卢旺达、叙利亚、以色列、洪都拉斯、土耳其、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和地区派出人员参与维和行动。

——据张晓磊《日本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政策评析》


(1)根据材料,概括20世纪90年代日本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原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为了统一党和政府在各方面的方针政策,同时由于各解放地区的差异性,党中央决定将原先分立的各解放区政权适当合并,于1949年前后建立了东北人民政府、华北人民政府和中原临时人民政府及华中行政办事处等大行政区人民政权,形成一种大行政区制度。大行政区政府大都成立于由战争走向和平的历史转折时期,决定了其自身建设由根据地的游击式政府向正规化政府建设演进。各大行政区召开的人民代表大会则可以看做是新中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前奏。总起来看,解放战争时期大行政区制度的建立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环境里建立起来的新型人民政权体制,是新中国诞生前所进行的一次政权建设的实践和探索,具有重大的创制性意义,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主政治建设的宝贵财产,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经验与启示,它永远值得我们继承和发展。

——摘编自黄建红《解放战争时期的大行政区制度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解放战争时期大行政区制度的建立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解放战争时期建立大行政区制度的意义。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亚历山大·小仲马(1824—1895)是法国著名小说家大仲马与一女裁缝所生的私生子。他7岁之前母子俩都不被父亲承认,从小受社会歧视和侮辱、因而成年后痛感社会的淫靡之风造成许多像他们母子这样的受害者。他思想敏锐,观察问题深刻,决心通过自己的文学创作来改变社会道德。1848 年,24岁的小仲马根据自己的爱情经历,写出了他的成名作《茶花女》。获得成功后,他又进一步改编成了话剧,从此以后专门从事话剧创作。小仲马一生创作不辍,比较有名的作品有《秘生子》《金钱问题》《放荡的父亲》《半上流社会》等。大都以妇女、婚姻、家庭为题材,真实地反映出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他的作品富有生活气息,感情真切自然,语言通俗流畅,1875年2月21日,小仲马以二十二票的多数被选入法兰西学院,在当时是最高荣誉,使他的事业可说是功德圆满,相较于无缘于此的巴尔扎克、大仲马幸运许多。

——摘编自丁牧《世界文学的历史》


(1)根据材料,概括小仲马文学创作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小仲马文学创作特点产生的原因。
2023-02-21更新 | 111次组卷 | 2卷引用:内蒙古赤峰二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凡尔赛和约》签署后,美国国会拒绝批准,并声明:“除非和约作如下修改:美国没有义务受行政院或大会以任何国联会员国及其自治领、殖民地和帝国的其他部分一票以上的票所作的任何选举、决议、报告或裁决之约束。”这表明当时美国(     
A.不愿参与与其无关的国际事务B.不满欧洲列强操控国联的局面
C.主张推行非殖民地化外交政策D.对国联全体一致原则表示反对
2022-12-17更新 | 801次组卷 | 8卷引用:内蒙古赤峰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6 . 康熙年间,多次令各地举荐山林隐逸,又令官员推举博学鸿儒,吸收学行兼优之士。开设明史馆,召集文人编纂明史,还进行多部儒经传注的修纂,编成《康熙字典》。上述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承续华夏传统B.倡导疑古辨伪C.弘扬程朱理学D.保存历史文献
2022-06-16更新 | 8369次组卷 | 57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乌兰浩特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起初,村社除了按比例分摊向国家缴纳赋税、监督农民完租纳税外,还负责国家和地主的徭役。改革后,村社有权对所掌握的共有土地进行重新分配,但重分的周期被延长,有的一直没有重分过。村社在行政管理上被赋予更大的权力,更加正规化,在农民与国家的天平上,出现了偏向国家的倾斜。村社还开展禁止酗酒和各种文化教育活动,拨款兴建图书馆等。但是,农民在改革后,困境并没有得到任何缓解,在暴力夺取地主土地的斗争中,村社逐渐成为了农民天然的组织形式。村社非但没有成为国家理想中维护专制制度的支柱,反倒成了农民反对专制统治的斗争团体和武器。1906年斯托雷平进行改革,企图通过摧毁村社、培植富农,使富农成为农村决定性的经济力量,从而维持沙皇的专制统治,结果失败,更多的贫苦农民成为反对沙皇政府的力量。

——摘编自王文娟《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前后村社职能嬗变的分析》


(1)据材料概括俄国农奴制改革前后村社职能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村社嬗变的原因。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村社嬗变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世纪初开始,就有一批仁人志士追求汉字简化,甚至期望实现拼音化,在他们看来,是繁杂的汉字阻碍了中华民族的发展进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第一次“汉字简化”方案自1956年由国务院颁布正式推行。《汉字简化总表》对汉字的简化方式大致有简化原字、简化偏旁、废除今字保留古字、合并同音字等四种。据统计,原有的繁体字平均每字16画,经过简化之后,平均每字降到10.3画,减少了35%的笔画。在7000个常用字中,有简化字2235个。简化字约占现代汉语用字的三分之一。《汉字简化总表》的积极作用在于大大地简化了笔画,减少了用字,便于识字,提高了书写速度。实施简化,有利于新中国成立之初大规模的“扫盲”运动。《汉字简化总表》的制定者的主导思想仅仅是把汉字看作是记录符号,追求把每个字的笔画限制在10画以内,所以简化笔画往往顾此失彼。

——摘编自杨新生《汉字简化的回溯与思考》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汉字简化”方案出台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汉字简化”方案。
2022-06-03更新 | 78次组卷 | 3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赤峰二中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张百熙(1847-1907),字野秋,号潜斋,谥号文达,湖南长沙人。中国近代教育家、思想家、改革家。1902110日,清廷发布上谕,“著派张百熙为管学大臣,将学堂一切事宜,贡成经理,务期端正趋向,造就通才,明体达用,庶收得人之效”。张百熙任职管学大臣以后,就开始着手复建京师大学堂。经过张百熙的努力,京师大学堂的学科体系基本形成。1902815日张百熙上奏《钦定学堂章程》,得到朝廷谕允,并命颁行全国各省实行。该年岁在壬寅,又称“壬寅学制”,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具有全局性质的从蒙学到大学层深递进的现代化教育体制,影响深远。1904年,他和荣庆、张之洞联名向清政府《奏请递减科举注重学堂折》。19059月,清政府正式诏令,停止一切乡试岁考。在中国存在了多年的科举制终于被废止。1907年,张百熙病重,410日辞世。作为中国近代教育改革的先驱,张百熙为中国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摘编自张倩《张百熙与中国教育近代化》


(1)根据材料,概括张百熙教育改革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张百熙教育改革的贡献。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苏天爵(12941352年),24岁经科举走上仕途,元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在30多年的宦海生涯中,苏天爵因在监察工作中的突出贡献,被誉为“苏青天”“元代包公”。133111月,苏天爵由翰林修撰升任江南行台监察御史,这是他首任监察官,在三四个月时间里,数百起错案、冤案得以纠正,许多无辜百姓获释。1349年任大都路总管,不久再任两浙都转运使,整治得法,八十万锭课钞如期收齐。1352年任江浙行省参知政事,带兵平定了饶、信一带地方。苏天爵治学既渊博而又有所侧重,擅长记载,曾著《国朝名臣事略》十五卷和《文类》七十卷。他写文章擅长叙事,平易温厚,自成一家。有诗稿七卷,文稿三十卷,其他作品有《松厅章疏》五卷和《春风亭笔记》二卷等。

——据宋濂、王神《元史·苏天爵传》等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天爵在历史上的主要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苏天爵取得成就的主要因素。
2022-04-18更新 | 61次组卷 | 3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二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