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286月,国民政府开始与各国集体谈判关税自主问题,但由于日本的坚决反对没能成功。国民政府转而寻求个别谈判,首先是与美国谈判。1928725日,宋子文与马克漠在所订条约上签字,即美国第一个同意中国关税自主。随后各欧洲主要强国分别与国民政府进行缔约谈判,相继承认中国关税自主。192812月,中国颁布海关进口税则,税2平分为7级,最低税率为7.5%,最高税率为22.5%,规定自192921日起实施,这就是第一个“国定税则”。国民政府还对海关进行了改革,在财政部设关务署,专司海关的行政管理,这是中国第一次把海关作为财政部的一个部分而置于自己的管轄之下。在新政策之下,海关保持其行政的高度完整,只恪遵政府命令,掌管征税工作,而摆脱了一切政治性的、超出本职之外的职权和联系。

——摘编自易继苍等《1927-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的关税改革》


(1)根据材料,概括南京国民政府关税改革的主要成就。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南京国民政府关税改革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一战结后,为了瓜分殖民利益和维护地区与世界和平,1919年,在英法主导下,国际联盟成立。1931年,日本侵占中国东北,英、法、美、苏对日本侵略行为保持沉默或者仅仅予以口头上的谴责。1933年,国联关于中国东北问题的《李顿报告》中虽宣布九一八事变是侵略行为,但并未对日本采取有力的制裁措施,之后日本退出了国际联盟。1935年,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国联宣布意大利为侵略者,对意大利采取了财政和经济制载,但并未对意大利实行石油禁运,使得意大利可以继续发动侵略战争,1937年,意大利退出国联。德国法西新头子希特勒无视凡尔赛体系的有关规定,公然破坏《凡尔赛和约》,派兵进驻莱茵非军事区,进行大规模的扩军备战行动,1933年,德国退出国联。对于德国破坏和平的行为,国联仅仅对德国采取口头上而非强制性的手段制止。

——摘编自王新《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30年代国联在应对法西斯侵略方面的作为。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国联的历史作用。
2021-05-26更新 | 107次组卷 | 2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第四中学2021届高三5月月考文综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15年5月,青年时期的毛泽东在致朋友的信中写道:“历史者,观往迹制今宜者也,公理公例之求为急………观西洋史,当注意中西之比较,取于外乃足以资于内也。”这反映出当时毛泽东
A.对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B.主张学习俄国式的革命道路
C.对中西文化的理性认识D.反思新文化运动存在的问题
4 . 战国时期,商鞅认为:“人生而好恶,故民可治也。”对待民众的态度就是用赏罚。用赏,则民为国家出力,努力从事耕战,从而获得自己想要的爵位;用罚,则民惧怕刑罚,不敢从事私利活动,从而使国家财富完全由君主掌控。这些主张
A.体现了儒法思想具有内在一致性B.调动了地主阶级夺取政权的积极性
C.助推秦国社会变革取得显著成效D.反映了商鞅重视历史传承的价值观
2021-05-25更新 | 1110次组卷 | 21卷引用:内蒙古包头钢铁公司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材料   张轨(公元25—314年),字士彦,安定乌氏(今平凉西北)人,西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张轨到凉州任刺史时,正值中原王朝衰微,封建文化和教育遭到严重摧残之际。张轨初到凉州,就大力兴办学校,提倡儒学,征九郡胄子五百人,立学校,始置崇文祭酒,位视别驾,春秋行乡射之礼。张轨规定,崇文祭酒的品阶仅次于刺史。张轨不仅立学,而且劝学,恢复了春秋两季的乡射礼。在人才选拔上,张轨沿袭了魏晋的选举制度,实行察举、征辟和九品中正制,并将教育与察举、征辟结合起来。他下令各郡县行政部门,选拔贤才时除了重门第和官历外,还要根据名实两方面的要求,分志、才、忠、孝、节、义等项计资定品,尤其要重视等儒学传统,重用著名学者。

张轨治理凉州13年,使河西局势相对安定,经济发展,文化发达,成为北部中国的一个文化中心。张轨敦崇儒学、振兴教育的举措,不但为其后世尊儒倡学树立了典范,而且对后凉、南凉、西凉、北凉诸政权的文教政策产生了重要影响。

——摘编自封立《张轨的教育思想及其对五凉政权的影响》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张轨的教育思想。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张轨教育思想的意义。
6 . 1916年,英国《国土保卫法》细则增加条款认定:发现信鸽死亡或者不能飞行,未及时将信鸽移交或者送交附近的军事哨所或警察局,且未提供信鸽被发现的地点属于犯罪行为。由此推知当时英国
A.通过立法手段保护生态环境B.现代通信手段未应用于军事
C.重视提升民众国家安全意识D.人们渴望结束战争赢得和平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苏德战争初期,德国各装甲师以他们此时早已熟悉的方式冲破边境上的防御工事,深入到后方,包围了苏联所有的军队。德国人的获胜除了突袭这一重要因素外,另一个原因则在于他们一开始就在数量上占优势。当然苏联人有大批后备兵可资利用,但是纳粹德国空军的轰炸使得苏联很难迅速有效地利用这些后备兵。而且德军由于在波兰、法国和巴尔干半岛的各种环境下都作过战,因而它还拥有具备作战经验这一显著优势。此外,斯大林拒绝认真对待纳粹很快就将进攻苏联的警告,因此多数飞机第一天还在机场上就被炸毁了。另外还应该想到的是,这不是苏联和德国之间,而是苏联和欧洲大陆之间的一场斗争。也就是说,苏联红军不仅要对付德国军队,还要对付芬兰、罗马尼亚和匈牙利的大量军队。苏联的兵工厂除了与德国的兵工厂竞争外,还要与法国和捷克斯洛伐克的兵工厂竞争。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苏德战争初期双方面临的战争态势。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德战争初期上述战争态势出现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