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35~1937年美国国会通过的三个《中立法》,是30年代美国国内孤立主义占上风和国际上美英矛盾突出的反映,是美国版的绥靖主义。但是,面对德国法西斯日益增长的威胁,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对外政策逐渐向英法倾斜。1939317日,即德国吞并捷克后两天,他明确对报界表示,过去几天内欧洲事态的发展表明,美国需要修改《中立法》。这些条款对于美国的中立、美国的安全、尤其是美国的和平具有致命的极大危险。参众两院通过《新中立法》,解除对交战国军火禁运,但需“现金购买,运输自理”。1939年《中立法》表明美国对欧政策有所调整,从偏袒德、意转为偏袒英、法。但是美国对欧政策的调整又是有限度的,没有突破美国长期以来中立政策的框架,束缚了给英法以更有力的援助。

——摘编自网络资料《从〈中立法>到<租借法〉看美国在二战中的态度转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美国修改《中立法》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美国新《中立法》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近日,我市某中学的历史研学小组开展了一次"感受北魏魅力共创文明大同”的北魏历史资料收集活动,他们收集了相关史料并展示如下。请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迁都后,(孝文帝)大力推行族际婚姻,借此来增强鲜卑与汉族之间的联系,促进鲜卑人生活方式的改变,继而博得汉人的支持与效忠,孝文帝自身"雅重门族,以范阳卢敏、清河崔宗伯、荥阳郑义、太原王琼四姓,衣冠所推,咸纳其女,以充后宫。陇西李冲以才识见任,当朝贵重,所结姻联,莫非清望,帝亦以其女为夫人”,并且他还为其五个弟弟分别指婚迎娶陇西李氏荥阳郑氏范阳卢氏等高门之女,并宣布"前者所纳,可为妾媵”。

——岳雪莲《从北魏孝文帝改革看拓跟鲜卑的文化变迁》

材料二   云冈第二期石窟建于文成帝死后至孝文帝迁都洛阳前(465494)o……孝文帝太和十年(公元486年)的服制改革与云冈石窟造像关系密切。自东晋十六国以来,南方地区在魏晋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将佛教与神仙思想结合,形成了始于顾恺之、戴逵,终于陆探微"秀骨清像”一派的画风。这种新形象、新画派随着南北方的交流与太和改革中大力吸收南朝文化,使一种面相清瘦、褒衣博带、眉目开朗、神采飘逸的形象,在云冈石窟太和年间的造像上初见端倪。因此中期的飞天从形象到服饰都渗有汉民族文化典型的"秀骨清像"因素。如第6窟中心塔柱北壁下层龛楣内的飞天,高发髻飞天与逆发型飞天相间分布,前者不露足,后者露足;前者体态清秀飘逸,后者健硕豪放。

——李南芹《由北魏历史看飞天形象演化——以云冈飞天的演变为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魏孝文帝在社会风俗方面的改革措施并分析其原因。
(2)从材料二中提取一条历史信息并加以说明。(要求:说明要注意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3 . 下表为清代中国赴日商船所载商品种类数量统计情况。对其数据变化原因的合理解释是(     
A.中日之间贡赐贸易加强B.日本蚕丝织造业有很大进步
C.殖民扩张危及中日商贸D.中国民族资本得到长足发展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奉行法家思想的商鞅非常重视制度建设。在他的主持下,秦国进行了全面的军事制度改革。其主要内容包括:以郡县征兵制为主的兵役制度,将军事组织与行政组织合一,保障了兵源,加强了军权的集中,并规定地方官员负责地方军队的训练;由于征兵制是普遍征兵,秦国通过变法建立了完整的户籍制度,按户籍征兵,对征兵对象、期限、年龄都作了规定;军队编制实行六级编制;军官任免制度化,军功爵制就是以功能授官原则的体现;等等。商鞅的军事改革使秦军战斗力空前强大,成为秦灭六国的重要条件。

——摘编自沈钰清《从商鞅变法看军事制度改革》

材料二   新政启动后,朝廷于1903年设立练兵处,管理全国练兵事宜。练兵处招揽了一大批回国的留日军校生,他们将日本的军事书籍大量翻译过来,并结合国内的情况,制定并发布了一系列练兵的政策文件。其中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建立了完整的军事学堂体系。练兵处在参考日本体制的基础上,设立了四级学堂体制;陆军小学堂、陆军中学堂、陆军兵官学堂、陆军大学堂;制定了新军的营制衔章。新政启动之初,朝廷募练常备军、续备军、巡警军。常备军的编制和日本陆军师团基本一致,还规定了陆军番号统一编列等;颁布了一系列军事建设的规章制度,详细规定了官制、服制、礼节、旗式等,逐步完善了新军制度。还以“日操”代替“德操”。在改用“日操”的同时,新军中最精锐的部队也开始装备日械。

——摘编自马雷《清末军事改革中的“师日”因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商鞅军事改革成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清末新政中的军事改革。
5 .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秦国的祖先活跃在汗水、渭水之间(今甘肃天水和陕西宝鸡一带),经常与西方的戎族发生战争。商鞅曾评价说:“始秦戎狄之救,父子无别,同室而居。”《吕氏春秋·高义》载:“秦之野人,以小利之故,弟兄相狱,亲戚相忍。”在那些中原诸侯眼中,秦国与“夷狄”并无二致。秦孝公在回顾此前秦国历史时,对此深感耻辱,发出了“诸侯卑秦,丑莫大焉”的感叹。

汉初儒生贾谊认为:“商君遗礼义,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俗日败。”

司马迁在《史记·商君列传》中称商鞅变法后“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摘编自张涛《移风易俗:商鞅变法的重要侧面》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鞅进行社会风俗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贾谊和司马迁评价商鞅社会风俗改革的不同,并分析其共同目的。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纵观二十世纪的东北亚,既有战争又有和平,前半个世纪烽火连绵,战乱频仍,每一次战争都导致了东北亚政治格局的显著变化和社会经济的停滞倒退。从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到1953年朝鲜战争结束,战火在东北亚蔓延了整整半个世纪。战争的间隔时间相当短,长不过10几年,最短的仅隔5年。不仅频率快,而且规模大,甚至出现了像朝鲜战争这样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参战国最多、投入兵力也最多的大规模军事冲突。后半个世纪当然也潜在着危机但相对安宁,东北亚各国都获得了和平建设的大好时机,日渐成为全球经济发展最具活力也最有前途的地区之一,引起世人的普遍关注。只要东北亚各国人民认真总结二十世纪战争与和平的教训和经验,坚持不懈的努力,一定能够开创一个各方面差异虽大但能密切合作,共同繁荣的区域化经济结盟的新模式。相信这一模式的出现,将对世界的和平与人类的进步做出巨大贡献。

——摘编自黄定天《二十世纪的东北亚》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上半叶东北亚地区战争不断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制约东北亚经济合作与共同发展的因素。
2022-03-29更新 | 375次组卷 | 8卷引用:四川省广安第二中学2024届高三10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7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根据雅尔塔会议决定,1945年4月25日将在美国旧金山举行联合国制宪会议。美国驻华使馆在给美国国务院的备忘录中,表示“中国共产党已成为最活跃的力量”,抗日战争“是成功的”。然而国民党当局意图包办中国出席联合国制宪会议的人员组成。经过中国共产党的不懈斗争,在全国人民的一片谴责和盟国的强大压力下,国民党当局只好接受董必武代表中共中央出席联合国制宪会议。……在这次会议上,董必武和各国代表通力合作,为制定一部符合世界人民根本利益的宪章而孜孜不倦工作。特别是在讨论托管制度时,董必武等中国代表都主张托管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被托管地区的自由与独立,维护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利益,树立了中国崭新的国际形象。在美期间,董必武和助手用英文编写并印制了5000册《中国解放区实录》广为散发,向全世界全面介绍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纲领和抗日根据地取得的伟大成就。他广泛会见华侨领袖和进步人士,实地走访华侨劳动群众,当地侨报以“中国的希望之光”为题介绍董必武会见华侨团体的情况,并全文刊登了董必武的讲话——《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政策》。

——摘自《环球时报》(2005年9月16日第二十三版)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能够派代表参加旧金山会议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出席旧金山会议产生的影响。
2022-07-01更新 | 145次组卷 | 3卷引用:广西柳州市2023届新高三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金日磾,匈奴休屠王太子。 父亲被杀后,和母亲弟弟降汉,在皇宫饲养马匹。汉式帝见“日磾长八尺二寸,容貌甚严,马又肥好”,感到惊讶。得知其身份后,封其为御马监,之后不断升迁。金日磾任职期间,“未尝有过失”。金日殚母亲病死后,武帝为表彰地“教诲两子,甚有法度",下诏在甘泉宫为她画像,金日磾每次看见画像都要下拜涕泣。其长子曾与宫女嘻戏,金日磾“恶其淫乱”把他杀了。金日磾曾平定马何罗谋杀汉武帝的叛乱,在武帝面前徒手生擒马何罗。光武帝赏赐给他宫女,(日磾)不敢亲近。武帝病势垂危,霍光首推金日磾“以辅少主”,他表示。“臣不如光,且使匈奴轻汉矣!”武帝最后拜其为车骑将军,与霍光等共辅年幼的汉昭帝。辅政一年多后,病邀,陪葬于汉武帝的茂陵。在病逝前夕,还粉碎了燕王刘旦篡夺帝位的图谋。

——摘编自班固《汉书》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金日磾成为一代重臣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金日磾的事迹。
9 . 文化聚落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和保存了大量历史遗迹的场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停战空地”的角色

191811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停战协议在法国贡比涅森林的福煦元帅座车上签订。此车厢被命名为“停战车厢”,那片空地被命名为“停战空地”。

1921年至1922年,法国政府出台两项举措,让贡比涅森林中的空地和车厢进入公众视野。19214月,该车厢正式以贡比涅“停战车厢”之名,进入象征法国军威与战功的荣军院内。19221111日,法国政府在“停战空地”上树立起一座“阿尔萨斯—洛林人纪念碑”,其上刻着一只中剑倒伏、威风扫地的黑鹰(德国象征)。1937年,为纪念福煦元帅逝世十周年,“停战车厢”旁又竖立了一尊高大的福煦雕像,众多政界名流和一战老兵悉数出席,场面盛大。当年1111日,法国政府隆重举办纪念一战停战20周年的纪念活动,并广邀各省代表赴巴黎共襄盛举。

1946年,法国人不遗余力地搜集有关物件,“停战空地”的建筑相继在原地重建。1950年,复制的车厢重回贡比涅森林。法德和解的深入推进带动欧洲一体化不断向纵深发展,针对“停战车厢”的纪念,更多反映着人们对战争的追忆与反思,也反映着面对过往时一种平和、包容、理性的态度,而非狭隘偏激的民族主义,也非以邻为壑、冤冤相报的零和思维。时代的发展赋予“停战空地”新的角色。

——摘编自江天岳《贡比涅森林“停战空地”历史文化聚落的形成及其意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20世纪40年代前“停战空地”历史文化聚落形成的特点,并分析该文化聚落的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二战后“停战空地”历史文化聚落角色的变化及其原因。
10 . 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传统观点多从经济和国际政治等角度进行研究,后来有研究者从历史传统、文化渊源等角度去阐释。据此可知,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原因的认识(     
A.传统观点比较正确合理B.随着研究视角的拓展而趋于全面
C.缺少文化多样性的意识D.凝聚了世界各国历史学者的智慧
2022-07-13更新 | 262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第一中学(老校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段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